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陆羽《茶经》是一个茶者的必读经典,而诵读《茶经》是习茶之基本功课。很多人把《茶经》仅仅当作一本茶文化图书对待,我在很多场合都反复强调——《茶经》是一本与《论语》、《道德经》、《金刚经》等相提并论的经书,在习茶人的心中,这是一本至高无上的经文,只有如此我们对这本书才有恭敬之心、践履之志。

《茶经》是以“茶”为载体,阐述自然规律的一本书,明代徐同气的《茶经序》这么写道:“凡经者可例百世,而不可绳一时者也。”能称之为经的典籍其实都是要表达恒久不变的道。

在推广《茶经》诵读活动时,有人认为诵读《茶经》是特别简单的事,都有点不屑于去做这么简单的事儿,我敢断定有这种想法的人甚至连一遍《茶经》都没有读过。在上一版《陆羽茶经诵读》的扉页我经常会写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几字与读者共勉,后来仔细想想,“书读百遍”这件小事要真正做到也很不容易。《茶经》一共十章七千多言,通读一遍约要花五十多分钟,我经常建议茶者每天花十多分钟读《茶经》当作早课:周一读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这三章经,周二读四之器,周三读五之煮、六之饮两章经,周四读七之事,周五读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三章经,周六与周日还可以休息。这样一周刚好读一遍《茶经》,要读一百遍也得花将近两年时间。有的读者非常精进,可以一天读一遍,这也要用上一百天时间!

有人问我:“是不是先理解了《茶经》再来诵读会好一些?”我一般会回答:“还是先诵读吧。”从简单入手,先不要管自己是否理解文义,读着读着就“其义自见”了。也就是诵读经文时你要打开悟门,关上解门;而当有明师为你解经时,请适当地关上悟门,打开解门,这就是最老实的笨办法。

也常有人建议,在《茶经》注音时增加一些注释,以达到一箭双雕的读书效果,我还是觉得诵读经文以达到自见证悟的效果更有价值。古德云:“塞人悟门,罪莫大焉。”所以当你拿起本书时,最好的行动莫过于放声诵读,千万不要仅仅默看,要出于口,成于声,而畅于气。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鼐在《与陈硕士书》中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

《茶经诵读功课》还将整本经文分成三十二课,这种分法借鉴了昭明太子将《金刚经》三十二分的做法,同时建议大家学习欧阳修的“计字日诵”的方法,两者兼顾,就可以更好地从本书中获益。

陆羽先生除了是一位茶学宗师,同时也是一位音韵学大家,他曾参与编写音韵学巨著《韵海镜源》,《茶经》除了是习茶的根本之书,同时音韵也非常优美,希望《茶经诵读功课》的出版能带动大家去感受其经文之美、之妙!

蓝彬
2021年9月18日

绿地粉彩番莲茶壶 [清]乾隆

《陆羽烹茶图》 [元末明初]赵丹林

《东林图》 [明]仇英 7vaAWvgSfVXBQV5jRvTr7w3vogumsNd2TYV9A7AV9p3Gctz66sGzJ3i1O7djPs6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