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这种社会动物,如何坚定自己

现在很多人普遍有一种外貌焦虑,女性更为突出。

从进化论角度来说,人是以自然人为基础的,我们潜意识里,有自然的本能。动物大部分的生存法则是雌性把雄性赶出去。我们的社会规则是把女性“赶出去”,所以女性的漂泊感、不安全感、无依无靠感特别强烈。而美丽、好看对男性有很大的吸引力,女性让男性审美愉快,可以获得经济、身份上的安全感。这点全球都有一致性。美是各种各样的,但人对美的感觉,有一种天然的反应。有的人长得很协调、均衡,就会有一种天然优势。

在社会文化里,存在一种慕强心理,即心理学中的强者认同。女性的慕强心理更为明显,慕强心理的表现是不把自己当强者。在传统社会,女性都是被纳入男性的生活安排,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化系统和价值。今天很多女性的自我价值根基、内在的自我确认还是一个大问题。

女性跟男性这个群体总体而言有两种关系:一种是把自己交出去,换得保护和安全;还有一种是独立,不做交易,此时所有的人生风险由自己承担。传统社会中大多数女性是选择做交易,换取在男性呵护、保护下的安全性。

一个人就像一棵树,只有自己根基坚实,才有面对风雨的能力;如果自己不是自然生长并具有饱满生命力的话,就会特别脆弱。

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哪一种选择,而在于内在的成长,人要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在社会化的生活流程里,25岁的女性正处于成长黄金期,这个时候职场压力、婚姻压力两座大山一起压下来,自然不堪重负,而男性相对而言只有职场压力,或者说婚育压力没有女性那样紧迫。所以女生或被动或主动忙着赶着到处相亲,男生则到处去开阔视野,学习新东西,就在这个阶段,差距一下子拉开了。差距一旦被拉开,落后者就容易没自信,就内在而言更容易缺失对自己的价值确认。

很多女性有很好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但问题是社会剥夺了她的价值点,价值点要落在自己创造性的、专业化的劳动里才能凸显,而社会歌颂的美好女性都是贤妻良母,相夫教子,都是付出型。女性付出以后,自己的生活质量如何,话语权都在别人手里了,命运不受自己掌控。这是我们今天时代转型要面临的重大考验。

现代社会,男性的压力也很多。一方面他们事业发展压力很大,不甘心只给人打工,只拿份薪水;另一方面他们还希望实现自己的价值,有自己内心的热爱。如果他们对好生活的物质追求与内心的精神向往能结合在一起,那就太好了,但现实情况是很难。

作为男性,传统价值观赋予的责任是养家糊口、工作、买房等,方方面面。世界发展越来越多元化,男性本来就有猎人的本性,他们想去闯、去拼,丰富自己的生活,但实际上又被拴在必须苦拼的工作里,自然觉得自己是个“打工人”“社畜”。

对年轻人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心之所愿和身之所往,两者不匹配。比如,很多人都向往游历的生活状态,但又无法出门。今天交通如此发达,去远方是很容易的事,但是有自由之心却没有自由时间,这是让人最难受的。若时间不自由,则追寻无意义。

任何一个时代,成家都需要物质条件,比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要“三转一响”,即缝纫机、钟表、自行车、收音机,再加上家具。但是今天的要求不一样了。以上海为例,上海现在有2400多万常住人口,约有1000万人租房子住,租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大部分人还是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成家要有房。据调查显示,我们国家的年轻人在全球拥有第一套房子的人中为年龄最低的,约33岁,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首次购房者的年龄。英国大学生毕业后都是租房子,通过工作将财富积累到一定时候,再贷款买房,先买小一点儿的房子,过两年收入提高了,再换大一点儿的房子。

中国出现这种情况,就产生一个问题,全家老小替他买房,不然以自己刚毕业的经济能力绝对难以负担一套房子的价格。而中国男性被包在三代人的财富供给里,从心理上就想要对得起他们,也因此承担了很多责任,有了很大的压力。

有一次我在济南坐出租车,司机说他载过一个年轻人。这个男生上学时成绩特别好,考上了清华大学,又考上中科院的博士,家里在济南有3套房,加起来有几百平方米。后来他咬牙去北京发展,把济南的房子全卖掉,在北京买了一套七八十平方米的小房子,后来父母过去帮忙带孩子,一家人挤在那个小房子里,生活空间很逼仄,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居大不易。

想要建立自己的独家小院,这种社会生活构想是农业化的。这时候对上面提到的男生来说,关键是看他对未来的希望。如果他一辈子都是在应付生活,被生活追着压着,所有资源投到房子里,没有其他生活空间,人生就会出现难题。

今天的价值体系正在转型,人会寻求物质、精神的两面实现,而时代给予的条件不能完全达到,男生就处在被两面夹攻的状态。他们一方面想传宗接代,期待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立自己的门户;另一方面,他们又感觉被房子这类物质需求压得喘不过气,心里还有另外一种期待,希望生活更加自由。

如果再过四五十年,社会情况会好得多。因为房子基本买得差不多了,中产化的观念也不一样了。近十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我们的文化消费,如看书、看电影、国际旅行还是很少,主要还是被基础的需求层次,尤其是被房产吞噬了。

如何衡量自我价值?其实很简单:每天都反思一下自己,看看在知识上有没有增加?文化视野的宽度有没有扩大?情感的含量有没有更加丰富?行动性有没有增强?

年轻人拥有未来。 QbcfMTAG6+061jW7i2aFB5JYLTUt40QK1RaRylPnSccN/QwAg/fYZ/Pp3A3+Sj8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