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金融和科技是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两个重要抓手。美国首任财政部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设计的财政金融制度,为美国经济的长期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为美国赢得了金融霸权地位。美国长期稳坐世界科技第一大国的宝座,长期占据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也得益于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究其实质,金融能够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科技能够使“蛋糕”做大,金融与科技结合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推动作用。

“变革—创新—突破”是新时代的发展主题。变,是永恒的旋律;不变,亦是永恒的主题。变的是金融业态、金融模式、金融环境;不变的是金融服务经济社会的本质。新冠肺炎疫情的倒逼使得新一轮技术与产业更迭加快:2020年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确定数字货币的内测与试点推进数字化进程;2020年4月21日,无人出租车在长沙免费运行;2020年4月27日,国务院发布“数据”作为第五生产要素;2020年5月17日,全球首条开放道路上的5G无人驾驶公交车在郑州市试运行……技术变革以及技术变革带来的“变革”都在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我们说“技术颠覆生活”,一点也不为过。

无金融,不生活。未来的金融是一种生活方式。未来,处处是金融而不见金融。未来的金融不再是一家商业银行、一家金融机构或某一个金融大亨的单打独斗,而是生态链上各主体对资源的共享。如何让处在金融生态链上的各参与主体各司其职并从中获得应有的利益,由此带动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将是金融革命进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关键。

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已来临,这是一场席卷全球的浪潮,是一场信息技术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的盛宴。谁能在这次浪潮中扎稳根基,谁就能在浪潮过后岿然屹立。当前经济处于下行的“新常态”时期,负利率时代悄然来临。经济周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是商品经济固有的一种现象,它通常被认为是影响经济环境、推动经济变革的主要因素。其实不然,经济周期的长短取决于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是否匹配:当经济结构能够推动生产力快速增长时,经济发展迅速,整个社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当经济结构不适合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时,产品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等现象出现,经济进入衰退期和萧条期。发达国家通常试图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来延迟或提前结束经济萧条期和衰退期,但这治标不治本,反而会引发更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引导经济结构性改革,才能在周期的轮回中成为赢家,这也是我们进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原因之一。

新时代金融科技的使命是提高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之间的矛盾提供支持。科技改变金融业态,科技发展程度决定金融制度安排。所有这些形式的存在都源于金融的本质。那么,金融的本质是什么?是中介、信用及为实体经济服务。无论是起源于远古时代某个集市上的物物交换,还是不同国家的货币兑换,抑或是未来可能的全球通用的数字货币,都起着交换媒介的作用。信用通过货币载体实现,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从早期的贝壳信用,到数字经济时代的区块链信用,无不贯穿着科技的发展。金融的产生源自真实的贸易往来,其职责就是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大众需求,其本质内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扩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延伸。

从远古农耕文明时代的物物交换,到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信息的萌芽带来的各种“一般等价物”形成的金融雏形,再到近现代历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金融体系的形成和蜕变,每一次进阶的完成方式和过程都让人叹为观止,每一次金融变革也都嵌入了科技变革的元素。金融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科技发展史,每一次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创新都会带来金融的变革。这一次变革,我们走到了一个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的岔路口,怎么把握好这瞬息万变的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福利?怎么在新形势下重新架构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怎么利用科技的力量来强大金融业?金融科技未来的发展通向哪里?这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未来金融新业态将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状态:智慧化、数字化和普惠化。在这种状态下,金融资源配置将更加高效,以商业银行为金融主体的金融体系将更加健康,以中小微企业、净值低的个人客户为主的长尾金融需求将得到满足,金融服务体验将更加美好,民间资本有了更好的交易平台而不再险象丛生……

这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源自20世纪80年代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并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与产业革命。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实践不断丰富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从顶层设计到微观运用都在不断深入,关于金融科技的成果也颇为丰硕。但金融科技内涵甚广,纵然已经有很多的真知灼见,本书还是试图从众多的研究中寻找灵感,拓宽思路,期望从金融科技结合的路径中探寻一二。

研究金融科技结合的路径创新对我国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以金融科技发展史上不同阶段金融与科技相结合的路径及新一轮工业革命与产业革命浪潮下的路径创新为研究对象。金融科技结合的路径是开放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并没有确定的方向或范式。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在对理论演进与现实发展分别讨论的基础上,使理论分析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是本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本书试图通过对不同阶段金融科技结合的路径梳理,厘清金融科技结合的经济学逻辑。在金融科技结合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历史经验教训,展开对金融科技发展的技术应用基础、金融基础设施及应用的变革创新等不同路径的创新探索。

一是通过金融科技结合史的梳理,了解金融与科技结合的运行轨迹,洞察金融科技发展的走向。金融科技并非新生事物。农业革命,是始于新石器时代的第一次重大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促使了数字、计数、符号等的发明,这些科技的萌芽成为金融业的雏形。经历了几次科技革命洗礼后的金融业随着日新月异的创新技术而不断进行着革新,也在以独特的内在轨迹指引着金融科技未来的发展走向。

二是通过金融科技结合的经济学逻辑和生态环境分析,窥探金融与科技融合的深层逻辑,从宏观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观上金融科技对产业的冲击等层面探寻金融与科技的本质及运行规律;从成本、效率、风险控制等方面分析了解金融科技的运行效率。

三是通过金融科技结合的效率验证与国际国内的经验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的掣肘与现实困难。以实为基,找准金融科技发展的发力点;以史为鉴,分析国际国内先进经验与教训,为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四是通过金融科技结合的应用变革创新与金融基础设施创新重构分析,明晰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与方式。无论是以分布式账本为基础重构信任机制的区块链技术,还是有着追根溯源特性的物联网技术,都会促使传统金融体系进行颠覆式的革新。传统金融机构积极拥抱新兴技术,进行自我革新后,依然会是数字金融体系框架构建的主体,而非金融机构、新兴主体也将会因为走在科技应用的前列而成为普惠金融实现的主战场。

五是通过金融科技结合的机制保障分析梳理金融科技健康发展的机制路径。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是底层技术,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布局以引导相关行业的发展。金融业本身就是风险性很高的行业,而金融科技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又可能会引起系统性风险,因此需要我们审慎监管。

本书由刘变叶、张雪莲、郑颖、李艳锦共同撰写。刘变叶负责制定大纲,撰写第一章、第二章、第十章并统筹通稿,张雪莲负责撰写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郑颖负责撰写第六章、第七章,李艳锦负责撰写第八章、第九章。虽然本书的几位作者在前期都对金融科技有所关注与研究,但是在写作本书时仍然倍感压力,唯恐不能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凡事总有遗憾,况且金融科技的发展一直处于变化之中,金融科技的相关研究还在不断推进和发展,因而本书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期望本书能为后续研究提供经验与动力。 4x65wS/444zcR3+Mj2neskI1/YgRFFd+C8YKKOO/Gmqs9vrTq7ZZDu86VAkskXM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