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内容,旨在调整结构以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且仍是“十四五”规划的改革重点。金融业具有金融资源集聚、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进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是意义深远。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突破了原有的强调供给上的总量均衡理念,更加强调市场结构的动态均衡。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意味着我们充分认识到了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抓住了金融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低下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同样,金融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实体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更是与金融的支持分不开。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国内经济增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金融领域的活跃度也开始逐渐上升。资本套利行为因为可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财富而具有超强的吸引力,大量资金注入金融业。巨额资金沉淀在金融领域,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一是金融体系内部呈现资金“无效率”使用,或者是大量资金进行投资套利活动;二是造成资金链条拉长,融资成本提高,导致实体企业无法获得合理的贷款建设投资实体经济;三是有可能造成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错位”问题,资金分配比例不合理,如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等,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极易产生泡沫。

金融发展的本质就是为实体经济提供优质资源的配置,但却因为资本逐利的本性导致“资金空转”而背离了发展的初衷。例如,2015年的股市在经历过一次千股跌停后,许多金融投资被腰斩,大量资金流出我国,一些进行金融套利的机构和企业资金短缺,甚至是资产缩水,实体经济低迷不振,就是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的典型现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低下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对于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带来经济新活力的双创小微民营企业,强国立家之本的“三农”等资金支持的不足,将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掣肘。

二、金融供需结构不合理

从国家用“一只有形的手”来约束金融市场以对金融供给进行统筹调配,到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资源共存,我国的金融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银行中介支付体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尤其是金融供需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供给结构、金融需求结构和金融供需失衡三个方面。

首先是金融供给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导致资源配置结构的扭曲,而资源配置结构扭曲是造成金融供给效率低下的关键。间接融资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贷款期限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贷款期限结构错配。我国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从期限上主要分为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贷款期限结构不同。从理论上说,不同企业在贷款种类相同的情况下,也应该有不同的期限,但银行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方面的分析还不足,造成银行无法合理地分配自身拥有的资金,达到存款资金与企业贷款需求的完美配合,产生期限敞口,从而引起银行资金缺口增大,给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二是商业银行非理性偏好于中长期贷款。为了刺激需求而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就需要大量的中长期贷款进行支持。商业银行出于贷款能够带来利润的考虑偏好中长期贷款,因其能够使银行获利较多,并且中长期贷款违约率要低于短期借款违约率,大大地降低商业银行收账可能遭受的违约风险。商业银行在利润和市场供求的双重驱动下,中长期贷款增加和短期贷款减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不仅会造成“短存长贷”的现象,还会导致资金滥用和消费结构失衡,给我国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

其次是金融需求结构。金融需求结构具体表现为消费金融结构的失衡。我国传统的消费观念是“先储蓄后消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贷款消费慢慢地被年轻群体接受,对消费者个人在医疗、房地产等方面的消费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消费金融悄然兴起。但消费金融向各级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可能会出现借款消费者没有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无力偿还大额贷款、小额贷款无法满足自身需求的现象,无法达到有效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目的。需求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无论对国家金融业的发展还是经济增长无疑都是个障碍。因此,刺激有效的金融需求是改善金融需求结构、提升金融质量的关键。

最后也即最重要的一点是金融供需之间的失衡。无论是金融供给大于需求,还是金融需求大于供给,都会降低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侵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资金充裕的行业、企业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而资金短缺的行业、企业的融资顽疾一直得不到解决。比如,不管需不需要资金、贷出去的资金能不能获得高的收益、有没有风险,“大字号”“国字头”的企业总会有商业银行、地方政府主动找上门来放贷或寻求合作;而“小字号”“民标签”的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遇到“惜贷”是常有的事,又因其达不到相关要求,从直接融资市场上获得融资更是难上加难。高科技产业、轻资产产业因为前期投资回报率较低而难以满足合理的资金需求。代表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受阻,就会影响到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三、金融风险突出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由于“只追求速度,不重视质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金融风险问题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企业债务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影子银行业务风险和资产泡沫化四个方面。

(一)企业债务风险

企业,尤其是形成国民经济发展主体的中小微民营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其获得资金的途径比较单一,以银行借款为主,因此会形成一个高的负债率,加之实体经济需要投入的资金多,产生利润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收益相对于金融业来说也会比较低,这些因素不仅会使企业无法按时偿还到期债务,而且有可能会出现“借新债还旧债”等问题,同时,有些企业的高级管理者缺乏企业内部风险的防控意识,企业内部没有展开风险防控培训,再加上企业防御风险的能力比较低,都会增加企业破产倒闭的风险。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国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出台了4万亿元的刺激方案,以帮助国内经济稳定发展。而在这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中,地方政府承担了28200亿元的投资额,从而引起地方政府大量发债和向商业银行贷款,致使地方债务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具体影响如下:

一是债务的偿债风险加大。在我国,大多数地方政府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贷款来获取资金,贷款期限一般为3~5年。但是政府用于投资建设项目的回收期大多时间较长,这就会造成贷款期限到期,而投资的款项未能及时收回,只能延长还款期限,从而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偿债风险和偿债压力。

二是地方政府债务责任不明确。随着债务量的增大,偿还的难度也开始加大,地方政府开始不断拖延偿还期限。同时地方债务融资主体没有明确偿还责任,长期以来还有“地方政府即使还不上还有中央政府还”的错觉。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政府最大的债权人,很可能会遭遇贷款无法收回的风险,从而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三是隐蔽性债务风险增多。为了推进城镇化建设,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投入。地方政府要弥补资金缺口,在依靠发债和商业银行贷款的同时,也会通过其他的一些融资公司和平台筹措资金,而这一部分属于隐性债务,游离于管理范围之外,隐藏的风险同样不可小觑。

(三)影子银行业务风险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银行的利润降低,成本增加,影子银行得以快速发展。我国影子银行出现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以贷款为主来获取利润的传统获利渠道已经发生变化,贷款已经不能给商业银行带来充足的利润以维持经营,商业银行开始在表外业务寻求利润增长点,以获得巨额利润。

影子银行业务在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具体表现为:一是交易信息的不透明。由于影子银行的资产并不对客户公开,资产的相关报告完全出自自己的营业平台,这种没有经过专业机构鉴定的资产对客户存在误导性;另外,影子银行业务一般是场外交易,不会将交易状况上报汇总,这导致政府和公众无法清楚地了解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二是影子银行的发展速度过快。近年来,影子银行规模开始逐渐扩大,更加关注自身的“副业”,而且影子银行的资产配置问题凸显,由于游离于监管之外,无须顾及资产负债是否平衡,出现了大量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错配等问题。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子银行所带来的危害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而且由于监管手段和方法都比较落后,直到2011年,金融稳定理事会认为影子银行游离于监管之外,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才出台相关的监管政策以防范风险。

(四)资产泡沫化

2008年后,股市进入了严冬,大量的资金从股市中撤出转向债市,股市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熊市阶段。直到2014年底,我国股市才又重新进入牛市,股票价格迅速上涨。2015年6月,证监会开始对市场进行整顿,导致大量资金外逃,股市泡沫开始破裂,再次造成股市低迷。

与此同时,为了营造良好的生产和投资氛围,我国在宏观层面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投入大量的基础货币,但主要流向了房地产市场,主要表现在楼市价格大涨,楼市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泡沫化现象。大量开发商投资于房地产建设,大部分地区房产库存销售比偏高,房地产开发商没有办法通过“产、销、存”的路径来收回已经建成的房产,给房地产开发商提供贷款的商业银行无法及时收回资金,这不仅会导致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还会导致大量资金沉淀在楼市中无法流回市场并配置于实体经济。

以上四大类金融风险正是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如果不及时解决或者处理不当,就会进一步酿成系统性金融风险,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ZEel+M3pnIVVHZonQ+7lWpZsM3Sq5tVUllL6zh0iiTMGW8r//pPyzoAN6n30hnS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