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学理逻辑而言,新发展阶段“内循环为主体”的相机抉择体现了更好地防风险、稳增长、追求升级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思维。想要“做好自己的事情”,需考量当下发展中如何应对不确定性,把管控风险、稳中求进的主动权更好地把握在自己手中。基于相对有把握去调控的一些内部因素,我国经济发展的首选是利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运行,加上内外循环二者间的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升级版的新发展格局。结合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与其内在的学理逻辑,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知“内循环为主体”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中国“三步走”的现代化实现蓝图,恰逢20世纪四五十年代肇始于“半导体”而在出现数字经济大潮后于20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这也给其后终于出现“经济起飞”的中国带来了新经济风起云涌的战略机遇期。在改革开放后的“追赶—赶超”过程中,我国现已成为上中等收入经济体中的一员。在此过程中,2010年后我国国内经济发展告别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模式,开始进入以适当降速换来更高质量的中高速发展阶段,亟须深化认识、适应和引领自2011年以来经济下行中的“新常态”,以便在按时完成“全面小康”建设目标后有充沛的新动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于外部国际形势而言,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期而至,我国面对的国际形势趋向严峻,高端芯片等相关的核心技术已对国内的创新发展形成“卡脖子”式掣肘,实有对带头企业(如华为)的打压性质。同时,就国内环境而言,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新”早已明朗,但“常”还没有实现,近几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速在一路下行。依托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战略性方针的现代化实现路径,当前发展面临的关键任务是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使社会动力体系完成转型升级,以支撑我国中高速发展状态中可持续的超常规发展。现在由“新”入“常”的“L型”转换目标还未实现,需以“内循环为主体”的结构安排构建新发展格局,来形成强劲的长久支撑,争取在比6%增速再稍低些的重心上,完成“L型”转换,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稳中求进”更多依靠已凸显的国内市场的可行性。如表3-4和表3-5所示,根据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对于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GDP增长的拉动可看出,国内市场的消费作用在波动上升,而面临不确定的外部国际环境,出口的拉动作用已遇挑战性问题,2016年和2018年净出口出现较大负值。对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源结构性安排,有必要在充分考量国内国际环境后,作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必要调整,这是更好地把握防风险、稳增长、追求升级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思维的现实选择。
表3-4 消费、资本形成与净出口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9》。
表3-5 三大需求对GDP拉动增长百分点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9》。
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可行性也体现在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等“硬实力”方面。作为国民发展基础支撑的实体制造业,在近年发展中保持较好态势,同时,对于起乘数效应的科技创新创业“第一生产力”方面,国内对于科技研发的关注度与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升。我国制造业的主体产能位于各类城镇建成区,在2020年突遇疫情大考之后,仍保持逆势上升。2020年12月PMI指数显示为59.1%,已连续10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在复工复产中恢复良好。市场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1%,连续6个月位于高位景气区间,表明多数服务业企业对市场稳定恢复持续看好(见图3-3)。当然,面临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冲关期,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如何把握好机遇,上升为更高质量的“制造业强国”,是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面临经济发展引领新常态的阶段转换挑战与考验,应把握好“守正出奇”“守正创新”的思路乘势发展,力求在五到十年间完成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升级,由主要处于全球供应链、价值链“微笑曲线”中端的“中国制造”,向曲线左右两端的“中国智造”与“中国创造”高位上升。
图3-3 制造业PMI及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
在科技创新领域,伴随国家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长足发展,对于科技与研发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人心,国家政策积极鼓励发展科技创新,力求充分打开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这一强劲动力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所要求的“新旧动能转换”。政府与社会主体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在不断提高,截至2019年,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达9 50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比重已增长至3.97%,国内社会整体的研究经费支出达2.21万亿元,研发经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已由2008年的1.54%上升至2.23%,并保持持续上涨态势(如表3-6所示)。
形成科技行业增长动力的固定资产投资,相比于2018年、2019年社会整体固定资产投资率的5.9%与5.4%,科学研究与高新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增长率在此两年间分别为13.6%与17.9%的高水平,即在社会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呈下行趋势的同时,科技服务业却逆势上涨(如图3-4)。总体而言,这是符合在追求高质量发展中亟须更为重视科技与研发创新的引擎作用,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的。
表3-6 科技与研发支出增长 单位:万亿元
资料来源:2009—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3-4 科学研究与高新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注:2018年与2019年未公布行业具体数据,仅公布社会整体总额。
资料来源:2006—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