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分为三个步骤: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传达信息。整个概括过程是否顺利,体现在最后一步。如果一个人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很好地将信息传达给对方,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便可以说他的概括能力很强。然而,仅靠“传达”是不行的,因为“传达信息”只是整个概括过程的一部分。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提高概括力的三个步骤,它们没有优劣之分,所有的过程都很重要。这三个步骤为:
其实,信息也有很多种。
提高概括力的三个步骤
另外,以各种各样的信息为导火线,自己心中产生的想法和意见,也是一种信息。同样,基于信息的预测和假设也是信息。
如果把概括比作做饭,那信息就是食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自己心里没有信息,即使想要输出,也无法实现。当然,如果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等都当成重要信息处理的话,大脑很快就会崩溃。
盲目地收集信息反而会很危险。在这一点上,概括能力强的人一开始就能高效地进行信息处理。他们能够快速地筛选有效信息,从而巧妙地控制信息的输入。
关于收集信息的方法,我们将在第二章进行详细介绍。
收集好信息后,这些信息就会储存在人的大脑中。这时,概括能力强者和概括能力弱者就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概括能力弱的大脑不会整理信息,就如同一个人无论需要与否,总是不经选择地将所有东西带回家,渐渐地,地上、桌上、书架上都堆满了杂物,房间也变得凌乱不堪。在这样的房间里找寻东西自然不易,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甚至很多情况下会无果而终,从而给生活、工作带来不好的影响。
与之相反,概括能力强的大脑就像整理得井然有序的房间。我从不把带回家的东西(信息)一股脑儿地随意扔在地上或桌子上,而是在判断是否需要的基础上,把不需要的东西扔进垃圾桶,把需要的东西分类收纳。收纳时也要安排好优先顺序,基本上是把输出概率高的东西放在前面,输出概率低的东西放在后面,以便需要时可以高效地提取。
整理信息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关于整理信息的方法,我们将在第三章进行详细介绍。
这一步就是要把储存的信息传达出去,也是真正考验概括力的时候。再重要的信息,如果不传递给他人,便毫无意义。当我们以“说”或者“写”的形式将这些信息传播出去,使它们流之于社会,有助于他人时,它们才会产生价值。
在传达信息时,最重要的便是对信息进行提炼,理想的状态是将现有的信息删掉九成。输出时不仅要决定“说什么”,还要决定“不说什么”。不擅长传达信息的人,往往容易犯“什么都说”“不考虑顺序乱说”等错误,结果给对方造成负担。
想必不少人知道电梯推销,它是指一个人在乘坐电梯的极短时间内,向对方说明、演示等。因为时间非常有限,所以要充分珍惜和利用好每秒。这时,如果能舍弃九成措辞,便能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要见缝插针地传达信息,比如工作汇报、会议、洽谈等前后的短短几十秒到几分钟。无论时间多还是少,如果一个人每次都能做到舍弃九成去表达,他的概括能力就很强。
关于传达信息的方法,我们将在第四章进行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