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指的是中国和国外地区之间海上贸易的交通要道。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将大量丝绸运输到中亚、西亚、非洲、欧洲等国家,同时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这些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国。所以,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横贯东西的陆上交通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开始对其进行延伸,将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要道称作海上丝绸之路,而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并不亚于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成功开通之后,中国一些地区知名的产品都开始通过这条海上交通要道销往世界各国,例如著名的丝织品、茶叶和陶瓷工艺品。西方很多产品也开始进入中国,例如香药、皮草等。正是因为这样的产品交流和销售,国内外一些学者也将这条交通要道称作“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同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起点在中国,为南海航线,向西航行。其次为向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相连接的东海航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次线。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和航线起源,《汉书·地理志》中有明确的记载。该书中记载,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使者以及商人进行出海贸易。整条航程自日南(今越南中部)或徐闻(今属广东)、合浦(今属广西)起,顺中南半岛东岸南行,历经五个月抵达湄公河三角洲的都元(今越南南部的迪石)。复沿中南半岛的西岸北行,历经四个月航抵湄南河口的邑卢(今泰国之佛统)。自此南下,沿马来半岛东岸航行,历经二十余日驶抵湛离(今泰国之巴蜀),在此登岸,横越地峡,步行十余日,抵达夫首都卢(今缅甸之丹那沙林)。再登船向西航行于印度洋,历经两个多月到达黄支国(今印度东南海岸之康契普腊姆)。回国时,由黄支南下至已不程国(今斯里兰卡),然后向东直航,历经八个月驶抵马六甲海峡,泊于皮宗(今新加坡西面之皮散岛)。最后再航行两个多月,由皮宗驶达日南郡的象林县境(治所在今越南维川县南的茶荞)。

实际上,将这条商道称作丝绸之路只是一个形象的称呼,这条商道所通商的商品并不仅仅只有丝绸,只是说相对于国外地区来讲,当时中国盛产的丝绸手工艺品非常特殊,再加上产品销量较大,对于国外地区来讲属于稀缺产品,故而称其为丝绸之路更为形象和贴切。当时的世界各国中,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以及生产丝绸制品的国家。通过近些年来我国考古界的考古发现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早在商、周、战国时期,已经具备相对高水平的丝绸生产技术。当时中国的丝绸生产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居于第一位。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大量的丝织品销往海外,而丝织品也成为古代中国为世界人民与文化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娴熟的生产技术、高质量的丝织品影响深远,丝织品的畅销海外体现的不仅仅是丝绸之路的成功,同时也突显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世界文明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发展经历了上千年,对这条商道的研究没有停止过。国内外很多研究者也给这条商道取了很多不同的名字,例如“宝石之路”“玉之路”“佛教之路”等。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样的称呼只能概括丝绸之路的局部,而并不能像“丝绸之路”这样完整、形象和贴切。

现在我们所说的丝绸之路,其路线的基本形成要追溯到两汉时期,即张骞、班超所处的两汉时期。丝绸之路东端起点为西汉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或是东汉首都洛阳,沿途经过陇西地区或固原,西行到达金城(今兰州),之后沿着河西走廊途经四个主要地区,即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四郡过后西出阳关或玉门关,穿越白龙堆至罗布泊区域的楼兰。当时的汉代西边疆域分为南北两条道,罗布泊区域的楼兰就位于四边疆域南北两条道的分岔处。北边路线西行经过渠犁(今库尔勒)、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至疏勒(今喀什),南边路线从鄯善(今若羌)开始,途经且末、精绝(今民丰尼雅遗址)、于阗(今和田)、皮山、莎车至疏勒。从疏勒西行,越葱岭(今帕米尔)至大宛(今费尔干纳)。同时,从这条路线西行还可以到达大夏(今阿富汗)、粟特(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安息(今伊朗),最远可以到达大秦(当时的罗马帝国懂不地区)的犁靬(又作黎轩,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而另一条通道则是从皮山开始向西南方向,途经悬渡(今巴基斯坦达丽尔)、罽宾(今阿富汗喀布尔)、乌弋山离(今锡斯坦),西南行至条支(在今波斯湾头)。从罽宾向南行,至印度河口(今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转海路也可以到达波斯和罗马等地。这是自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形成的丝绸之路的基本路线。从狭义的角度来讲,丝绸之路指的就是上面所说的这条商道。

丝绸之路后来的发展过程也是几经曲折,外界环境的变化都对这条道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政权动荡、区域地理环境变化、宗教形势演变等。因此,在原有丝绸之路的路线基础上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道路,原有的道路不论是走向还是路线都有所变化,甚至有的道路逐渐被废弃,例如罗布泊区域的白龙堆区域就是独特的雅丹地貌,途经这一片区域的商人很容易迷失方向。东汉初年,北匈奴打败蒙古高原部落,迫使这些部落开始西迁,而此时东汉王朝牢固地占领了伊吾(今哈密)。为了便于与伊吾地区联系,东汉政权开通了一条以敦煌地区为起点、北上连接伊吾的通道,被称作“北新道”。而这条“北新道”后来从伊吾经过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焉耆到龟兹,与原有的丝绸之路北道会合。改朝换代一直是中国古代王朝变迁的主旋律,东汉之后到南北朝时期,整个中国处于南北对峙局面,并且北方地区与东西部之间也呈现出一种时分时合的局面。在这种历史环境背景下,内陆地区与西域的交流并没有之前频繁,但是南朝宋、齐、梁、陈四朝与西域的交流并没有停止,基本上都是通过长江向上到达益州(今成都),再北上龙涸(今松潘),经青海湖畔的吐谷浑都城,西经柴达木盆地到敦煌,与丝路主干道汇合;或向西越过阿尔金山口,进入西域鄯善地区,最后与丝绸之路汇合。而这条存在于南朝的道路被称作“河南道”或“吐谷浑道”,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青海道”。还有从中原北方或河西走廊向北到蒙古高原,再西行至天山北麓,越伊犁河至碎叶(今托克马克附近),进入中亚地区。这条道路后来也被称作“北新道”,在蒙古汗国和元朝时期最为兴盛。

实际上,除了之前讲到的陆上丝绸之路,从汉代开始,中国就已经开通了通往印度的海上航道。这条海上航道从广东出发,最终达到印度。后来到了宋朝,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从北方转向南方,南方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了较大的进步,从这些地区出发的海上航线也变得越来越发达、越来越长,从南洋地区到阿拉伯海区域,甚至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这条海上的贸易往来航线就被称作“海上丝绸之路”。

综上所述,狭义的丝绸之路指的是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由张骞出使西域所开辟的一条道路,这条商道是从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最终到达中亚、西亚,并且连接了地中海等国的陆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作“西北丝绸之路”,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广义的丝绸之路指的是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亚欧大陆内陆腹地,延伸到东非、北非等地区的线路总称,包括南北朝时期形成、明末兴盛的海上丝绸之路,元朝末期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陆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

尽管丝绸之路是这条商道沿线各个国家共同推动经贸发展的最终产物,但是,后人普遍认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中国通往西方的大通道,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且揭开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文明交流的神秘面纱。而之后丝绸之路就被看作“国道”,不同国家的使者、商人先后通过这条“国道”来往中原地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最为有名的是班超再次通西域和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他们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漫长的东西商道将当时的中国中原、西域、阿拉伯、波斯湾沿线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之后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发展,丝绸之路甚至延伸到了地中海沿岸。而广义上的丝绸之路,向东也延伸到了韩国、日本,陆上范围更是延伸到了荷兰、法国,而且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还可以到达埃及、意大利等国家,真正成为联系亚欧非大陆各个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作为中国古代海上航运的主要动脉所在,海上丝绸之路同样重要。实际上,从汉朝开始,中国就已经与马来半岛有过接触。后来到了唐朝,中国与马来半岛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双方往来途径最方便的航海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中西贸易交往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到了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以南海为中心,起点在广州,所以,这一时期又被称作“南海丝绸之路”。

实际上,隋唐时期的广州是当时中国第一大港,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是著名的港口城市,海上丝绸之路必然要经过广州。从广州出发,经过南海、印度洋,最终到达中东波斯湾各国,这也是当时世界范围内最长的一条远洋航线。在隋唐之前,海上丝绸之路一直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补充。然而在隋唐时期,尤其是隋唐朝代更替时期,边境地区的西域战火连连,陆上丝绸之路在战争的影响下被迫中断,这一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就承担了主要的国际贸易业务。后来到了唐朝,我国造船业发展迅速,航海技术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与此同时,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以及非洲大陆等国的航线也相继开通,并且在很多地区都得到了延伸。海上丝绸之路在这一时期正式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当时我国对外贸易交往的主要交通航线。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朝时期,我国东南沿海出现了一条“广州通海夷道”,可以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北部、红海沿岸、东非、北非以及波斯湾等国家,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一条通道。唐朝时期,这条通道运输的贸易产品主要有四种,分别是丝绸、瓷器、茶叶、铜铁器,而从国外运回的产品主要是花草、香料等产品,并且这些产品当时也只是供奉朝廷所用,被视为奇珍异宝。这样的贸易通商状态一直延续到后来的宋元时期,到了明朝初期,一场声势浩大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开始了。

明朝初年,明成祖时期,时任明朝三宝太监的郑和受明成祖指派,从南京出发,开始了声势浩大的下西洋活动。郑和下西洋也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航行,一共派遣240多艘船,近3万名船员,在1405—1433年一共经历了七次航行。这是中国古代航海史海上航行时间最久的一次探险活动,比欧洲国家的大规模航海时间早了近半个世纪。

郑和下西洋曾经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蜡、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经到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而当时郑和所走的航线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线路。郑和下西洋极大地加强了当时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使中华文明得到广泛传播,甚至影响了很多海外国家的文化,强化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影响世界的盛举。郑和下西洋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明太祖时期以来的禁海政策,极大地拓宽了明朝的海外贸易。靖难之变后,燕王朱棣夺得明帝之位,他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大肆奖赏有功之臣,著名的《永乐大典》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同时,朱棣还倡导发展海外贸易、造大船,并命令郑和下西洋,遣兵攻打越南,又营建北京宫殿,用南方五省赋税,历时14年营建武当山道观,所花费以万万计,致使国库空虚,馈饷空乏。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明成祖推动下西洋探险活动,扩大海外贸易。根据学者估计,下西洋贸易开放政策为明朝政府带来的利益,至少合黄金二三十万两、白银千万两,是宋元市舶司收入的十几倍。另外,得到明皇室许可的藩属国可以与3个通商口岸(如泉州、宁波)通商,向明朝国内输入西洋货品,如芦荟、金镶戒指。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声势最大的一场海外探险活动,然而自此之后,明清两代中国海禁政策越来越严格,航海业的发展也逐渐地步入衰落时期,因此这条曾经为中西方文明发展、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渐地走向衰落。 XUutGJvAUFB9IptDB/JkonqNgJ3/1w/X22fq0z+2sqyGYiu/NwMQ+GxS+pn75VN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