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智者乐水 镰刀杀虫狂——蝎蝽

当你来到水边,捞起一把水草,常常会有一只长尾巴“蝎子”从草里爬出来。水里怎么会有蝎子?原来它是和蝎子长得很像的蝎蝽,那条长尾巴其实是它的呼吸管。由于它是用呼吸管直接呼吸空气的,所以在那些缺氧的死水洼里,用鳃呼吸的动物会死掉,但蝎蝽照样能活得很好。

平时蝎蝽藏在水草丛里,把呼吸管伸出水面来呼吸空气。它长得就像水中的一片落叶,对鱼虾有很大的迷惑性。它展开螳螂一样的捕捉足,静静等待猎物游近。但蝎蝽等待猎物的时候和螳螂有一点不同:螳螂是缩紧前足,一副祈祷的样子;蝎蝽则是张开前足,一副抒情赞美的样子。不管什么样子,抓得住猎物就是好样的!

等猎物游进它的“臂弯”,蝎蝽就立刻用折刀一样的前足将其夹住,送到嘴边,吸干它的体液。虽然是水生昆虫,但它也可以飞。飞行时,蝎蝽会将翅展开,露出鲜红的后背,所以它有个俗名叫“红娘华”。养过蝎蝽的人都知道,想让别的水生动物和蝎蝽和平相处是不可能的,它简直是看到活物就来气,必“杀”之而后快。

如果你一直想养一只蝎子玩,又害怕它的毒性,那不如用个小缸养蝎蝽。比起蝎子一个月都不吃一顿饭,蝎蝽这个大肚汉准保让你大呼过瘾。不过,被蝎蝽的嘴扎一下还是有点疼的,但它的嘴很短,只要稍微注意就很安全。

仰泳天才——仰蝽

俗话说,“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没人比仰蝽更舒服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仰泳。看看它的身体结构:腹部扁平,背部隆起呈船底状——都把自己的后背设计成船底了,看来根本没打算翻身啊!

它的后足特别长,长有刚毛,专门用来划水。整个体型活像一艘单人皮划艇。它的身体比水轻,在水下受到攻击时,一放开水底植物就可以浮上来,到了水面,能跳起来飞走。而浮在水面时,后足伸展,便于受到攻击时立即划水逃入水下。它的前足和中足短小精干,用来搂抓猎物。由于平时常贴在水面下方,所以它对于同样活跃在水面的孑孓(jié jué)、(jiāng)鱼或落水昆虫有特别的偏好。

你经常能在花鸟市场的饲料鱼群中发现仰蝽的身影,但要注意千万别让它的刺吸式口器扎到手,那感觉不亚于被马蜂蜇(zhē)了一下,特别疼。

虎皮小划艇——划蝽

盛夏的湖边,常会漂着一大团的绿色丝状物,这是一种藻类,叫作“水绵”。把它捞起来,你会发现从里面跑出来许多小虫,它们身上有虎皮一样的花纹,后足很长,可以像船桨一样划动。这就是划蝽。它们长得和仰蝽很像,但后背是扁平的,也不会仰泳。虽说水生动物很喜欢躲在水草丛中,但水绵团太细密,不好钻进去也不好钻出来,所以里面的生物很少,只有微小的划蝽喜欢这里。

绝大多数的划蝽是吃素的,它们喜欢吸食水绵以及其他藻类,于是前足特化成了匙状,可以把藻类刮下来再吃。此外,它们也喜欢吃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鱼虾的尸体等。小划蝽属的一些种类还会捕捉蚊子的幼虫。虽然它们比蚊子幼虫小很多,但会群起而攻之,蚊子幼虫早晚会因寡不敌众而死掉。人们正在研究它们是否能成为灭蚊的新帮手。

有一种舒氏小划蝽,雄性会摩擦生殖器发出声音吸引雌性,这种声音竟然高达99.2分贝,相当于一辆大卡车在耳边呼啸而过!按身体比例来算,它们是世界上叫声最大的动物。虽然声音从水下传播到空气中已损失了90%以上,但站在河边还是能清晰地听到。

水边丑八怪——蟾蝽

走进山中,我们会看到一些或明或暗的水流从路边的石壁上流下来。在这样的石壁上,就有可能生活着一种丑陋的虫子——蟾蝽。它的身体疙疙瘩瘩,身材短粗,两只眼还离得特别远,活像一只蟾蜍(chán chú)。它是吃肉的,因此看到小虫时,就会像蟾蜍那样一下子跳过去,用前足抓住猎物。

蟾蝽长成这个样子,是为了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它平时不是待在湿润的石壁上,就是趴在泥泞的河滩上。

稻田帝王——大田鳖

在我国的稻田、水塘中,可以见到一种巨大的昆虫。人们下田时常被它咬到脚,所以叫它“咬趾虫”。被它咬到可是挺痛苦的,它的唾液会将你伤口周围的肌肉轻微融化,听着就疼吧?它叫鳖(biē)负蝽,俗称田鳖,动辄就长到11厘米长,是蝽类家族中真正的巨人。它生活在水中,会捕食鱼塘里的鱼。你看它那粗壮的前足,哪条鱼在它发达的肌肉面前会不颤抖呢?

所以,农民都恨不得吃它的肉,扒它的皮——事实上他们确实是这样做的。在我国广东、云南乃至东南亚,它都是深受欢迎的美食。在餐桌上,人们送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桂花蝉。并不是说它本身有桂花香,鲁迅在《两地书》中曾揣摩过“桂花蝉”的来历,原来是因为它的成虫是在桂花开的时节才出现。不过,田鳖确实有一股独特的辛香,像药草的香味,尤其是雄虫的味更突出。

轻功水上漂——尺蝽和黾蝽

尺蝽比黾蝽要少见很多,它生活在安静的湖岸,也能在水面上行走。不过,和黾蝽相比,它的身体明显不太适应水上生活。它的足不够长,但身体却很长,这种身体结构,如果站在波浪起伏的水面上,多半是要沉底的。所以,尺蝽只选择在平静的水面上活动。它的脑袋特别长,活脱脱一副“驴脸”,这是它的明显特征,也让它看起来特别滑稽。

黾蝽可能是人人都见过的一种昆虫,俗名为“水马”“卖油卖酱的”,据说就是因为它放的臭液有一种酱油或者香油的味道。我闻过黾蝽,确实有酱香味。它常常展开四条大长腿,站在水面上——不,其实是六条腿,但两条前足很短,看上去不太明显。黾蝽之所以能站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脚尖”长着很多茸毛,茸毛之间保存着很多空气,可以阻隔水的侵入,这样它就能像踩在气垫上一样了。

黾蝽喜欢捕捉落在水上的小昆虫,只要小虫一挣扎,它就能灵敏地感觉到水波,大长腿两三下就划到了小虫的面前,开始吃大餐了。它的后足可以用来控制滑动的方向,中足则是驱动足,所以最长。前面的一对腿比较短,只用来捕猎。

一般的黾蝽喜欢在静水水域活动,而涧黾却会选择流速很快的溪流,一边集体“争上游”,一边寻找落水昆虫。遇到天敌时,它们会“快速闪避”,让人眼花缭乱的动作和溪水的反光结合在一起,使天敌无从下手。

我有一个好爸爸——负子蝽

负子蝽生活在水下,如果你把一大把水草突然捞到岸上,就可以看到它急匆匆地往外逃。它身体扁圆,看上去并没什么特别的,不过到了产卵的时候,你就会瞪大眼睛了:交配后,雌虫会把卵产在雄虫后背上,然后雄虫就独自背着满满一后背的卵开始了“奶爸”的生活。它不再我行我素,而是对卵小心呵护,还时常会把后背伸出水面,让卵晒晒太阳。

终于,小蝽们一个个从卵中孵化了,它们看了一眼辛苦的爸爸,便纷纷游走,开始了自己的“虫生”。爸爸只负责在卵期保护它们,之后的生活就需要它们自己去闯荡了。 CAWrxGbCiWhYY2ykQRQkwnkPGE55324BxlH3j8VYBIg2QY/uz2mtx+Wwmg4vLDR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