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庭院由致福轩、梧桐树和回廊组成。梧桐巨大树冠的光影几乎填满了这个院子。
大部分的时间里,这里安静而空明,很适合止语沉思,叩问自心。
在组织管理研究中,有关领导者的作用一直是最核心的话题。难的不是对于领导者作用的认识,而是领导者的自我管理。对于领导者来说,巨大的责任意识以及因此而拥有的权力,使得他们不断强化个人的重要性,这一定势甚至会贯穿他们的一生。
相较责任而言,强化了的个人意志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如果领导者自己没有真正地敬畏生命,有可能会导致另外一种情形出现,责任成为强化个人意志的借口。历史上人类所蒙受的人为灾难恰恰源于此。所以,领导者的自我约束极为重要。
企业成长的问题本质上是管理者态度的问题。是愿意主动带领员工拥抱变化,还是停留在惯性优势、惯性模式、惯性取得的成绩当中?是追求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还是愿意为社会福祉贡献价值?这要求领导者明确做出选择,并为此让自身做出改变。实践证明,当成长速度超过环境变化速度时,企业能够用一种新模式去解决遇到的新问题,那么眼前的危机就能成为开辟未来的机遇;当成长所贡献的价值不局限于企业自身时,企业能够用利他与共生的模式去帮助更多的社会成员,那么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就会呈现出来。
我们发现,那些愿意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领导者,会拥有更强的化解危机的能力。因为在危机当中,整个社会遇到的挑战都非常大,如果此时领导者愿意主动去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会取得显著成效。因为当领导者愿意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时,整个组织成员的向心力和认同感会非常强。
稻盛和夫认为“企业的规模不会比领导者的器量大太多”。一位优秀的企业领导者需要拥有以下几种品德:“仁”“义”“诚实”“公平公正”“勇气”,只有这样才可能把企业做大。在他看来,领导者只有从“利己”的欲望中解脱出来,以“利他”之心实现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才能带领企业获得成长。稻盛和夫归纳了优秀领导者应具备的五种资质:具备使命感,明确地描述并实现目标,不断地挑战新事物,能够获取集团所有人的信任和尊敬,抱有关爱之心。
稻盛和夫在88岁高龄之际写就了一本以“心”为主题的图书。这本书围绕他一贯关注的核心观点展开,即“作为人,何谓正确”。这本书也可以理解为稻盛先生向世人发出的郑重嘱托,他特意为这本书的中文版发布会录制了一段语音,向广大中国读者致意。他说:
在我长达80多年的人生中,有多次这样的经验,这些经验说明,自己的心灵变得纯洁美好,就会带来卓越的成果。与此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纯化、美化心灵就是人生最大的目的。在人生中,只要抑制欲望,抑制自己的私利私欲,为了社会、为了世人倾注自己全部的心力,持续不断地努力,那么,在长期的岁月中,人的心灵就会得到净化,就会变得纯洁美好。
他多年来不断告诫自己,领导者心性的磨炼需要依靠自身,“敬天爱人”就是他的心性之选。
以敬畏之心守护责任、守护生命,需要领导者常常内省,于喧嚣之处安住自心。朗润园既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一个能够让人止语沉静的地方。如果我们更多地倾听,更多地观察,更多地思考,更多地学习,不轻易妄言,就不会觉得自己特别重要、特别强大,而谦卑、恭敬之心也就会自然生长起来。
在此摘抄一段《传习录》中的对话:
先生曰:“何以见之?”对曰:“先生譬如泰山在前,有不知仰者,须是无目人。”先生曰:“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