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太子监国

唐隆政变的胜利,为李隆基登上皇位创造了条件。然而,从被立为太子到掌握政权,李隆基还是经历了长期的艰苦斗争。而给他带来严重威胁的不是别人,恰恰是他的姑姑太平公主。

那么,究竟为什么昔日的政治盟友会成为势不两立的对手?这场宫廷斗争将面临怎样的暗潮汹涌?其中的是非曲直又该如何评判呢?

我们看吉尼斯世界纪录,经常会发现一些奇奇怪怪的创意,比如说够几百个人吃的香肠、几千个人吃的蛋糕,等等。其实,在唐朝,也有类似的创意。李隆基就创造了一个能让五个成年人同枕的大枕头,又缝了一张五个人合盖的大被子。可能有人好奇了,李隆基不是政治家吗,怎么研究起这些东西来了?还有,这枕头和被子都给谁用啊?

唐隆元年六月二十日,李隆基发动诛杀韦后的政变,一举成功。这场政变的直接目的是解除韦皇后对李唐皇统的威胁,对李唐王朝的发展至关重要。不过,政变虽然激动人心,却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军事行动刚一结束,两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就摆在所有人面前了。什么问题呢?第一,谁来当皇帝?第二,李隆基以后的政治地位应该如何确定?

一、太子风波

推翻韦氏政权之后,谁来当皇帝呢?当时,李唐皇室的核心人物是李隆基的爸爸相王李旦。因此,无论是按照孝道,按照政变集团的事先约定,还是按照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的原则,李旦当皇帝都是毋庸置疑的,欠缺的只是一个程序而已。政变结束后的第五天,这个程序问题也解决了。

这一天,小皇帝李重茂在太极殿大会群臣。君臣各就各位之后,太平公主发话了:皇帝想把自己的位置让给叔叔相王,大家觉得怎么样啊?太平公主话音一落,马上,大功臣刘幽求接话了。他说:国家多难,皇帝能够大公无私,这是尧舜一样的行为啊!相王能在这样的多事之秋替侄子承担大业,更是慈爱之举。皇家如此,天下万幸!太平公主是李唐宗室中地位仅次于李旦的二号人物,自然可以做宗室的代表;而刘幽求是政变头号功臣,官居宰相,无疑可以做大臣的代表。这样,两个人,一个是宗室代表,一个是大臣代表,这么一唱一和,就把问题解决了。紧接着,太平公主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御座跟前,对小皇帝李重茂说:天下已经归心相王,孩子,这个位子不是你的了!随即一把将他拉了下来,扶李旦坐了上去。这时候,下面的群臣山呼万岁,一代新皇帝唐睿宗就此登基了!

谁来当皇帝的问题解决了,那李隆基今后的政治地位如何确定呢?按照一般想法,天下都是李隆基打下来的,就算暂时当不上皇帝,当个太子总没有问题吧!那么,李隆基能否顺理成章地被立为太子呢?没那么简单。唐睿宗李旦刚一即位,马上给所有人出了一道选择题。他说:我的大儿子宋王李成器是嫡长子,三儿子平王李隆基立了大功,两个人各有所长,我不知道立谁当太子好。唐睿宗为什么出这道选择题呢?因为他有私心。李旦自己实力不强,他不愿意立一个羽翼丰满的人当太子。但是,私心归私心,李旦这个说法合不合理呢?当然合理。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自西周以来皇位继承的基本原则,绝对值得尊重。睿宗提出两个候选人,至少在表面上并无不妥。这道选择题一提出来,李隆基可郁闷了。冒那么大风险搞政变,可别到最后给他人做嫁衣!怎么办呢?就在这个时候,两个人出来表态了。

第一个是他的大哥宋王李成器,也就是太子之位的另一个候选人。李成器说:“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苟违其宜,四海失望。臣死不敢居平王之上。”嫡长子继承制是个有弹性的制度,只适用于和平年代。如果遇到政治变故,就要先考虑功臣。现在正是这种情况,所以,我绝不能当这个太子。整个意思其实就两个字:我让!为了表明态度,李成器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涕泣固请”,态度非常坚决。他这么一让,本来的差额选举变成了等额选举,情况对李隆基就比较有利了。

在这种情况下,政变功臣刘幽求也出来表态了。刘幽求是李隆基的军师,刚刚通过政变当上宰相,两个人是利益共同体,他自然要替李隆基说话。刘幽求上表说:“臣闻除天下之祸者,当享天下之福。平王拯社稷之危,救君亲之难,论功莫大,语德最贤,无可疑者。”他的意思很明白,天下都是李隆基打下来的,你这个皇帝也是拜李隆基所赐才当上的,你怎么能不让他当太子呢?我们知道,刘幽求不仅在政变中立了大功,而且在李旦当皇帝的过程中和太平公主一唱一和,扮演了重要角色,说话很有分量。他这么一说,好多大臣也随声附和。

有了这两个人的表态,唐睿宗李旦也就没话可说了,他随即下诏,立李隆基为太子。就这样,经过一番波折,李隆基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太子。

李隆基虽然不是嫡长子,但由于他在唐隆政变中的出色表现,以及在政变之后自身势力的成长壮大,登上太子之位似乎无可厚非。

然而,就在李隆基当太子不到四个月的时候,一种“太子非长,不当立”的流言蜚语就传播开来。而制造这种舆论的恰恰就是他的姑姑太平公主。那么,太平公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她和李隆基之间的关系究竟发生了哪些微妙的变化呢?

二、迎战太平

太平公主不是李隆基的政治盟友吗,怎么又拿李隆基开刀了呢?英国政治家丘吉尔有一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韦皇后倒台前,整个李唐宗室都受到威胁,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一起救亡图存,有共同的利益,所以能成为盟友;但是,一旦政变成功,共同的威胁解除,两个人的关系马上微妙起来了。

我们刚才不是讲太子风波吗?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一言九鼎的太平公主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发表意见。为什么?表面上她和睿宗一样,觉得两个都是自己的侄子,各有优势,手心手背都是肉,无法选择,不好表态,但其实,她对英武的李隆基已经起了防范之心。不过,防范归防范,侄子当时毕竟没有对她构成任何威胁,可以留用察看,以观后效。而且,这个侄子不是嫡长子,先天不足,他为了稳固自己的位置,恐怕也只有投靠她这个有权势的姑姑了。基于这样的想法,当然,也基于共同对敌时残存的情分,太平公主在立太子问题上并没有作梗。

但是,一旦李隆基真的被立为太子,双方的矛盾马上就凸现出来了。睿宗李旦并没有参加政变,是政变后被推举到皇帝位置上的,故而实力不强。皇帝弱势,那谁强势呢?太子和太平公主都强势。《资治通鉴》有一条记载特别经典:“每宰相奏事,上辄问:‘尝与太平议否?’又问,‘与三郎议否?’”政变之后,三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势力都有了长足的增长,也都参与朝政。李旦贵为天子,也只能是每事咨询,少问了谁都不行。这可就麻烦了。太平公主本来就是个权力欲旺盛的女人,立此大功之后,更不甘心和人分享权力。可是,李隆基也不是吃素的呀!他既是功臣,又是太子,总体实力不在太平公主之下,也不可能每次都附和她的意见。这样一来,一个太平,一个太子,原本亲密的盟友渐行渐远,彼此明争暗斗起来。

怎么解决这个姑侄争权的问题呢?在太平公主看来,对她最有利的做法就是谋划换一个太子了。换一个没有立过功的太子,不就没有资格和她叫板了吗?那么当时哪个人没有立过功,但是又有当太子的资格呢?当然是睿宗的嫡长子李成器。这样一来,太平公主一下子大义凛然起来,摆出一副维护嫡长子继承制的姿态,而非嫡长子出身这个缺陷也就变成太平公主拿来攻击李隆基的一个利器了。太平公主是怎么进攻的呢?

第一个角度的进攻就是,拿李隆基的身份说事,制造舆论,攻击李隆基不是嫡长子,不符合继承原则。在这个问题上,史书记载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制造流言。据《资治通鉴》记载,景云元年(710)十月,也就是政变四个月之后,太平公主就开始派亲信煽风点火,传播流言了。他们到处说:现任的太子不是嫡长子,根本不该被立为太子。流言的特点就是来无影,去无踪,散布面广,影响力大。太平公主这么干,看起来并没有针对任何具体的人进行宣传,但是,大家都议论纷纷,也就可以达到扰乱视听的效果了。

第二件是策动大臣。同样还是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景云二年(711)一月,太平公主估摸准了宰相下班的时间,直接坐车等在他们的必经之路光范门那儿,见到宰相们走过来,太平公主款款地迎了上去,说:当今太子不是嫡长子,立得不合规矩,还请宰相们在陛下面前说一下,换个人吧!

第三件是收买李成器。根据《册府元龟》记载,太平公主曾经私下找到李成器,对他说:“废太子,以尔代之。”这个做法直接针对具有竞争力的嫡长子,挑动他的私心杂念,应该说,更有杀伤力。经过太平公主这么几番各有针对性的舆论轰炸,一时间,长安城上上下下议论纷纷,都在议论太子的身份问题。唐睿宗没办法,只好下制书平息流言。

第二个角度的进攻是,针对李隆基的心术,说他有野心,想要提前夺位。《资治通鉴》也记载了两件事。

第一件,太平公主在睿宗面前说:“朝廷皆倾心东宫。”朝廷里大臣都比较倾向于太子。言下之意就是说太子收买人心。她这么一说,唐睿宗当然不高兴了。中国古代讲究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大臣只能对皇帝一个人忠诚。现在,太子居然在大臣之中收买人心,让大臣倾向于自己,这不就是想夺权吗?

第二件,太平公主请术士报告唐睿宗,说五天之内会有大兵进宫。意思是说有人要搞政变。谁搞政变呢?术士没说,但是谁都知道,当然是太子了。太子有搞政变的传统,现在耐不住寂寞,想要提前抢班夺权!如果说前一个角度是挑动舆论的话,那么第二个角度就是撩拨唐睿宗敏感的神经了,你这个儿子功高难治,还是换一个吧!要知道,唐睿宗当皇帝本来就底气不足,这样一撩拨,当然神经紧张了,赶紧找大臣商议对策,所以这一招效果很明显。两个角度的进攻交替进行,太子的位置变得不安稳起来。

在当时的唐代政坛上,太平公主不仅有特殊的功勋和地位,而且以“沉断有谋”、善弄权术著称。在改立太子的问题上,她表现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那么,面对太平公主咄咄逼人的态势,李隆基会如何出手应对呢?

李隆基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太平公主主动出击了,他决不会坐以待毙。敌人既然从两个方面进攻,他的反击措施也就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放低姿态,讨好兄弟,争取兄弟的支持。当时,真正能对他的太子身份构成威胁的,其实就是大哥李成器了。太平公主不是说他不是嫡长子,不应该当太子吗?其实就是拿李成器说事呢。对李隆基而言,只要大哥安于现状,他的威胁就能减小。为了争取大哥的支持,李隆基大张旗鼓地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屡次上表,提出让位给大哥。这当然是在政治上做姿态,并不是出于李隆基的本心,但是承认大哥的优势地位,这对李成器也是一个安慰。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世上人争来争去,有时候不就是争个说法吗?主动给大哥一个说法,大哥心里也就平衡多了。

第二件,研制长枕大被,敦睦兄弟感情。当时,太平公主整天挑拨李隆基和其兄弟之间的关系。李隆基就让人缝了一个长长的枕头、一床大大的被子,都是五人份的。他的态度很清楚,我们兄弟关系好,亲密无间,形影不离,白天待在一起还不够,晚上我们也要彻夜长谈!这就叫以情动人。本来,相王的几个儿子从小就一起关禁闭、吃苦头,算是患难兄弟,特别是李成器和李隆基,虽然不是一母同胞,但是,他们的母亲在同一天被杀,彼此同病相怜,更有一份真感情在。这时候,李隆基再强化这种感情,让兄弟们都觉得,我们才是一家人,我们要肝胆相照,别让外人牵着鼻子走!这不就减少内部矛盾了吗?这样看来,李隆基采用的是道家的柔术,以柔克刚。这一招在唐朝历史上谁用得最好?公认就是李隆基的父亲——唐睿宗李旦。所以,别看李隆基父子之间也有矛盾,但在这个问题上,他可是深得父亲真传。那么,他这个以柔克刚之术有没有收到效果呢?当然收到了,刚才我们不是说太平公主曾经去挑唆李成器,许诺把李隆基废掉,让他当太子吗?可是这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秘密,外人是怎么知道的呢?那就是李成器主动报告给李隆基的,好让他有所防范。这不就是李隆基攻心术成功的最好证明吗?表面上看,李隆基的这些措施只关乎亲情,没有明确的政治指向性,但是,有了大哥的支持,太平公主拿李隆基庶出三郎这个身份说事的力度就小多了。

李隆基自幼经历了宫廷内部的激烈斗争,长期身处险恶多变的境地,正是这种生活状况造就了他深谋远虑、果敢灵活的性格。那么,面对老谋深算的姑姑太平公主,李隆基除了以柔克刚之外,还会采取怎样的回击手段呢?

李隆基的第二个措施是依靠大臣,对太平公主做正面回击。当时,有四位大臣为李隆基出力颇多。

第一个是老臣宋璟。前面我们不是说太平公主在光范门拦住宰相,跟他们说太子应该换一换吗?宋璟可是个正直的大臣,一听此言,马上就发作了。他说:“东宫有大功于天下,真宗庙社稷之主,公主奈何忽有此议?”太子合法性不容置疑,指望我们宰相配合你的行动改换太子,没门儿!表态非常坚决。

第二个是老臣韦安石。太平公主不是跟唐睿宗说,大臣们都倾向于太子吗?李旦很紧张,赶紧找来宰相韦安石。问他,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啊?韦安石一听马上说:“陛下安得亡国之言!此必太平之谋耳。太子有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知,愿陛下无惑谗言。”当时太平公主就在帘子后面偷听呢,听韦安石这么一说,真是差点没被气死。

第三个是老臣张说。太平公主不是派术士跟睿宗说,五天之内必有大兵入宫吗?这对睿宗而言更是心腹大患,他又把几个宰相找来了,跟他们商量怎么防备。这时候,张说发话了,说防备什么呀,没有的事!“此必谗人欲离间东宫。愿陛下使太子监国,则流言自息矣。”不仅揭穿了太平公主的阴谋,甚至易守为攻,直接给太子争权力了。

第四个是老臣姚崇。看到太子立足不稳,有一天,姚崇就和宋璟一起找唐睿宗了,劝他说:“宋王陛下之元子;豳王高宗之长孙。太平公主交构其间,将使东宫不安。请出宋王及豳王皆为刺史,罢岐、薛二王左、右羽林,使为左、右率以事太子。太平公主请与武攸暨皆于东都安置。”这段话不长,可是内容丰富,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针对身份比李隆基高的两个哥哥。当时李隆基的兄弟辈中,除了睿宗的嫡长子李成器身份比较高之外,还有一个人身份也比较高,那就是被武则天废掉的二儿子章怀太子李贤的儿子,唐高宗的长孙李守礼,当时被封为豳王。因为武则天的缘故,李唐王朝的继承顺序在唐高宗以后就乱了。如果正本清源,从唐高宗那儿往下追的话,这个豳王李守礼的身份也不一般。这时候,姚崇提出来,让这两个身份敏感的哥哥到地方去吧,在长安容易被人利用。

第二层意思是针对李隆基的两个弟弟岐王和薛王的。这两个弟弟虽然没有继承权,但是,他们现在是禁军羽林军的长官,手握重兵,也容易被人利用。所以,不如免去他们的禁军指挥官职务,让他们当太子的左右卫率,就是太子卫队的统帅。这样,不仅不会威胁太子,反而能加强太子的力量。

第三层意思是针对太平公主的。姚崇的话说得很明白,现在之所以出了这么多事,关键就在于太平公主整天调唆,干脆让太平公主到外地去吧,别在首都搅事了。整个来说,这番建议考虑到了威胁太子地位的全部因素,是个通观全局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分析一下这几个大臣的地位,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这几个大臣都是老臣、重臣。说他们是老臣,是因为这几个人都在武则天时期就活跃在政治舞台上,资历很深,经验丰富;说他们是重臣,是因为他们当时都是宰相级别,位高权重。这使得他们的话都特别有分量。

第二,这几个大臣之中,除了张说曾经当过李隆基的老师之外,其余的人跟李隆基都没有私交,而且他们都不是政变功臣,在李隆基当太子的问题上也没发挥过作用。既然并非太子一党,那他们为什么如此维护李隆基的利益呢?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太子被称为国本,一旦国本动摇,就会对政治产生全面的影响。因此,改易太子,绝不是当朝皇帝喜欢谁的问题,而是属于国事的范畴,大臣有权参与。

所以,这几位老大臣维护太子,绝不是出于个人交情,而是出于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维护朝廷秩序的一片公心。清代著名政治家林则徐说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句“无欲则刚”,真是道破了世情真谛。正因为这些大臣没有私心,所以他们的态度才格外刚强。

太平公主为了满足自己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兴风作浪,对此,李隆基施展柔术,攻心为上;老臣们则是立场鲜明,态度强硬。那么,李隆基和老臣们刚柔相济的斗争到底有没有结果呢?

三、太子监国

景云二年(711)的二月,也就是唐隆政变八个月以后,唐睿宗李旦连颁两个诏令:第一,太平公主出居蒲州,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永济;李隆基的两个哥哥宋王李成器和豳王李守礼到外地担任刺史;李隆基的两个弟弟岐王和薛王被免去羽林将军之职,担任太子左右卫率。很明显,这是贯彻了姚崇和宋璟的建议。第二,李隆基以太子的身份监国,全面行使政治权力。毫无疑问,这是在贯彻张说的意见。这两个诏令一颁布,对李隆基而言当然是重大胜利。

那么,李隆基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胜利呢?我想,至少有三个直接原因。其一,大哥李成器出于兄弟情分的无私推让;其二,宰相出于维护政治稳定的大力帮助;其三,父亲李旦的最终支持。这三方面势力能够支持他,根源又在哪里呢?简而言之,在于他们都有一颗公心。我们知道,在权力问题上,李旦跟儿子有矛盾;李成器更是李隆基的有力竞争者;而大臣们跟李隆基也并没有什么私交。这时候,他们能够摒弃私利支持他,说到底,无非是为了维护政治稳定,为了李唐王朝能够更好地发展。那么,我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我是想告诉大家,别以为政治就是一连串的阴谋;真正的政治必定是要讲正义的,真正的政治家也必定是要有公心的,大唐盛世能够诞生的基础不就在这里吗?

到此为止,太平公主已经被赶出了京城,李隆基的政治地位更稳固了。那么,他今后是否就会凯歌行进呢? u3gdscOBrVS1M62uOTI3CQXLM6n1mTQxJfvyYPANn9Hi9kkjHJ0sTCAKZ7YF6nG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