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生死存亡阶段的选择:是否要放添加剂(1998—2003年)

2.1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艰难生存的爱菊

1997年,我国粮食行业全面放开,众多民营中小企业进入市场,激烈的竞争导致粮食行业整体经营极其困难 。一夜之间,西安及其周边的面粉厂和各类面粉小作坊达300多家。为了在西安市场上立足,各面粉厂家竞相加大降价幅度,有些甚至达到了50%,利润空间急剧压缩,25kg面粉的毛利由7~10元降至3~4元 。价格的恶性竞争,让一批面粉厂家在盈亏平衡点上艰难挣扎。到1998年,几乎90%的面粉厂家在市场上消失,传统的国有面粉企业更是不堪一击。经过市场的快速洗牌之后,幸存的一些企业开始在面粉中加入增白剂和增筋剂等各类添加剂(国家标准为增白剂最大使用量0.06g/kg ),以迎合消费者对面粉品相和口感的需求。这是一种既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又迎合市场的做法,极为有效地推进了面粉生产厂家低价格竞争策略的实施。

然而,此时的爱菊并未参加这场激烈的价格战,一直维持原有价格不变,他们认为靠自己的面粉品质和几十年来在西安老百姓心目中的信誉,也能闯出一片天地。但是,事实却是残酷的。1997—1999年,爱菊的销售额锐减60%,面粉销量从300万袋降到了100万袋 。贾合义痛定思痛,觉得企业必须要变,于是立即召开内部讨论会。讨论会上,有人提出也应该和同行一样降价,保持市场份额才是生存之道。也有人认为,应该在降价的同时在面粉中增加添加剂,这样降价才不致降利润。还有人认为,低价竞争不是长久之计,增加添加剂的做法更是舍本逐末,杀鸡取卵,唯一可行之计在于从老百姓的健康角度出发,彻底放弃添加剂,生产加工无添加剂的面粉,这样才能走出与其他企业的同质化竞争,真正摆脱价格战的压力。这种观点一经提出,立即遭到了大范围的反对:“目前我们的面粉品质已经是最好的,销路仍不尽如人意,再放弃添加剂,成本又高,企业还怎么活啊!”财务科科长大声反对,其他高管也纷纷认同。各方各执一词,难以达成共识,只能暂时作罢。

2.2 “小数点”事件给了爱菊当头一棒

直到2000年,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乌龙”事件,成为爱菊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当年央视“3·15”报道了一则关于《西安爱菊面粉增白剂超标十倍》的新闻,给了爱菊人当头一棒,备受西安市民认可的爱菊面粉,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经销商退货电话一时间打爆了售后热线,一位长者打来电话说:“我吃了一辈子爱菊面粉了,难怪我最近肚子一直不舒服,肯定是你们面粉闹的,你们要赔偿我!”这让视产品质量为生命的爱菊人一时间无法接受,深感困惑:我们一直是“陕西省优秀粮食企业”,严格控制品质,内控的增白剂添加比例一直比国家标准还低10%~30%,怎么会超标?

经过多方调查,原来是主管部门在上报材料时由于疏忽,把小数点位置标错了。真相大白,长期以来所受的压力和委屈都在那一刻爆发,所有的人都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就在那一刻,所有爱菊人才真正从心底里清晰地意识到:粮食企业只有把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有未来,一点点的失误和摇摆,都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很快,爱菊在内部达成取缔添加剂的共识和决定,成为陕西省粮食行业首家拒绝使用添加剂的企业,并联合全国65家粮食加工企业共同发出《关于禁止滥用面粉增白剂的呼吁书》,爱菊面粉从此彻底告别了添加剂。

2.3 爱菊社会责任行动的尝试和坚持

2.3.1 探索配方生产,引进配粉生产系统

拒绝使用添加剂后,爱菊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探索配方生产,围绕着配方生产,对从采购到生产的全部流程做了一系列的改进。

第一,建立优质的小麦生产基地。面粉品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原料,在取缔添加剂之后,爱菊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原料的品质控制,改变原有面粉生产由单一小麦品种与添加剂共同调节色度的生产配方。为保持原有面粉色度,必须通过不同品种小麦组合搭配的方式替代人工添加,通过色度、小麦蛋白含量的科学配比,保持面粉成色与品质。因此,为了收购不同品种小麦,爱菊将原有的陕西省内粮源地扩展到了全国,在河南、山东、河北以及湖南、湖北等地均建立了优质的小麦生产基地。

第二,探索面粉的生产配方。面粉生产的配方决定了面粉成品的色泽与质量的稳定程度。由于不同产地的小麦由不同的生产者种植,小麦成色、小麦蛋白含量不尽相同,要保持面粉质量的稳定性和亮度不变,就需要不同品种小麦的互相配比组合。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爱菊自行研发配方,根据不同小麦的蛋白质含量进行科学配比,用不同品种搭配和配比的组合方式提高面粉质量的稳定性与面粉成品的白度,以满足消费者对于面粉产品成色和品质的要求。

第三,引进配粉生产系统。爱菊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对企业粮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投资300多万元购置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通过研发团队的不断攻关克难,以小麦色选、5道皮磨、10道细磨、长粉路、轻碾磨以及配麦、配粉工艺、低温碾磨来确保面粉的品质,保留了小麦原有的色泽及浓郁的麦香味。用这种健康安全的配方生产出来的面粉与传统的添加增白剂的面粉相比色泽略逊一筹,但却保障了面粉质量的稳定,改进了原有的面粉生产工艺流程。

取缔添加剂带来的是巨大的成本。由于是首次探索研发,没有先进经验可以参照,爱菊从生产配方研制到设备选择采购,从寻找原料到生产线改造,都经过了大量的论证和试验,不断提高的研发成本也给爱菊的经营带来了难题。巨额的成本需要尽快从市场销量中得到抵消,如此一来销售策略的改变和销售渠道的搭建就变得尤为重要。

2.3.2 尝试自建粮站销售,从代销向直销转型

1998年以前,爱菊主要通过代销进行产品销售。对于爱菊来说,在自身销售能力不强的情况下无须跟市场建立过多联系,为企业避免了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但是,代销商销售的面粉品牌多样、质量良莠不齐,产品品质与销售利润相比,代销商更愿意选择后者,更倾向于销售进价低、利润高、周转快的低质面粉。由于价格偏高,爱菊集团的无添加面粉销售量直线下滑,给爱菊集团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压力。要想提升产品销量,收回巨额成本,爱菊就不得不寻求其他的销售渠道,于是,自建销售粮店就成了爱菊当时的必然选择。

经过研究,爱菊在西安市内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分别试点建立了四家直营粮站,三个月过去了,粮站销售不畅。不到半年,三家粮站便宣告关停。爱菊人在反复分析调研幸存的那一家粮站后,得出了经验:第一,这家粮店距离社区居民很近,销售半径很短;第二,这家粮店经常会有爱菊的销售团队开展直销宣传活动,周边老百姓对爱菊产品的认知度比较高。所以,直销粮店的建立没有错,错在不会运营、宣传不到位。总结经验教训后,爱菊开始大力在西安市内铺设直销粮店。

2.3.3 开展“放心粮油”进社区活动,转变老百姓消费理念

直销粮店的建立为爱菊积累了宝贵经验,爱菊决定将直销宣传活动作为一项常规的销售宣传方式。每逢周末,爱菊员工就全体出动,深入西安市内大大小小的社区,向消费者面对面宣传科学的食品营养知识、权威的面粉品质判别方法和健康的烹饪食用方式,使老百姓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和添加剂的危害,摒弃原有的对雪白面粉的固有认知,改变旧有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加深了对爱菊粮油产品的了解,提高了爱菊品牌的认知度,爱菊直销产品的销量自然节节攀升,直销粮店也在西安市内遍地开花。

从2000年试点的1家直销粮店,到2004年发展到300多家,爱菊的社区直销活动大大改变了老百姓的消费理念,增加了爱菊的品牌认知度,彻底告别了过去受制于代销商的销售模式。同时,自有渠道的建立也为爱菊产品品质的实时监控提供了便利。在这4年间,爱菊粮油的销量回升了50% ,之后的产品销量也逐年提升。 v8JSOs1RAwOtHPZBmacSlkpvF/6cAnCEDgH0OV9RA2XFoHU/DtVYA0cwunPdDYE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