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粮油市场全面放开走向市场经济,多元化粮食流通主体逐步形成,民营粮油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仅西安市,粮食生产企业就有400家,竞争程度可见一斑。传统的国有粮食企业按指令性计划以保护价收购粮食,享有国家政策性补贴,业务以销售供应为主。置身市场后,则要同私商粮贩一样随行就市地从粮农手中收购粮食,并且不再享有补贴,同时还要考虑如何以合适的价格从粮农手中获取粮食,再快速地获得营收。
挑战是空前的。当时的面粉厂里,处处人心惶惶,人人忐忑不安。行政办公楼里,刘冬萌陷入了沉思:“如果保证高质粮源,没有补贴、消费者被分流,我们如何生存?如果放弃高质粮源,低价竞争、勉强维持盈亏平衡,我们如何发展?谈何竞争?”价格波动、消费行为不明、资金来源未知、企业竞争意识薄弱,这些问题相互联系、个个无解,重重地压在了刘冬萌的心头。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刘冬萌从思绪中抽离,清了清嗓子喊“进来”。推开门的是厂里资深的销售业务员丘民,平日里热情可亲、为人直爽,业务能力也是一等一,大家都亲切地喊他老丘。“怎么了老丘,找我有事儿?坐下来说,我给你倒杯茶。”说着刘冬萌便起身去倒茶。老丘面露难色整个人直直地挡了过来:“刘总您坐,不倒了,我有话想跟您说。”
老丘思忖良久,终于开口:“刘总,您对咱们厂的生产供应要求,我们都是知道的,质量第一。可您也知道,现在外头的市场行情,那私商粮贩子一个比一个鬼,也不知从哪里学来的花花样子,把自个儿的产品吹到了天上,价格还平实,那老百姓经不起忽悠都去买洋气。可咱们干这行多年,哪有那么多利润让他这么搞啊,这中间一定有掏头。”说到这儿,老丘顿了顿,又下定决心似的接着说:“刘总,其实他们都是往赖面粉里头加东西的,省下的成本就做了包装还能余出来,买面的人压根儿看不出来,迎着他们造出来的势头还以为得了好东西。你看,我手头以前有很多大的采购客户,现在都被抢走了,说市场上的东西比咱的好,还比咱便宜。噢,不光是我,我们供销部的其他人也一样,说咱的定价太高了,手头上都没了单子。就这一年,咱们的销量从300多万袋一下降到了100多万袋,亏损了200多万元……这面粉卖不出去,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厂里人都说,厂子八成要倒了。”说到动情处,老丘头越来越低,像泄了气的皮球,完全没了往日的劲头。
“那依你看,这问题怎么解决?”刘冬萌起身扶他坐下,转头去倒水。
“依我看啊……”老丘接了水像是早有准备:“刘总,我打听过,外头市场上一是降低了粮源标准,好的粮价格高,稍微次一点的磨成粉也看不出来好赖。二是他们加了据说是国外最新研发的食品添加剂,面粉看起来又白又香,做面、蒸馒头还筋道。三是人家懂老百姓的心思,动不动编套故事,还很受用。您看,咱是不是也改一改?”
刘冬萌何尝不知道这市场的行情,他缓缓开口道:“老丘,大家的担心我都理解,但以次充好、启用并不清楚安全性的添加剂,哪个也不应该是国有企业的作为啊。再者说,市场已经开始跟风,大家都学一个样,咱们有啥让老百姓非买不可的理由呢?最为重要的是长期下去,万一吃出来什么问题,就像有个定时炸弹埋着,咱现在只是一时的销量下降,到时候出了问题可就是灭顶之灾了啊。”
送走老丘,刘冬萌脑海中一些模糊的思路开始清晰起来:首先,质量安全是粮油企业立身之根本,要坚持优质粮源不动摇;其次,企业生存问题迫在眉睫,必须快速瞄准对品质要求高但对价格不是很敏感的消费群体,抓住这些群体的心理,精准引导购买;最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饮食方面一定也会从吃饱向吃好发展,坚持高品质粮油,才有未来。
“无论多难,我们都不能忘记放心粮油是千万个家庭所需,做粮油就是做良心!我们要咬紧牙关、勒紧裤带,坚持质量第一,总有一天市民会争着买爱菊产品,我们一定会走出困境!”这个有着久远历史的老厂在生死关头选择了关注家庭市场,以质量求生存,以品质求发展,在全国率先提出做“放心粮油产品”的口号,各种艰难不言,终是坚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