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玉兰因为花瓣由两色构成,故名“二乔”。302办公室的门前有两株茂盛的玉兰树,这两株玉兰的花瓣,每瓣都是粉、白二色(外面白色,里面粉白色),所以我和张彤商量也叫它们“二乔”吧。
我本来还想指定一下哪一株是大乔,哪一株是小乔,想想实在是太主观,就放弃了。每年玉兰花开时,大家总会忍不住跑去拍摄,从花蕾初绽到满树锦簇,再到花瓣缤纷如雪飘零。在属于玉兰花季的时光里,它们衬托着致福轩教室的课堂、办公室的灯光、安静的红色长廊,渲染出朗润园里最美的画面。
春天花开时,二乔争艳,却又和谐一体。坦白讲,我并不知道朗润园这两株玉兰树是否属于二乔玉兰,只是觉得用“二乔”这个名字特别契合朗润园的气质。从初创开始,朗润园就建立了“和而不同”的学术氛围:在许多政策问题上,比如产业政策、国企改革、增长政策、金融开放和转型道路,院里教授们的看法并不一致,相互辩论已经司空见惯,但可贵的是不伤和气,而且教授们以维护不同观点、保持辩论和对话为准则,朗润园也因此有了“北大中的北大”之称谓。
最著名的辩论是“林张之辩”,已经持续了20多年,我在现场感受到的是21年后的这一场,林毅夫老师和张维迎老师围绕什么是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否应该存在,该不该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买单,怎样利用比较优势等话题展开交锋。
毅夫老师秉持的观点如:经济发展要基于要素禀赋结构,发挥比较优势,“有为政府”在产业甄别和产业升级中发挥作用,企业家创新建立在政府支持的基础科研和公用技术的突破之上等。维迎老师坚持的观点如:人类认知的局限和激励机制的扭曲意味着产业政策注定会失败,主张废除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政府不给任何行业、企业特殊政策,发挥比较优势与强调政府作用存在矛盾,企业家精神与产业政策存在矛盾等。
其实,中国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都要面对不同的新问题。原有的经验、方法不能够完全解决新问题,迫切需要理论界、企业家和政府部门深入思考,共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两位老师的争辩无疑能够促进和引发人们深入思考新问题。经过4个小时的热辩,两位老师双手紧握,相视而笑。看得出来两位老师谁也没有说服谁,但是都极为赞赏对方,我想“林张之辩”应该还会持续下去,而国发院教授们的各种争辩也会持续下去。
记得我刚到国发院工作不久,“宝万之争”事件发生。这一事件的起因是宝能集团的姚振华举牌万科,并一跃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随后,王石公开宣战宝能集团,“宝万之争”事件持续发酵。在这个背景下,朗润园举办了以“企业家与契约文明”为题、以万科为例的研讨会,邀请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法学家和媒体人士就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企业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资本与企业家的关系等问题展开研讨。在此关键性的节点,国发院的周其仁老师、薛兆丰老师、姚洋老师、张维迎老师和我都对该事件进行了点评,那是我第一次切身体会朗润园“和而不同”的气质。
2016年11月的这场“林张之辩”结束后,我将如下文字发至朋友圈:
这是学术界值得纪念的一天:两位教授就完全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公开辩论,都是谦谦君子,都是大家风范。对听者而言,不是简单地支持与维护,而是感应启发、独立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判断;不是简单的对错评价,而是激荡智慧、启迪见解,进而形成自己更深入的认知,学术的价值和意义彰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