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类直翅目昆虫是地道的“四不像”,从它的名字—蟋螽就可以看出。这显然是蟋蟀和螽斯的混合体。蟋螽属于条蟋螽总科,是长角亚目中一类很奇特的昆虫,体躯很壮实,体色一般是褐色,也有黄绿色的种类,翅膀的翅脉很有特点,雄性蟋螽的前翅没有发音器,因此不会鸣叫。但是求偶有另一套办法——打鼓。一般的直翅目昆虫发声多靠翅膀,但蟋螽玩儿的是打击乐,它们会用后足敲击物体,以此吸引异性。
不过这还不是蟋螽最有特点的举动,蟋螽这种昆虫最“神奇”的特点是会“筑巢”。这一点在其他直翅目昆虫中很少能见到。蟋螽嘴里会吐出丝来,将叶子黏起来卷成筒状,自己白天在其中休息,晚上再出门觅食——像螽斯一样荤素不忌。这种奇葩的生活习惯让不少人没有注意过蟋螽的存在。根据笔者经验,一些蟋螽有趋光性,会到灯下寻找食物,比如扑灯的蛾子之类。因此,如果在山间有光源,可以借此观察蟋螽。
蟋螽还有一个本家兄弟,在昆虫学中,名字叫作驼螽科,在日常生活里,一般叫作灶马。灶马的身体侧扁,翅膀已经完全退化没了,喜欢潮湿,触角和腿都很长,乍看有些像蜘蛛或蚰蜒。
笔者年少时,在北京市里的平房周围,常常能见到这种看起来很奇怪的昆虫,如今虽然不如以前那么多,但还是不时能在城里面遇到这类昆虫。大概正因为在灶台周围总能见到,所以有了“灶马”的名字。其实,灶马的特征主要是为了适应洞穴生活。曾经有这样一条新闻:有人去某某洞穴探险,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奇怪穴居生物,奇形怪状,应是一大发现,云云。其实,从图片中看,新闻里的这种生物就是驼螽,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也很常见,只是人们不常和它照面,碰上了有些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