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 引言

2016年3月26日10点35分,随着一声响亮而又悠长的汽笛声响过,中欧专列“长安号”顺利抵达西安港,随之而起的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是“长安号”的首次载货返程,在4800公里的“丝绸之路”上,满载着2000吨哈萨克斯坦优质油脂的“长安号”经过7天6夜的奔驰,将绿色无污染的油脂油料带回了西安。 人群中的爱菊集团董事长贾合义尤为激动,从萌生进口哈萨克斯坦粮油的想法到优质油脂搭乘“长安号”首次载货返程,历经了整整10个月。

2015年5月21日,贾合义参加了在阿拉木图召开的第十三届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览会。正是在阿拉木图的那次出差途中,他看到了突破爱菊集团发展瓶颈的机会。贾合义发现,哈萨克斯坦农业种植生产加工水平虽相对原始落后,但这恰恰保障了其油脂油料绿色、无污染、非转基因的好品质,而这正符合爱菊集团追求高品质原料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当前国人健康消费的理念。他觉得:“这么好的粮油,应该让国内人民也品尝到。”但是国际贸易并不是简单的付钱提货,不仅涉及海关、检验检疫,还由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铁路轨距不同,涉及转轨换装等复杂事项的沟通。爱菊可谓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经过积极与政府、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铁路部门、运输公司沟通合作,推进了第一列专列的返程。

事实上,爱菊作为一家地方民营粮油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并非天然占有政策及资源优势。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陕西省各级政府、社会群体组织了多次去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考察团,爱菊并不是第一家考察哈萨克斯坦的企业,也并不是唯一一家独具慧眼看到哈萨克斯坦优质粮油原料的企业,但是,爱菊是最快速做出决策、最积极主动探索并解决问题的企业。比如建在哈萨克斯坦的年加工30万吨油脂的油脂厂,从2016年5月31日正式开建到2016年12月6日投产运行,仅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其速度为同行所震惊。爱菊“走出去”战略的快速实施,除了得益于爱菊核心管理层富有远见的战略眼光外,关键还在于爱菊股权改革带来的高效决策机制。 PycVL+VcK1CU+BznwEwhC75NX57huDP3lkJ7qlmP2zj8DiQmBr4lU+GMo2KPFhN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