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中观上推动产业变革

就产业层面而言,金融科技创新对产业产生了巨大冲击,改变了金融业和其他传统产业的经营生态和经营模式,助力金融业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快速发展。金融科技为金融业务模式、经营管理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金融机构利用网络技术将自身的业务和服务互联网化,金融市场依靠金融科技衍生出众多类型的金融新业态,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巨头加速布局,金融科技战略投资与内部孵化并行,丰富了金融市场,实现业务模式、经营管理的转型升级,对金融供给产生重大影响。

一、金融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动了金融业变革

(一)金融科技充分发挥了技术创新对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

1.金融科技的应用提高金融机构的获客能力

金融科技的主要技术有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提升了金融的触达能力和便捷性,客户不再需要跑到金融机构,而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在任何地方搜寻满足自己偏好的金融产品,客户行为在网络上留痕,就形成了海量的大数据。对大数据可以进一步用人工智能方法进行分类处理,不仅降低了用户信息的搜集成本,也提升了其甄别风险的能力。金融机构利用网络技术开展业务时积累的大量数据资源,显著降低了数据搜集的成本,同时金融机构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大数据的价值,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比如:借助大数据技术实时追踪信息变动情况,及时根据客户偏好的变化进行产品升级,增加金融服务的有效供给;分析金融大数据的应用场景,确定客户的消费偏好和趋势,推出符合其偏好的产品服务,对客户进行精准推销,提高客户黏性;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金融服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分析客户的行为信息和操作信息,降低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识别违约概率较大的客户,进一步降低风险。

金融科技具有应用场景丰富、信息服务多样的优势。在支付领域,线上支付技术环境日益安全可靠,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在各种交易场景中利用移动终端提供简单安全的支付清算手段,消费者日常无须携带现金和银行卡就可实现支付。在借贷领域,金融机构可以利用金融科技技术获得用户的消费、社交、兴趣等信息,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信贷业务覆盖到以往无法覆盖的“长尾”用户。在财富管理领域,机构借助金融科技技术将财富管理智能化,投资门槛低,投资决策流程简化,智能投顾产品将后台计算好的金融产品组合呈现给消费者,客户可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组合产品,同时保证了交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2.金融科技提供更可靠的信用评价方式

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构建有利于信用积累的大环境。传统信用体系存在分散的各子信用体系之间相互封闭,信用评价标准不统一的缺点,信用主体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为自己牟利。金融科技的发展克服了这些缺陷,可以进行信用积累,提供更高效的信用评价方式。金融科技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信用进行评估,除了获得传统信贷方式下用户提供的财务报告、抵押品等信息外,还可以基于动态的交易数据对用户未来收入等情况进行评估,从而能够较精准地刻画用户的信用状况,利用信用资本为其提供金融服务。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用户等信用主体参与了新的信用评估模型,在“去中心化”信息分布平台基础上,各信用主体的信用关系“本质上是多对多关系” ,数据公开、透明、可追溯,实现了数字信用共治。在这种信任体系下,人们的行为信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被收集、共享使用,实现“从点到链到网的全覆盖评价与流通” ,实现“信息流”“现金流”“资源流”的规模经济,提高整体信用价值,通过点对点、加密技术的使用,减少了信用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减少了陌生人之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各信用主体也会因为信用体系的整体化更加注重自己的信用资本积累,提高社会信用体系的效率。

3.金融科技大幅度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

金融科技创新完善补充了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使金融活动不再局限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大幅度降低了交易成本。金融机构能够利用金融科技,优化业务流程,提供供求精准匹配、服务即时响应、价格实时发现的高价值金融产品组合。区块链技术呈现“去中心化”的数据分布状态,大量数据分布在链的不同存储节点上,这是一种数据由多方一致存储、难以篡改的计算机技术,只有所有的节点被破坏才能篡改信息,这决定了区块链信息系统是可信的。区块链技术还采取了共识算法、非对称的加密与授权技术,这保证了数据访问传输的安全性。金融企业可以通过共享的数据信息简化整个行业内的业务流程,改变金融产品结算模式,促进相关环节信用业务的开展,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

(二)金融科技颠覆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传统金融资源配置模式

我国传统的金融资源配置模式一直以间接融资为主,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格局;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的层次结构不充足,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和规模相对匮乏。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给金融结构的优化带来了契机,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格局,打破了以往的金融资源配置模式。

1.传统金融机构纷纷涉足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热点频出,传统金融机构积极寻求金融科技转型。一方面,为了满足用户个性化、场景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传统金融机构有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另一方面,在金融科技热点频出、金融开放的大环境下,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逐渐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传统金融机构有适应新形势、提升自身金融科技水平、提高竞争能力的需求。在内推外压两种力量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涉足金融科技。

国内各银行纷纷推出线上平台,实现了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对接及金融资源脱媒化。此外,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加速从电子化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试水数字产品。国内银行推出智能理财平台,比如浦发银行基于手机银行推出了智能投顾系统“财智机器人”,平安集团推出了“平安一账通”财富管理平台。

更深入地,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开始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依托母公司建立各自的产品体系,积极转型。目前,已经成立的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有12家,保险公司设立数据应用平台的有3家,如表3-1所示。

表3-1 银行系和保险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列表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金融科技公司进入金融服务市场

新兴金融科技公司以科技为支撑,纷纷介入金融服务领域,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一统江山的局势。

一方面,新兴主体和传统金融机构合作进入金融市场。新兴金融科技公司依托金融机构的网点布局、行业经验,结合自身创新能力强、营销水平高、服务态度好的特点分工协作,新兴主体依靠金融机构的客户资源进行小规模试水,同时,传统金融机构也可以从技术创新中获得好处,提升竞争能力。

另一方面,一些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直接进入金融市场。它们的前身往往为互联网科技巨头,具有资金实力雄厚、营销能力强、科研技术先进、组织架构灵活、产品线丰富的特点,自身拥有庞大的客户群,能够直接将获得的大数据运用于多种服务场景,提供更具有价格优势的金融服务。比如蚂蚁金服起步于支付宝,依托淘宝、天猫、支付宝等平台上的庞大稳定的网络客户群,在金融服务领域快速扩张,旗下有支付宝、余额宝、网商银行、蚂蚁花呗等子业务板块,提供全方位的数字金融服务,其中支付宝针对在线支付,余额宝针对在线投资,网商银行针对数字银行,蚂蚁花呗针对在线借贷,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这些业务板块造成大量的传统银行业务搬家,进一步挤压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再比如一些新成立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业务造成一定冲击。P2P网络借贷平台贷款流程简单,操作便捷,能够挖掘出在传统金融体系下不能获得充分服务的群体,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

二、金融科技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向前发展的动力,金融是整个产业体系的一部分,金融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实体为本,技术为用”。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实体经济必须有效结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高低体现在能否为实体经济提供平等、高效、专业以及个性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金融科技的终极目的是以更低的金融服务成本实现更高的金融服务效率,达到帕累托最优。金融科技能够建立完备的大数据系统、供应链金融、实体经济征信系统,加强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目前,国家大力推动的新基建和5G建设承载了各种颠覆性技术的交叉应用,其完善势必推动金融科技的良好发展以及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展望未来,脱虚向实是大势所趋,一种新型的实体经济及虚实相结合的经济形态,决定了金融科技要加强与金融部门、实体企业的融合,成为二者的桥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2019年9月27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八次会议,强调要进一步疏通金融体系流动性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实践中,随着金融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会产生新的商业模式、业务流程、创新产品等,具有特殊的推动作用,金融科技能够成为振兴实体经济的新引擎。

(一)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以供应链金融为纽带

经济是金融的基础,经济是金融的血脉。我国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金融普及度低等问题,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金融业需要改变过去的粗放式发展方式,逐步向金融科技创新、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水平的集约型发展方向转变,拓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供应链金融是一种能够将供应链上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联系起来,以核心企业为融资中心,相互提供信用支持,同时为银行提供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信息,银行通过信息的有效整合,为供应链上各环节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新型融资方式。

1.整合信用评级,提升履约水平

中小企业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其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自身先天的不足以及规模较小、风险评级难以把控的缺陷,银行不愿冒风险将贷款发放给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弥补了这一缺陷。

供应链金融是产融结合的重要方式,它不是对某一个中小企业进行简单的评级,而是以供应链金融链条上的核心企业为支撑,以枝条状整合链上中小企业,以其业务状况和发展前景与核心大企业对接,弱化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覆盖式的信用评级,吸引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向中小企业倾斜。但是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更依赖于间接授信的现象使得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金融科技的底层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得供应链条上各参与主体的交易信息能够实时提供,能够为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提供授信依据。

2.供应链金融加强风险整合,实现实质风险防控

金融科技应用到供应链领域,出现了各种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模式,供应链金融呈现出智慧化的特征。物联网技术能够让业务关联、利益相关的产业链上的各个成员主体组建成一个新的金融生态圈,区块链技术能够保障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中各相关主体的资金流、货物流、信息流等数据的及时、完整、准确。这降低了信贷发放过程中的信息成本,资金供给主体能够根据数据对企业情况做出精准的判断,中小企业的融资变得更加便捷、高效、风险可控。

(二)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

1.金融科技使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安全高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科技技术应用到金融产品和服务,使产品和服务的安全和效率水平提高,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更高效。“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创造新的投融资模式,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创新资本的形成” 。金融科技的发展,创造了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智慧银行等新金融业态,以往在传统金融体系中很难获得金融资源的企业有了新的融资渠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领域得到了拓展。金融科技可以将分散的客户信息整合起来,利用大数据对客户进行信用和风险评估,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客户发展状况,做出是否对他们进行贷款的决定。而且,如前所述,金融机构利用金融科技技术能够共享客户信息,整个金融体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成本降低,能够更好地进行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提高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系统安全性。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服务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客户进行精准对接,远程完成客户信用评估及信贷手续,而无须与客户面对面进行交易,使交易的成功率大为提升,节约了大量交易成本。

2.金融科技创新服务消费金融,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充分享受到便捷的服务。如凭借“刷脸”即可完成的取款业务;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出现为居民提供了无纸化支付的新模式;学习、生活各种费用也不再需要现金支付;日常水、电、天然气、房租等的专有App,使偏僻地区的网上服务模式也得到完善和发展。金融科技的出现催生的各种新生现象对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效率有重大的影响。

(1)金融科技通过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服务实体经济。

随着金融科技的创新,数字普惠金融实践愈加丰富。普惠金融下,对消费者而言,成本可负担,对金融机构而言,经营可持续。经济的更好发展得益于普惠金融的普及。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让农民、贫困人口、小微企业等获得有效、可负担、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科技的创新扩大了普惠金融的涉及范围,使金融普惠在更多的人群中得以实现。

首先,金融科技的发展让中低收入人群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传统的金融体系中,中低收入人群由于其“自身财富”约束,要么获得金融服务无望,要么以高利率获得民间金融服务。金融科技的发展解决了这一问题,中低收入人群能够以正常的成本获取金融资源,获得成长机会,破解“金融贫困”困境。比如,中低收入人群可以借助数字普惠金融获得进行手工业等小本经营的启动资金,获得摆脱贫困的机会。中低收入人群也可以将获得的金融资本用于提高教育水平,从而获得收入增长的机会。其次,消费增速主要取决于收入增速,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或者摆脱贫困后,很大可能将其增长的收入用于消费,进而直接拉动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科技实现与每一个用户的精准对接,联网系统整合用户信息,将对居民的信用信息整合度提高了一个档次,使消费者利用房贷、车贷等高额长期贷款的效率大大提升。随着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建立,针对居民小额贷款有借呗、花呗等信贷服务方式,可以让居民享受到高规格的销售,不断拓宽居民消费渠道,实现居民消费水平的升级,直接拉动实体经济发展。

(2)金融科技创新服务个性化消费需求,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收入提高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以及衣、食、住、行等领域,即随着居民对消费的种类、质量和售后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其开始有互动体验、个性定制、绿色健康等方面的需求。一方面,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对客户进行针对性的实时营销,引导消费。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在互联网上实时抓取客户的数据,再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客户的行为习惯偏好,把握市场动态,利用金融科技创新进行各种场景设置,并推荐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引导社会消费,通过消费拉动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可以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对产业市场的信息进行挖掘,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创新,促进要素重置,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金融科技的技术创新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对信息进行科学的挖掘,可以及时把控产业市场变化,进行产品推陈出新,完善服务,迎合居民消费结构改善的需求,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3.金融科技创新促使投融资更有效,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科技使得投融资更有效率。金融科技将资金供求双方置于一个更加透明的市场框架下,使得均衡利率的形成更加公平、合理,实体经济能够以更合理的成本获得融资,资金也能寻找到更满意的项目创意,进而投融资效率能在一定程度上寻找到最优解,资金流向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领域,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逐步融入全球产业链,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去全球化”的兴起,实体经济要高质量发展,就要增强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协同发展。以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落地,一是可以将零散的需求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经济。将客户需求和项目创意汇集后,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以较低的成本发布,降低了供给需求双方匹配的交易成本。与传统信贷业务不同,金融科技支持下的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时可以远程操作。通过互联网远程对接,不再需要面对面交易即可完成对客户的信用等级核查,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许多小型贷款公司,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公司通过远程操作,极少与客户见面,使交易效率和交易完成度大幅提高,推动了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发展。二是通过金融科技技术进行业务处理,有利于贸易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节约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能够实现相应业务的快速迭代。三是借助于金融科技的共享经济,重塑商业模式。供应链金融不断促进实体产业和金融产业的融合,区块链技术不断提高供应链的效率,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信任程度提升。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技术优势将零散的信息收集起来,利用大数据对中小企业的风险和资信状况进行评估,帮助金融机构全方位了解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以便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与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系统评估。这种情况下,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和操作更为便捷,促进了产业融合,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同时信息共享技术使数据更加真实透明,更有利于把控供应链风险。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数量也可以减少,从而使银行的借贷风险降低。

综上所述,利用金融科技对传统产业布局的变革,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协同发展提速,能够升级产业的空间布局,带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降低金融体系风险。 qpEThGsKPpYgIJ+77nC/AXAtAOM+cD+rC7SgYnVGPKo35XMJtS7rpE/UzFs5Nrc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