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抱你的是谁
——从浅层联结到深层联结

亲密的亲子关系,还包括许多游戏之外的互动,例如当孩子哭泣时的安慰和拥抱。“抱你的是谁”这个故事,来自我太太安妮、我女儿和我自己之间的一连串互动。

艾玛两岁的时候,安妮正好在医院实习,每四天就得在医院值一次夜班。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年。对于安妮,连续上36个小时的班不休息,回到家里时自然已是筋疲力尽。这期间我要独自照顾艾玛,因此也打不起精神来。而艾玛却表现得若无其事,她会跟安妮打招呼,然后继续做她原本正在做的事。

刚开始似乎没什么不对劲,但事实并非如此。当安妮觉得不太累时,她想陪艾玛玩,但这个时候艾玛却会努力避开她。安妮抱她时,艾玛就注视别的地方,不会看妈妈的眼睛。当妈妈想跟她做眼神交流时,她会缩起身子四处躲避,看起来既好气又好笑。妈妈回来的那天,她只愿意让我陪她睡觉、洗澡、念故事书。大多数情况下,因为安妮实在太累,所以也只能随她。

但渐渐地,我们认识到,母女之间需要时间来更加专注地进行联结,相比之下,我没那么累而且联结完好,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帮助她们。

我们家的这种情况说明,母亲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日常的浅层联结,但缺失了深层联结。对于没受过严重创伤的孩子而言,浅层联结一般就能让他们的生活顺利地进行下去,缺少深层联结的影响可能不会立即显现出来。所以艾玛可以打招呼、继续玩,但实际上与妈妈的联结已经有了断裂。只有在妈妈坚持要与她联结时,我们才看到真实的状况。

我们的第一步是全家抱在一起,我鼓励艾玛看着安妮,去注意妈妈已经回来了。通常艾玛会哭一下,然后慢慢开心和放松下来。一开始我们以为这样就完成了联结,后来才逐渐明白,联结并没有完全恢复。艾玛急切地想回到她原来的游戏中,她还是无法看着安妮。她把一些想念母亲的情绪释放了出来,但是这还不足以建立深层联结。

有一次,安妮抱着艾玛,而艾玛却要求我帮她洗澡并送她上床。她竟然如此公然不理妈妈,于是我生气地问她:“抱你的是谁?”她回答:“爸爸。”安妮和我同时说:“什么?”艾玛坐在安妮腿上,眼睛看着我,微笑着回答:“是爸爸抱着我。”我和安妮对视了一下,半是困惑半是无奈,艾玛则不断地笑。最后她说:“是妈妈抱着我。”然后,她把头放在妈妈肩上,长叹了一口气。

之后几个月,这个问题(“抱你的是谁?”)将我们联结了起来。我们可以根据艾玛的答案来评估联结的程度。有时,单是问出这个问题,就能让艾玛紧紧抱住妈妈哭泣,并说自己有多想她。有时,她会回答“是爸爸”或“没人”,然后扭头看安妮是放弃还是要坚持联结。当她说“大头姑姑抱着我”时,我们知道要好好地笑上一阵了。不管结果怎样,如果我们坚持下去(虽然坚持很难,特别是当大人都很劳累时),艾玛最后会说:“妈妈抱着我。”然后望着妈妈的眼睛,联结重新建立了。

我想这个游戏之所以会那么演下去,是因为我们家的角色扮演正好与传统调了个个儿。安妮作为母亲,是不会让她与孩子的联结轻易断裂的,而我这个父亲,又不想独自霸占一直陪女儿的“荣幸”。

我在想,有多少父亲,当他们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里,儿女将他一把推开、拒绝联结时,他们会想:“去你的,算了!”我们很容易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当孩子看似不要我们管他时,实际上是在渴望着联结。孩子心里想:爸爸比较在乎工作,不在乎我。而且,想念他很痛苦,所以我要装酷,让他来找我。爸爸想:我只是赚钱的机器,算了,如果他想跟我玩,他会来找我的。

游戏在日常的互动中,不仅让爱得到了表达,也使引导孩子的工作得以进行,并自然地弥补了那些稍早发生的冲突和不愉快。一位参加我的工作营的母亲在睡前和女儿会有一个例行活动:她俩轻轻地把所有毛绒玩具都放到床上睡觉。在母女俩互相抱怨和烦扰的那些日子里,这个活动显得格外甜蜜,它舒缓了彼此间的一些紧张关系。妈妈可以借着跟毛绒玩具说话的机会,把想对女儿说又不好直接说的一些话说出来:“我们今天过得不太愉快,希望你有个好梦。”孩子会说:“你今天很淘气,你得到床下面去睡。”她的母亲会接过话说:“哦,可是我觉得她已经知道错了,让她和其他动物一起睡吧,可以吗?”人们可以利用游戏来修补自己珍视的关系,这样的方法在生活中不胜枚举,但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

本章要点

▶儿童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概念,可以通过一个比喻来解释:孩子不断需要关爱和照顾,就好像有一个杯子,不断需要蓄水。

当孩子饿了、累了、寂寞、伤心时,他就需要有人照顾、抚慰,就好像他的水杯空了,需要加水一样。父母或者其他照料者,就是大蓄水池。孩子每次探险,都从蓄水池出发,探险结束后又回到蓄水池歇息。大人除了提供食物和抚摸外,安慰难过的心情、一起玩耍以及交流谈心,都能起到蓄水的作用。

不断蓄满孩子的杯子,是亲子联结的根本。它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需要通过细微的日常互动持续不断并坚持多年。格林斯潘认为:仅仅跟孩子待在一起,并不能提供安全依附感,孩子必须“从与他人的互动中得到心理满足”。因此,真正的蓄杯,只会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电视和电脑永远都不可能满足孩子的这个需求。

▶与联结有关的游戏:蒙猫猫、追逐、木头人、捉迷藏都是典型的例子。和孩子玩这些游戏,你不仅会得到乐趣,也会改善亲子关系。 BOQ79F8+dmXlALbWTxEtln1Cix025VaF9Gqo16hTeGo97vxaEVHf3SxAVXSf6oO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