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在明确双循环指导方针的同时,特别强调了内循环绝不意味着重回闭关锁国。虽然中国社会舆论界存在一些基于情绪化的表述,较容易导致在政策施行中走极端,但在总体框架的把握上,要牢牢掌握好理性的判断,即需将内循环与外循环充分结合在一起,强调双循环框架的完整性。至于这一点从外生角度要求还是从内生角度要求,应该更多是基于我国现代化成长的内生要求,当然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稳增长、防风险中,从“六稳”到“六保”等短中期的特征更为明显,但需重视的是,短中期现实问题的解决一定要连接于长期努力的方向与路径,就长期而言则一定是要在内外互动、内外循环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过程中,继续争取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平崛起。而且,现在强调内循环为主体,更多是倾向于积极考虑面对风险,把握好中国自己手里的主动权。这个内循环为主的分量可以相机调适,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上是必要的战略考虑。结合国内现在仍然可观的发展潜力、韧性、回旋余地,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还要对接国际化和信息化,这就在客观上促成了我们的成长性和后劲。从20世纪90年代初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后,到2000年前后加入WTO,中国市场经济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融入全球的市场经济大舞台。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之后,我们现在需要审时度势,要考虑更多依靠已有雄厚实力的国内统一市场来抵御外部巨大的不确定性。从整体看,外循环在历史演化过程中似乎存在一个由升到减的变化,很多的原始积累和一开始的蓄势过程都要更多依靠引进外资,带动整个中国的发展局面。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内循环的市场潜力可以更多转变为现实的支撑力量,如此,外循环的分量由升到减是必然的。
这种内循环与外循环此消彼长的态势是我们作出注重内循环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外循环的分量降低并不意味着可以否定外循环的重要性。中国的发展实践证明,外循环与内循环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本质上讲,“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轨道上,以自身的更深层次的改革,匹配更高水平、更好的对外开放,从而形成内循环和外循环的相互促进。同时,我们仍需十分看重对外开放对于国内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的催化与倒逼。这种相互促进是在世界市场广阔舞台上发生的一种积极效应,会带来品质提升和转型升级,改变过去从来料加工、“三来一补”为主的两头在外的经贸格局,在产业链的更新升级过程中开发中高端产品,既满足国内需要又能输出到国际上。这样的进步是值得努力追求的。
目前全球产业链的基本格局也要求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做好外循环。如果根据我研究的创新形成新供给的经济学来作论证,当今世界从整个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生产关系,以及由人们构成社会群体进而组成的国家关系角度来看,全球共享一个产业链的基本格局并没有变。美苏冷战结束以后,全球逐步形成了今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享一个产业链的格局。由共享一个产业链所升华出的“共享经济”新机制等,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生产力层面支撑着社会关系的演进。这正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配套条件。因而,面对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一些情绪化、极端化的观点,强调双循环是个完整政策框架非常重要,其完整表述一定是“内外循环相互促进”,而不是只讲一边。要把内循环和外循环合在一起看,强调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同时,仍要长期坚持外循环,内循环为主体不意味着“封闭”。我们绝不放弃继续在外循环这方面争取一切的可能性。要在开拓创新中形成新发展格局,就需要更为优化的双循环,即通过内外互动、内外循环的相互促进,不断开拓发展国内、国际互动的新局面,追求更高质量的、以结构优化和应变能力提升实现的中国升级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