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在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了“七个搬出”,即“搬出渴望、搬出文化、搬出产业、搬出倍增、搬出尊严、搬出动力、搬出秩序”,试图从“搬心、搬神、搬产、搬家”四个方面对移民进行安置,着力解决“难搬出、难稳住、难发展、难融入”的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坚持做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黔西南州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深入实施“七个搬出”,坚持以搬迁群众为中心,围绕搬迁群众的生活生产和持续发展,通过与搬迁群众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大力实施乡村发展倍增计划,激发群众的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和积极性,支持群众自主选择发展方式,切实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扎实推动了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进程。
通过与民协商、实地参观和示范引领的手段,激发易地搬迁群众的搬出渴望。首先,黔西南州成立帮扶工作组、“五人小组”,与帮扶领导、帮扶单位一道,同搬迁群众商议,带着真情实感与人民群众反复共商,引导民众认清自己的现实处境:只有挪出穷窝,才能彻底摆脱贫困。把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想法、措施跟群众讲透彻,倾听他们的意愿,让搬迁群众从内心上认识到易地扶贫搬迁是彻底解决代际贫困的最好办法,激发他们渴望搬迁、渴望脱贫、渴望发展的意愿。其次,迁出地乡镇集体组织贫困户到搬迁后的安置点参观,了解居住空间和环境,让贫困户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移民社区与眼下“穷窝”的差距,让搬迁群众搬得放心。最后,通过塑造典型搬迁案例,形成示范引领作用,鼓励群众自发搬迁。第一批移民搬迁以后,一些搬迁群众会自发到已经搬迁的亲戚朋友家里看,或打电话咨询。老乡的口头传述起到了示范带动的作用,引导了心理上还在犹豫的群众,让他们自愿搬、自觉搬。以这种老百姓看得到的搬迁典型来推动政策实施,让人们搬得踏实。
地处望谟县麻山腹地的麻山镇,自古以来就是“贫穷”的注脚。自然条件恶劣,水贵如油,满山遍野的大石头,被定义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2016年4月,黔西南州委作出了整乡搬迁的重大决定,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便成立了由百名干部组成的动员大军。在搬迁群众中,苗族占比65%,动员队伍在工作中常常遇到老百姓听不懂汉语的问题,沟通起来难度大。为了让每一位搬迁户弄懂搬迁好处,从内心想搬出大山,动员队伍经常需要工作到深夜一两点钟。麻山镇76岁的尤崇举老人看完兴义市义龙试验区安置示范点后动情地说:“我早就想搬离开麻山了,只是没有机会,这次国家这样照顾我们,我家决定搬出麻山了。”让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渴望搬出大山,真正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搬出群众所急,搬出群众所愿,让群众越看越想搬,越琢磨越觉得尽快搬出才能尽早脱贫 。
整理搬出地的文化资源,将民族文化建设作为安置点建设的重点内容,搬出贫困山区传统文化。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搬出文化工作方案》提到,不能让悠久的文化根脉中断,不能让这些宝贵民族技艺和艺术流散。首先,黔西南州通过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组织“五人小组”成员共9000余人,深入全州各地逐村逐户开展文化资源普查统计,分类归纳梳理出13大类139小项非物质文化资源及4大类109小项物质文化资源,把搬迁群众的文化传承、民族工艺、内心愿望等基本情况调查清楚,用大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组建专门队伍,挖掘整理和编写搬出地的村志、村史,确保搬迁过程中历史文脉不断,为搬出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其次,传统文化资源跟随搬迁进城,令搬迁群众生活文化保持连续性,为新家营造“故土感”,抚慰乡愁,促进融入新环境。安置点在规划建设时,结合特色民族文化,规划建设乡愁馆、民族文化展区、特色商品区、生态旅游区、公共会客厅等,把大山里的原生态文化遗存厚植到安置区,让搬迁群众的精神文化基因在安置区有归属。例如:义龙新区马别安置点修建了“麻山海孟坝”文化广场、“麻山乡村记忆馆”,小区楼房用麻山地名命名。兴仁薏品田园安置点根据不同民族生活习俗,将安置点划分为布依族板块、苗族板块、彝族板块等来规划建设,充分展示浓厚的民族文化元素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最后,政府搭建平台,把大山里的传统文化、民间绝技分门别类移植、嫁接、渗透到各安置点,让原本封存在大山的文化形成集聚、形成规模,变成文化商品,充分激活搬迁群众的内生动力。
这些做法不仅给搬迁户留下过去生活的记忆,还让搬迁户感受到了今昔生活的巨大变化。因此,搬出文化不是简单地将文化从一个地方复制到另一个地方,而是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和对客观规律的遵循,是整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要突破口。
通过搬出产业解决迁出人口的就业创业问题。产业是移民增收的基础,依靠产业发展才可实现可持续脱贫。一是发展文化产业,把依存在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文化挖掘为产业,抓住产业发展的魂脉,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深度挖掘、提炼、整理文化遗存、民族特色、传统技艺,开发出多元产业,让文化资源变成文化产业、文化商品,衍生可延伸、可传递、可集成的产业链条,形成最好的扶贫产业,推动产业扶贫。例如:册亨县在纳福安置区打造“中华布依锦绣坊”,培育布依服饰、手工饰品等制作能手,将色泽古朴、花纹典雅婉约的布依族土布制作成各种款式的绣品绣件、布依服饰、家居饰品、床上用品等系列产品,延伸了布依服饰产业链条,解决了1000余名妇女就业,辐射带动2000人实现增收 。二是发展特色产业,结合地区特色发展特色经济,把兴仁薏、安龙菌、晴隆羊、册亨油、贞丰糯、普安茶、望谟栗等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产业全面推向市场,实现规模发展;利用兴义万峰林、万峰湖、贞丰双乳峰、晴隆二十四道拐和马岭河峡谷等丰富独特的山地旅游资源,发挥旅游对扶贫的带动作用,让更多贫困人口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
通过对搬迁人口进行政策补贴和就业培训,使搬迁人口站稳脚跟,幸福感倍增。以兴义市为例,为了鼓励搬迁对象搬往城镇安置点,兴义市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贫困群体向城镇集中:①购房补助和优惠方面: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每人补贴2万元,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补贴1.2万元。购房安置人均在20平方米以内,价格为1500元/平方米;2016年11月30日入住的,购房价格在1450元/平方米。②住房优惠方面:购买安置性住房所需缴纳的房屋维修基金,契税,水、电、闭路电视户头费,由兴义市人民政府承担。由市人民政府统一购置住房安置的,免除第一年物管费用,第二、第三年物管费用减半,减免部分由兴义市人民政府承担。且住房已简单装修(瓷粉墙、水泥地板、通水电、可如厕),具备基本的入住条件。③就业方面:对有再就业的家庭,提供每户不少于1人的就业培训和至少1人/户的就业岗位,并享受相关的就业创业等优惠条件。④其他政策优惠:迁入兴义市户口的易地扶贫搬迁户,符合条件的,同等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符合政策规定的,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乡村五保(城孤老)等供养;坚持教育“两为主”“两纳入”(即以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纳入兴义市教育发展规划、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不让一名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因搬迁失学;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5年的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生活用水第一阶梯水价优惠政策,整村整组搬迁中的非贫困户享受2年的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生活用水第一阶梯水价优惠政策;5年内不收取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费用,2年内不收取整村整组搬迁中的非贫困户的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置费 。
总的来说,黔西南州着力为搬迁群众实现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收入等多个方面的倍增,将过去“群众看、干部干”转变为“群众干、干部帮”,使困难群众实现收入倍增和幸福指数倍增。
2018年9月,家住黔西南州兴义市洒金安置点的易地扶贫搬迁户邓伟的父亲在晴隆县长流乡老家干农活时不慎摔倒昏迷,被送到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救治。邓伟的父亲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一个多月,还是没能抢救回来。邓伟的父亲住院期间一共花了28万多元,即使报销后也需要自己掏5万元左右,这对于原本就很困难的邓伟一家来说是很大一笔钱。在这关键的时候,政府给易地扶贫搬迁户购买的安居险令邓伟获得5.5万元的保险理赔。邓伟在处理好父亲的后事后,基本没有欠债。如果没有安居险,刚刚搬迁出贫困山区的邓伟一家很有可能再次陷入贫困。
除安居险外,为了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黔西南州为16~60周岁的男性、16~55周岁的女性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购买了30元/人的就业险。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黔西南州创新实施就业险、安居险两个保险险种,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上“双保险” 。这一举措进一步促进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就业方式和行为习惯,为他们提供了安居乐业的双重保障。政府的关怀扶持让老百姓“搬出倍增”,切实感到了获得感与幸福感。
通过搬迁使贫困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搬出尊严,实现精神脱贫。从内在看,要改变贫困人口的心理贫困。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的群体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过去扶贫过程中经常可见“等靠要”的现象。在易地扶贫搬迁中,要让群众去掉“投奔”别人的心理,认识到自己不是去依赖什么,而是要在新环境中堂堂正正地寻找自己的发展机会,树立有志者的自尊。具体通过就业、创业等途径,把自己的民族文化手艺转化为增收致富的手段,使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精神面貌也将从内而外改变。从外在看,要给予贫困人口“体面生活”。搬迁群众从环境比较恶劣、交通不便、不适宜居住的山区搬到了交通条件好、出行方便、环境舒适的新社区,就医、就学、就业、日常生活都更加便捷,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让搬迁群众享受到了城市的现代生活。
为帮助搬迁民众更快融入新的社会环境、公共服务,黔西南州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探索实施了“新市民”计划,从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教育、就业创业、卫生健康、资源权益、兜底保障等13个方面推出配套措施。搬迁社区还通过开展订单式就业培训、园区产业园务工、引导扶持创业带动、东西部协作劳务输出等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同时,对16~60周岁的“新市民”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机会。这项计划旨在让搬迁群众意识到他们不是外来人员,而是“新市民”,是城市的主人。
对于易地搬迁的群众来说,新居住地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成了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颁发新市民居住证就是给了搬迁群众在新家园的一张合法身份证明,首先打消了搬迁群众从农村到城市的心理顾虑。新市民居住证制度提供的一系列等同于户籍人口的公共服务,解决了新市民融入新城市、过上新生活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让同为城市建设参与者的新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为背井离乡的新市民们营造了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 。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真正发挥脱贫对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其谋发展、盼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黔西南州在教育、创业、就业、就医保障等方面认真谋划、科学统筹,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实现搬迁群众的创业、就业的发展愿望。
在黔西南州安龙县栖凤街道办事处城西安置点,有一家特殊的物业公司。2016年11月,贵韵物业管理责任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注册资金50万元,具有国家物业管理三级资质,李贞华任董事长。
这家物业公司的股东和工作人员全部是易地扶贫搬迁户,至今还在不断吸纳新的搬迁户入股、入职。据了解,该公司创立的起因是,随着大量搬迁户入住安置小区,移民服务愈加吃紧,工作难免有些疏漏,李贞华看到后便决心发挥自己的特长,成立物业公司,为乡亲们服务,也为基层政府分忧 。从一名普通搬迁户到物业公司的董事长,李贞华实现了自身生计模式的转变,也带领更多的搬迁户搬出了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安置小区在易地搬迁过程中规范村民行为,确保管理到位。黔西南州各安置点通过商议,集中大家意见,制定村规民约,实行群众自我管理为主、政府协调为辅的新机制,规范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行为,确保小区管理服务有序、生产发展有序、生活文明有序。例如:兴仁县“在水一方”安置点,自觉遵守“十要十不要”村规民约,共同维护小区形象,小区内未出现任何打架斗殴、聚众酗酒赌博现象,小区生产生活文明有序。各安置小区采取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处理小区搬迁群众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小区管理到位。
在黔西南州兴义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洒金街道栗坪新市民居住区警务室里,一块超清显示屏十分吸引眼球,实时显示了进入社区的人员,同时还记录了住户信息、风险预警、安全布控、民生服务等信息。大数据智能安防平台运用主街道雪亮工程摄像头、社区出入口人脸抓拍、图码联侦图像数据采集、地网定位、隐网采集等科技手段,在社区外围、重点场所、单元楼口、楼栋外侧分别建立智能防控圈,无感知采集数据,精准化比对分析,及时发现并消除新市民居住区存在的安全隐患。这一平台重要功能之一就在于社区管理。当独居老人几天未出门时,平台会发出红色预警,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上门了解情况,有效预防老人的意外风险 。大数据植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寻常百姓家,使社区变为智慧社区,不仅促进搬迁民众在新家园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还构建了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