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关于收入分配的国际视角

作者提示

本章从理论和国际经验的角度考察收入分配。在这一章里,作者首先简要评述几位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和思想家马克思、凯恩斯、刘易斯和库兹涅茨有关收入分配的理论,及这些理论在实践中所经受的检验;然后以美国为例考察发达国家收入分配的制度转型过程,对美国、西欧和北欧等几种收入分配模式的异同做了简要比较,讨论了公平和效率这两大原则之间既有冲突、又有互补的关系;接下来对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国家和跨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的东亚国家及地区的收入分配状况和经济增长历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其历史经验教训。在理论评述部分中,原文对凯恩斯理论的评价有欠准确的地方,这次作者用增添脚注的形式对此进行了纠正。

在本章的最后一节,作者对中国需要一个怎样的收入分配模式,提出了若干原则性看法。作者相信,这些基本原则今天仍然是站得住的。简述如下:

我们需要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而不能回到平均主义和低效率的计划经济体制;

我们需要既鼓励市场自由竞争,承认收入差距,又以再分配和社会保障来保护每个公民基本生存权利和基本生活条件,把收入差距限制在合理范围内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而不是“适者生存、赢者通吃”的原始资本主义制度;

我们需要有制度保障的市场公平竞争,而不是少数人权钱勾结、侵害社会公众利益的权贵资本主义;

我们需要一套覆盖全民、对每个人提供基本服务和保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但也要避免超过经济承受能力和养懒汉的过高福利。

我们的经济发展,根本目的是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和进步,必须通过改革形成一套制度来保证国家权力始终为此根本目的服务。

作者于2021年10月 7eLDFsSVshRnGVp64IDYrKtgvVZtlSOzQrjoikAvyjOWj6JX5pfDdTBHuy48UDu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