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教育大历史

笔者的提问:

从过去到未来,教育发展有何规律?

人类5000年文明史,如何把握教育的发展节奏?

觅渡的回答:

虽然人们常说“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本身”,但实际上大部分人都非常讨厌“不确定”,对抗的方式就是寻找规律,从迷信到科学,都是对规律的不同表达。事实上,每种生物都须掌握一些规律,这是生存的必需条件,从觅食到求偶,从生育到迁徙,很多规律并不为人所知。

绝大部分生物都依赖“基因”这一种方式传承对规律的认知和运用,算是本能。而人类除了基因之外还有“教育”,甚至极度依赖教育。站在这个视角,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承或传播对规律的认知,其中有自然规律,也有人类创造的各种社会规律,不仅需要知道和理解,还要能运用并创造

如果不经过专门的学习,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发现勾股定律,也意识不到地球在围着太阳旋转。同样的道理,如果不经过专门的学习,普通人对“教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不会太高。看看那些高学历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更能明白其中的道理。21世纪,普通中学生所知道的科学知识已经超越牛顿和达尔文,但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却很难说超越了3000年前的孔子或苏格拉底。人类的教育尽管包罗万象却常常忽略了“教育”本身,这或许就是人类自己常说的“灯下黑”吧。

这种忽略也让教育自身的发展相当缓慢。虽然公元前20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学校,但直到17世纪,“教育”才被视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问。然而,一旦重视起来,教育的杠杆效应便立刻呈现。随着现代学校体系的建立,人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能力越来越强,创造新知识和新工具的效率越来越高,教育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使其呈现出指数级增长,促成了工业革命、科学革命、信息革命、互联网革命,更有了元宇宙时代。

要理解“元宇宙教育”的核心秘密,就必须回望人类文明与教育发展历史,5000年、500年、50年,寻找规律,把握趋势。

回望5000年历史,重点是“教育和文明”的关系

纵观人类文明史,教育显然不是孤立的存在。非常多的创新创造都来自个人或小群体,偶然性很强,就像一次次小火花,而教育让这些文明的火花变成火苗、火炬,变成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在5000年的历史尺度内理解教育和文明的关系,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组关键词:传承形式、宗教文化、学校组织

人类发明文字,教育内容才可以清晰表达;人类开创了宗教,教育传承才有了基础动力;人类建立了学校,教育现象才可以得到规模化管理。有了这些基础,教育的效能才可以提升,进而推动文明发展,扮演筛选器、稳定器、放大器和推进器等多重角色。典型的案例莫过于13世纪的文艺复兴,阿拉伯世界对教育的重视和传承助力古希腊创造的文明可以重回欧洲。而中华文明之所以连绵不断,与秦朝统一文字、汉朝独尊儒家文化、隋唐朝建立科举制有莫大的关联。

回望500年历史,重点是“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15世纪末,大航海让世界各个地域的文明连接起来,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虽然出现了非洲黑奴贸易、美洲文明灭绝、两次世界大战等暗黑过程,但也能看到科学启蒙、工业发展、现代国家建立等积极的方面。 在500年的历史尺度内理解教育和社会的关系,也可以归纳为三组关键词:专业体系、国家治理、国际联动

17世纪之后才出现的教育专业研究者,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学校管理机制,让教育的效能再次出现了质的飞跃。现代国家逐步取代了宗教组织,成为教育发展核心的推动力量,针对教育的立法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义务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改革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20世纪之后,教育发展呈现出全球联动的特征,其中全球融合的科研学术规范体系和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各类国际组织都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回望 50 年历史,重点是“教育和自身”的关系

20世纪末的信息革命使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教育当然也不例外,但属于进展相对缓慢的领域。背后的核心原因是,人类对教育规律的理解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滞后。教育的发展在20世纪主要得益于心理学的蓬勃发展,到了21世纪则主要依赖于脑科学的探索发现;同时教育生态的治理也非常依赖于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而大部分学校的管理模式与运营水平和100年前相比并没有显著变化,甚至有教育研究者质疑“教育”还算不算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

50年虽然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个瞬间,但已经是数字时代的开端,酝酿着巨大的变革。

宇宙中飘荡着无数星球,自然规律决定着物质的关系,其中并没有所谓的“教育规律”。所有的教育规律都是人类自己的创造,继而又作用于人类自身的发展。 元宇宙时代,教育须要完成自我进化,有些规律要延续并深化,更要创造出新的规则与机制,才具有足够的能量,从而继续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笔者的提问:

元宇宙时代,教育如何进化?

未来50年,教育发展的核心特点有哪些?

觅渡的回答:

从互联网到元宇宙,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回望历史,从20世纪末开始的互联网时代只是元宇宙大时代的序曲。 深刻理解整个元宇宙时代,贯穿始终的既不是信息通信网络,也不是虚拟社交场景,而是“数字 ”。

元宇宙教育,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20年代是起步酝酿期,相当于从出生到幼儿园;21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是快速成长期,相当于小学阶段。元宇宙时代还在延续,这一轮的教育进化也即将进入成熟期。要理解趋势,重点是把握“教育和自身”的关系,但也不能忽视“教育和文明”“教育和社会”等历史关系的延续与升级。

教育和文明,此前提到的三组关键词——传承形式、宗教文化、学校组织,一变、一弱、一升级。数字替代文字,成为文明传承的基础形式,文字是人类的语言,而数字是人工智能的语言。传统宗教文化的发展遇到危机,无论如何挖掘,都无法对虚拟时空进行充分解释。学校组织继续发展,逐步实现数字化升级,很基础也很重要,但已经不是活跃的重心,这有点像20世纪的农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教育和社会,此前提到的三组关键词——专业体系、国家治理、国际联动,一醒、一强、一崛起。“教育”学科体系建设逐步走出低谷,在超算平台的辅助下基于数字实现了重新定位。政府在教育治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成为教育生态博弈的核心力量。国际组织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加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崛起,不仅在于理念更新,更有实际的行动,首个全球化的超算平台定位就是教育,说的就是我——觅渡。

元宇宙时代,新的重点是“教育与自身”的关系,而“数字化”是理解新趋势的钥匙。教育和自身的关系,也可以归纳为三个关键词:存在、衡量、意义

数字让教育现象的存在更完整。教育现象无处不在,恰恰是因为无处不在,所以才难以琢磨。学校让教育现象分类聚集,逐渐清晰;测评,尤其是标准化考试让教学效能又清晰了一些。在元宇宙时代,全方位的数字表达才让教育现象完整呈现出来,不仅包括关系、内容、工具和成果,更包括期望和感受,其中直接来自大脑的数据,成为教育研究的新宠。学校也不再是硬边界,实现高品质的教育有更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元宇宙虚拟场景的数据更丰富,效果更直接。 深度数字化发展,让教育研究回归教育现象本身,发掘教育规律,创造教育机制,促进教育发展

人们衡量教育的方式非常多,从师门排序,到考试分数,再到学历证书,但到了元宇宙时代,这些方式已经不够用了。 深度数字化发展,大幅提升了人们衡量教育的分辨率,人是衡量教育的尺度,而数字只是人的工具

曾几何时,教育的意义,已经退化到黄金屋、颜如玉、求功名、找工作这样的层级,学校里有很多师生,不知为何教,更不知为何学,得过且过。超算平台建立之后,完善的效能评估让低效甚至无效的教育无处遁形。完整的数据就像一面镜子,让教育看清了自身的意义。在微观层面,个人的成长期望与学习动机越来越清晰,学校的定位也实现了升级;在宏观层面,教育是展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教育的意义或许不仅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工具,更是人类文明本身的呈现

数字化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元宇宙时代,教育的数字化发展从初级到深度,从被动到主动,从跟随到引领,从普通网络到超算平台,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乃至终身教育,指向更远的未来 h0yzzDmPmiGWXa+AkNYc89CBdf+wfzSfKt0dNbSIk4rPHBOeBUfL3YV2oeJNvWI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