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元宇宙的四大应用领域

元宇宙从未来应用来看,可以大致分为四大领域:消费、产业、工业以及政务。具体的落地场景会在本书第六章做详细解读,在这里先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消费元宇宙

提到消费领域,首先要讲消费元宇宙的前身:消费互联网。2020年以来,“内卷”成为不少互联网大厂的前缀,互联网从业者明显感觉到:业务越来越不好干了,钱越来越不好赚了。具体来说,消费互联网面临了以下困境。

互联网流量增长空间几乎触顶,流量红利逐步消失。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 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较2020年12月提升1.2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092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与2020年12月基本持平。根据MobTech的数据,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为5.8小时,6小时的天花板依旧没有被突破。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升,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趋向稳定,增长规模有所放缓,行业发展趋于平稳,手机网民人数几乎达到中国人口总数,流量增长空间几乎触顶,流量红利逐步消失。

中国互联网巨头用户渗透率基本见顶。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渗透率均超80%,其中腾讯系和阿里系的用户渗透率分别达到96.2%和92.7%。字节跳动凭借短视频产品成功突围,跻身巨头行列,渗透率达到63.1%。从内容端来看,流量红利见顶,多个细分“赛道”已经转入存量用户深耕阶段。2021年第二季度,移动游戏、移动视频和移动音乐的用户渗透率分别达到87.7%、72.1%和63.1%。

互联网内容形式单一、用户体验单一。社交方面,WhatsApp、Facebook、QQ、微信等社交工具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用户通过文字、语音及视频与熟人或者陌生人进行交流,并在社交平台的个人空间里进行自我展示,然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依然比较遥远,无法做到现实生活中面对面交流所起到的效果。尤其是陌生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困难,个人空间及群聊空间上的展示效果有限,比如人们基本上不会在线上进行相亲等活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形式较为单一。购物方面,电子商务发展之初,亚马逊、淘宝、京东等购物网站主要以文字和图片的方式展示商品。虽然这些购物网站如今大多都加入了视频展示及3D展示,但是商品的展示效果仍与实物存在差距,人们很多时候无法依据这些展示购买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比如购买衣服时只能看到模特穿搭的效果,自己无法进行试穿,因而经常出现退换货情况,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购物体验。娱乐方面,互联网上的视频、音乐、游戏等娱乐活动无法让用户“身临其境”地去参与感受,用户需要使用电脑、手机等进行交互,娱乐体验会打折扣,比如相较于在家看电影,人们更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

全球反垄断浪潮掀起,国际国内强化科技平台监管。2020年10月6日,美国众议院颁布《数字化市场竞争调查报告》;2020年12月15日,欧盟委员会颁布《数字服务法》《数字市场法》;2021年2月7日,中国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印发《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与此同时,全球多家互联网巨头遭遇反垄断调查:2020年10月,美国司法部对谷歌提起反垄断诉讼,指控其在搜索和搜索广告领域妨碍竞争;2021年上半年,欧盟对谷歌、苹果、脸书、亚马逊轮番展开反垄断调查。

内外交困之下,互联网巨头们的股票表现一蹶不振。截至2021年12月27日,阿里巴巴下跌50%,腾讯下跌20%,百度下跌34%,拼多多下跌68%,美团下跌23%。

消费互联网未来将去往何方?

可以观察到的是,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已经开始谋划未来,寻求市场增量。例如,阿里巴巴宣布计划将2022财年所有增量利润及额外资本投入用于支持平台商家,以及投资于新业务和关键战略领域;腾讯也宣布将2021年的部分利润增量投资于新的机会,包括企业服务、游戏及短视频内容领域,同时增设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并首期投入500亿元用于基础科学、教育创新、乡村振兴、碳中和等领域,践行科技向善的使命。

时值元宇宙呼啸而来,消费元宇宙即将为陷入互联网存量竞争的巨头打开广阔的“增量市场”。

(一)消费元宇宙给消费互联网带来的升级

从消费互联网到消费元宇宙,核心主体始终是消费者,但后者能满足消费更高层次的需求,并带来更优质的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动机分为五个层次,呈阶梯形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之后的研究中,马斯洛又增加了两个维度即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认为这两种需求介于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之间。按照这个理论,基础物质产品主要是满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之后的情感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都与人类在社会中的位置有关。

但是,现实之中人们获得地位非常困难。很多人需要通过消费等方式来体现其地位,因此消费具有符号的意义。正如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所指出的,“为了构成消费的对象,物必须成为符号”。因此,日常生活消费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与他人形成差异,正是符号之间的关系,使“差异”得以确立。但是,这种符号化的“个性化”差异不会把个体相互对立并真正区别开来。

消费元宇宙的出现,为人类获得地位开创了新的可能性。每个人都可以在元宇宙空间里充分表达自己的才能,从而在元宇宙中持续创造文化价值、心理价值等虚拟价值,这样有利于不同的人员在不同空间的自我实现。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爱好的个体聚合在一个元宇宙的空间,大家相互欣赏、相互促进,从而使每个人都获得成就感,获得自己相应的社会地位。这样,使社会消费从符号消费领域的零和博弈走向非零和博弈,推动实现各方面的共赢。

真假难辨的沉浸式体验是消费元宇宙产品与手机、电视等产品最直观的差别。

(二)消费元宇宙的产品形态

在元宇宙世界里,消费者可以进行沉浸式学习、购物、教育、旅行等,并通过以活动为导向的方式(如游戏)身临其境,做到真假难辨。

游戏:作为元宇宙基础形态,为用户提供更加沉浸、实时和多元的泛娱乐体验。开放世界、沙盒类和模拟类游戏分别满足了用户对于沉浸度、自由度和拟真度的要求。此外,元宇宙在结合了上述品类优点的基础上,基于游戏内核还衍生出了更多元化的用户体验,例如Roblox与Gucci(古驰)合作举办虚拟展览以及演唱会、毕业典礼、学术会议等。

社交:游戏性为用户带来了高沉浸度的社交体验和丰富的线上社交场景,同时虚拟化的身份能够扫清物理距离、社会地位等因素造成的社交障碍,并且给予用户更强的代入感。

内容: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内容供给和更沉浸的内容体验。单一IP或者多个独立IP并不能构成宇宙,需要打造系列IP并通过各种形态的内容丰富世界观。腾讯“泛娱乐”概念下,产业链全方位的内容供给和持续的内容衍生,具备发展为内容领域的元宇宙的潜力。同时,元宇宙还需要有丰富的UGC内容以不断拓宽边界。此外,随着VR等技术的发展,内容的展现形式将会进一步升级,用户在元宇宙中可以获得极致沉浸式的内容体验,如VR看剧、沉浸式线上剧本杀等。

消费:从线下体验升级为线上沉浸式体验,迎来新一波交互体验的升级,在AR、VR等技术的带动下,更加沉浸式的消费或将成为常态。

从产品形态上看,游戏是元宇宙的雏形,目前国内的多个元宇宙概念项目都与游戏有关,例如腾讯天美工作室推出3A级开放世界,远期目标对标《头号玩家》里的“绿洲”;网易的派对竞技游戏《蛋仔派对》,内含社交元素和UGC地图编辑器,已经进行过一轮封测;移动沙盒平台MetaApp(旗下产品为233乐园)利用虚拟化技术为中小游戏开发者创建一个平台,提供多人互动内容的创造和托管服务。

但消费元宇宙远不止游戏。只有当内容达到足够大的体量才可以被称作元宇宙,目前很多电影公司和漫画等内容产出者都企图通过构建“世界观”打造属于自己的IP宇宙,如“封神宇宙”“唐探宇宙”等,都是旨在打造出一个自洽且内容可以不断扩张的世界观。以现阶段最成功的漫威宇宙系列电影为例,2008年的《钢铁侠》开启了漫威宇宙的序篇,至此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电影《黑寡妇》将开启漫威宇宙系列的第四阶段,13年内累计出品23部电影、12部电视剧。漫威系列电影宇宙建立在漫威漫画的架空世界之上,与其他漫画、电影与动画等系列同属一个官方认可的多元宇宙。从漫画到单英雄电影,再到各英雄联动发展的同时,漫威也在各类衍生品中加强其宇宙生态的渗透,如游戏、线下乐园等。单一IP或者多个独立IP并不能构成宇宙,打造一系列IP以及它们之间的强关联度,通过构建各种形态且内容丰富的世界观,再加上用户一系列的二次创作才能被称为宇宙。

预期未来5~8年,各大互联网巨头公司和一些专注于游戏、社交的头部公司将发展出一系列独立的虚拟平台,并预计将以“游戏+社交+内容”的泛娱乐形式为主。

到2030年,元宇宙将向更多的体验拓展,部分消费、教育、会议、工作等行为将转移至虚拟世界,届时围绕消费者的吃、住、行、娱、教、购、旅、社交等场景,都将出现成熟的元宇宙应用。

二、产业元宇宙

讲到产业元宇宙,我们首先来看产业互联网。对于移动互联网发展阶段的划分,一个普遍的观点是:上半场是消费互联网,下半场是产业互联网。

传统产业的构架呈V字形:一边是供给侧,另一边是需求侧,中间则是作为供需双方中介的商品或服务。众多供应商与大量消费者分立于两侧,由于彼此之间身份不明且难以辨认,加之信息不对称,极易造成交易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

消费互联网大多是to C(用户)模式,想要把中间的B(商家)环节省略,尤其是线下的B。而产业互联网则是想要透过线下的B去连接C,对B是一种赋能和加持的逻辑。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最本质的区别便在这里。

从消费互联网发展到产业互联网,互联网的核心特征从“人人互联”转向了“万物互联”,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推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各环节的智能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精准性与敏捷性,并改善整个社会经济循环的质量。

相较于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面向的是“供给侧”百万亿级别的市场,只要有机会通过技术、数据提升产业哪怕1%的效率,都会带来万亿级别的机会,因此产业互联网面对的市场更为广阔。

当前,我国拥有61个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元,如果每个行业都构成产业互联网,其数字化效率有2%~3%的利润或者效益提升,就会产生1万多亿元,如果股票市场市值去评估是20倍的话,那就有20万亿元的上市公司市值。

我国已初步形成一套促进产业互联网落地的制度体系。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在地方层面,产业互联网也已成为各地重点扶持的关键项目。2021年8月,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并在同期举办的论坛上发布了《产业互联网北京方案》。

从产业互联网的落地形式看,主要分为两类——平台和垂直。平台类产业互联网一般以SaaS(软件即服务)切入,做整个大类行业的优化,也就是行业常说的“to大B”,大B的意思就是相对偏大的企业;垂直类产业互联网一般是对细分行业做整合,切入比较多,要么是SaaS,要么是供应链金融等,现阶段比较成熟的是煤炭和钢铁。但垂直类产业互联网面临着定制化高的问题,因为不同细分行业的诉求不同,导致垂直整合的过程很难标准化复制。

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竞争中,最重要的是找到场景,并在场景中创造价值。换句话说,谁拥有场景,谁就拥有了未来创造价值的制高点。

然而,产业互联网的落地场景是缺乏连续性的。主要原因包括:来自组织的分割,不同市场主体对业务场景的分割;来自岗位的分割,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岗位对业务场景的分割;协同流程对业务场景的分割。

场景缺乏连续性的情况下,极少有人可以从价值链闭环的角度来看业务场景,更谈不上用“上帝视角”来看全局。

因此,产业互联网的需求和场景都是“碎片化”的,没有人能完全描述清楚产业互联网的整体画面,也没有人能够真正消除碎片化场景下的数据孤岛。在现有技术水平下,“万物互联”其实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不过,在元宇宙时代,实体产业的每个环节、每个要素都会实现完全的数字化,不仅仅是“万物互联”,还会走向“万物互信”,再到“万物交易”和“万物协作”。从这点来看,产业元宇宙将是产业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形态。

(一)产业元宇宙给产业互联网带来的升级

从产业互联网到产业元宇宙,核心主体始终是生产者,产业元宇宙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合,将会使产业互联网面临的场景碎片化、数据孤岛等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如同产业互联网的想象空间远大于消费互联网,产业元宇宙的未来图景也远比消费元宇宙“宏大”。

作为元宇宙的子集,产业元宇宙需要满足元宇宙的关键特征:元宇宙是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建设的;元宇宙的建设是通过大规模协作实现的;元宇宙是一种涌现式的自组织经济体;元宇宙的建设者以独立的数字身份自由参与并不断进化形成新的共识;元宇宙中的实体事物由于摆脱了物理空间的束缚,从而形成了各种资源极度丰饶的数字世界。

凭借这些关键特征,产业元宇宙将全面赋能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具体而言,包括设计、生产、运输、交付等产业链各环节,其应用遍布制造、建筑、汽车、物流、城市、能源等实体产业。

第一步是产业链数字化:对生产线或产品进行传感捕捉,形成孪生商品或工厂模型。

第二步是产业链网络化:通过5G或物联网,将生产线环境与产品数据实时上传到AI超算中心,生产大数据在线融合,形成“指标孪生”。

第三步是产业链智能化:基于生产数据训练出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决策模型,沉淀知识图谱和产业大脑,通过机器人或机器手反向指挥生产参数调整,形成“决策孪生”的价值闭环。

在这一过程中,产业元宇宙带给产业互联网的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要素方面,实现产品等要素的全生命周期虚实共生。借助AI仿真优化能力,可以做到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数字孪生,建立虚拟和现实间的双向链接,将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映射到虚拟世界中优化解决,再把解决方案部署回现实世界,用数字技术陪伴、加速实体经济成长。

产业链方面,打造供需双方沟通反馈的高效闭环。以传统制造业为例,该产业受困于产业链环节冗长且彼此割裂,通常只能针对单一环节进行单点优化,完全不能满足生产线全链路效率的提升刚需。产业元宇宙技术的应用则打破了数据孤岛,使原本割裂的各个生产环节有了统一的表达形式以及数据交互协议,因此能够实现各个环节信息的无缝流通、协同优化,将单点优化范式转型升级为全链路协同优化,产业升级的效率由加法增长转变为乘法增长、指数增长。

产业生态方面,构建互联互通的智能经济体系。一方面,产业各方参与者,如上游供应商、下游渠道商、外部合作伙伴等,借助底层区块链体系上的智能合约运转机制,可以以极低的信任成本完成高效交易;另一方面,由于每个行业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同,产业元宇宙与不同产业联合将组成一种多层次、多阶段并行发展的新生态。

不难看出,产业元宇宙中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是相互指导和映射的关系,重点在于仿真和自主控制,通过参数的调整、计划的变更等手段,在产业元宇宙中进行难以在物理世界中实验的选项。

虚拟世界中会以实时数据驱动的镜像空间,动态反映现实世界的实体状态,建立起个体空间、群体空间、环境空间、活动空间与推演空间,并模拟各种关系,根据记录、评估、推演与预测形成决策,构成完整的知识应用与知识发现体系。

个体空间:在现实世界获取对象机理数据,根据机理关联对象,使用数据建立定量化的分析模型,以较小的成本解决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的问题。

群体空间:在现实世界获取集群运行数据,从大量对象在不同环境下使用的数据中挖掘普适性规律,在原有控制、信息、管理等传统系统的基础上,实现预测性和协同性的决策机制。

环境空间:在现实世界获取内外环境数据,根据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数据,建立环境与个体/群体效能之间的量化关系,解决任务多样性和环境复杂性。

活动空间:在现实世界获取任务活动数据,针对对象在环境中的活动状态,提取群体对象中的活动特征并进行关联,面向多层级、多维度的任务目标,实现个体/群体在环境中活动的协同优化。

推演空间:结合个体空间、群体空间、环境空间与活动空间之间的关系模型,面向多模型空间协作目标,根据内外部需求,以对不同决策造成结果的预测与评估为基础,形成多模型协同知识推演规则,实现有效的认知与决策执行支持。

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未来,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共服务结构,无论是处于产业链哪个环节,都有望通过产业元宇宙实现虚拟原型设计和调试、沉浸式设计评审、可视化流体力学计算、自主系统模拟、高精度人机交互界面、技术人员培训、AR生产指导协助、数字化工厂模拟、虚拟装配过程验证、虚拟营销广告活动、AR远程维护服务、AR安全指南培训。

(二)产业元宇宙场景设想

元宇宙、碳中和都是人类对未来的想象,前者最为宏大,后者最为坚实。基于此,我们认为产业元宇宙最大的应用场景可能出现在电力生产体系中。

国家已经决定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中国发展新能源已将近20年,但是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占发电装机的比重还不到20%。其主要原因在于光伏、风电不是个“好学生”,需要的时候不工作,不需要的时候倒可能使劲工作,因此电网不愿意接纳。而这与旧有的电力系统技术和管理方法跟不上有很大关系。现在数字技术大幅改善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为新能源的接入创造了条件。另外,储能技术大踏步进步,使得电力系统中“源、网、荷、储”这四个角色中的“储”的作用显著提升。电网“即发即用、不可储存”的特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目前的储能技术,包括化学储能、机械储能和物理储能等方式。按照时间段来划分,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储能适用于短时间,也就是瞬间小功率场景;化学储能适用于较长时间的场景,但是功率很难太大;而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等适用于长时间、大功率的场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几种蓄能方式的综合使用已经为新能源接入电网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未来3~5年内,可能出现一种全新的场景,这个场景是实时在线、数字驱动的电力生产与消纳系统。

过去人类的所有生产都是行为产生数据,数据经过计算形成决策,再来指挥生产,也就是生产在先,数据在后。而在今天的场景下,是数字在先,生产在后,数字驱动生产的全新电力生产与消纳模式。

未来可能出现一个网格化的电力生产系统。比如10平方千米的一个网格中,有多少个风机、光伏板等装置,由于计算技术的进步,系统能够把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所产生的,比如风的数据和云的数据实时告知这些生产设备。一阵风马上来了,A1网格的风机瞬间启动,发出电来。它附近的A2、A3也启动发电,B1、B2开始准备。A1风机会面临两个可能性,一个是当时允许上网,一个是不允许上网。它还有一个价格决策,此时上网电价高还是低,如果比较高就上网,电价低就不上。对于不上网的电,数据指挥储能装置立即启动将其储存起来。储能装置也是一直在线进行着运算,监测上网电价波动,电价高就开始向网上送电;如果上网电价低,它甚至可以从网上购电储存。在电源侧的储能设备一般会安装在发电设备物理位置比较居中,同时离电网接入点比较近的地方来建设。

另外,电网一侧也可能会建立它的储能中心。当然它的储能装置可能就是反向的价格原理了,也就是电网价格低的时候它来储能,电网价格高的时候,往网上送电。

在负荷端,比如说大的用户也可以自建储能系统,在电价低的时候,就从电网购电储存,电价高的时候就往外送电,甚至家庭的电动车、农机,这个时候都可能变成了储能装置。

如果这样一个系统完全运行起来,人类实时在线、数字驱动的生产方式,就在电力系统中第一次由梦想变成了现实,这不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产业元宇宙吗?

目前,产业元宇宙的分类标准基本有两类:一类是按照业态划分,可以分为交易型产业元宇宙、服务型产业元宇宙和产品型产业元宇宙;另一类是按照行业类别划分,可以从文旅、农业、教育、工业、餐饮、家电以及健康等类别划分。在第六章我们将按照行业划分详细分析元宇宙与碳中和融合后的新赛道。

三、工业元宇宙

工业元宇宙可以理解为元宇宙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是一种以XR、数字孪生为代表的新型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工业生态。它通过XR、AI、物联网(IoT)、云计算、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技术将人、机、物、系统等无缝连接,将数字技术与现实工业结合,促进实体工业高效发展,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是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全新阶段。

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增加到31.3万亿元,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对世界制造业贡献的比重接近30%。工业元宇宙将在软件开发、远程工作、工业设计、制造流程、智慧城市等场景中带来变革性的影响。工业设计软件从平面(2D)、立体(3D)到“真3D”,或将成为中国软件设计弯道超车的机会。完整的工业元宇宙架构主要会覆盖三大核心:第一,人,包括人的思想;第二,物理部分,包括前面提到的机床设备、网络系统、物料等;第三,信息部分,包括订单数据、产品数据、经营数据等的处理和分析。工业元宇宙是数据、虚实、生态的大融合。

工业元宇宙脱胎于工业互联网,狭义的工业互联网侧重于工业制造企业内部设备与设备、人与设备之间的互联和通信,包括企业内部的研发、生产、物流、管理等环节。而广义的工业互联网还会延伸到企业的上游供应链、下游的分销渠道及售后服务维修体系、外部合作伙伴等。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分成四个层次,包括应用、平台、网络、边缘。

有意思的是,德国认为物联网、工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是同一个词,没有区别。我们提炼并完善了上述定义:把有计算能力的物理实体按互联网技术和标准互联起来,实现物的利益相关者对物的不同控制权限、不同信息共享权限、不同价值分配方式。

终极的工业元宇宙是去中心化的,产能全部数字化后,生产资源将变成某种程度的公共资源(尤其是行业内通用性强的产线和设备),大部分品牌企业将轻资产化。品牌方只要根据元宇宙里的消费大数据,生成具体的产品设计任务,发包给设计公司,设计定型后品牌方将根据智能生成的预订单数向共享工厂下达订单,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根据智能合约配置全国的经济库存和物流订单。这一切在工业元宇宙里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并行实施,全部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无缝高效衔接和流转。

工业元宇宙与工业互联网最大的区别有三条:全生命周期虚实共生、企业和消费者智能高效闭环下的全息智能制造、智能经济体系。

(一)工业元宇宙之全生命周期虚实共生

首先,研发阶段的集成化虚实共生。在设计阶段,可以用虚实共生的数字孪生可视化方式虚拟验证设计、规划和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制造过程,解决产品试制周期长、制造工艺不稳定等现实问题。还可以用高度仿真的虚拟产品做市场和实际场景测试。本文开篇提到的Avatar Omniverse工业元宇宙平台就是主要定位这个方向,不过仍处于初级阶段。传统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E(计算机辅助工程)、EDA(电子设计自动化)、CFD(计算流体力学)、PLD(可编程逻辑器件)、PDM(产业数据管理)工业软件巨头们市场地位稳固,元宇宙化的变革动力不足,在元宇宙所需的综合集成、AI化、沉浸感、虚实共生、经济体系、开放性等方面差距较大。这也为国产研发设计软件企业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大机遇,要把握住研发设计软件元宇宙化的历史性机遇。

其次,生产制造阶段的虚实共生。通过高度物联网化的数字孪生系统,可以实现高沉浸感、全实时数据仿真的生产制造管理,极大提高了现场人员的操作效率和远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这个元宇宙化的MES软件也将生长在工业元宇宙的经济体系之中。

再次,消费端的虚实共生。这分为销售时、使用中、故障售后维修时的三种不同虚实共生应用。这类工业元宇宙的应用才刚刚开始,国内外已经出现一批轻量化的平台软件提供商,比如DataMesh等。预计纸质、平面化的使用说明书和售后服务表将加速退出历史舞台,被亲切、友好、直观、方便的虚实共生、高沉浸感、强IoT连接的数字孪生所取代。未来五年左右,用户购买主流品牌产品时,得到的将不再只是一个物理产品,还将有一个元宇宙虚拟数字孪生产品。人们在产品使用中对品牌方提出的好意见如果被采纳,还将获得智能协议实时分配的数字资产奖励。

最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上的虚实共生。包括ERP(企业资源计划)、SCM(软件配置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OA(办公自动化)、远程会议系统等,一切都将共生于元宇宙的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中。例如Meta刚刚推出的Horizon Workrooms,就是要用元宇宙会议软件替代ZOOM等传统视频会议软件。

(二)工业元宇宙之全息智能制造

从企业研发所需的软硬件及生产制造所需的软硬件角度出发的智能制造,解决的是正确地造东西。而全息智能制造首先要解决的是造正确的东西,其次才是正确地造东西。

企业内部研发决策意见+消费者大数据反馈的信息+外部专家反馈的信息,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全息。

在工业元宇宙时代,消费者购买的大部分物理产品自带实时永续连接物联网的数字孪生体。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各种物理信息以及消费者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这个“活的”数字孪生体实时反馈给品牌商、研发机构、制造厂等利益相关方,并按照智能合约获取相关数字激励。

(三)工业元宇宙之智能经济体系

这个智能经济体系按主体主要分为四类,都可以通过工业元宇宙底层区块链体系上的智能合约来高效、自动运转,各方交易的信任成本将极大降低。

第一类是企业内部的智能阿米巴经营体系,涵盖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各部门、各岗位,不同企业会定义不同的价值链分配系数。

第二类是企业与供应商的智能经济体系,包括研发、生产、行政、仓储物流、营销、售后等环节所需的一切原材料、零部件、办公用品、物料、外包合作方等。

第三类是企业与下游各级渠道和客户的智能经济体系,打通渠道KPI(关键绩效指标)、库存、销量返点、促销福利等各类经济事务。

第四类是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的智能经济体系,如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公益慈善机构、政府、商协会等。

工业元宇宙的大力发展,既是中国工业体系综合竞争力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也是解决人口出生率下降、劳动力不足的一剂数字化良方。

四、政务元宇宙

元宇宙在2021年的快速发展,让国内外众多行业见识到元宇宙自身的实力。而元宇宙作为人类数字化智能化高度发展下虚实融合的社会新形态,不仅自身的发展潜力巨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所具备的兼容性也很强。各行业对元宇宙的技术非常关注,都希望能够尽快在行业生产中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在元宇宙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国家政府对其关注度也不断提升,而且开始不断尝试在政府工作中推广和使用元宇宙的相关技术,试图将元宇宙的相关技术与政务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推动政务工作高效率进行。

然而讲到政务元宇宙,不得不提的就是它的前身:智慧城市(Smart City)。智慧城市起源于传媒领域,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中的各行各业,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而元宇宙概念指的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数字政府建设高度重视,2017年就在全国率先部署启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高标准建成全省一体化的政务云、政务网和大数据中心,创新推出“粤系列”移动政务服务品牌。“粤系列”已经成为广东市民不可或缺的网上数字身份和办事大厅。

创业可以通过选择开办企业的网上一站式服务,结婚可以网上跨省通办,新生儿出生证明申领可以全程网办,买房这样的大事情都可以网上缴纳契税,退休人员社保认证也可以远程视频操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数字政府创新发展的方向。

据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透露,广东“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突破1.5亿,这意味着全国大约每10个人中就有1个在使用粤省事;截至2021年底,累计上线服务事项超2100项,业务量超170亿次,访问量超630亿次,已经成为全国服务最全、用户最多、活跃度最高的省级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粤商通”涉企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突破1000万,目前已覆盖广东省近九成活跃市场主体。

政策方面,北京市、上海市、武汉市均提及了在元宇宙的布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强调,2022年要布局绿色低碳、元宇宙等新赛道。武汉市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壮大数字产业,推动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地理空间信息、量子科技等与实体经济融合。可以看出,尽管元宇宙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已得到了多个省市的关注。不过通过发布内容可以看出,地方政府更多将元宇宙看作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其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还未有明确的思路,仍处于探索过程中。目前,在实际的应用中,多地已开始将数字文旅与元宇宙联系起来,此前敦煌美术院开启了敦煌元宇宙,武夷山也打造了全国首个旅游城市元宇宙(武夷山)旅游星链项目。尽管如此,不论是元宇宙在数字经济中的发展,还是在文旅产业中的赋能,与未来的成熟形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也意味着其产业空间巨大,地方政府将以怎样的切入点进入元宇宙,或许值得期待。

未来,元宇宙将覆盖从政务管理到国防建设,从智慧城市到能源安全,从日常生活到工作学习等人类生活场景的方方面面。 8tEdpyl4WP1ndPwtIrS1jh/R0tMRnueJ8qs0whCotiOONGr4dc1XXSmbqN4shfE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