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国家之间开展跨区域教育所依据的主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该理论框架以维纳(Viner Jacob, 1950)提出的关税同盟理论为基础,后来由米德(Meade, 1955)进行扩展,并形成Viner-Meade分析框架,随着国家之间经济的紧密联系和一体化组织的深化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框架从生产领域转向生产效应。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几乎所有的民族与国家都在努力建立或加入一体化组织,通过与他国建立地区经济联盟来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扩大其经济利益的同时十分注重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受发达国家主导并于1995年正式生效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就已明确将教育纳入服务贸易的范畴,教育服务的跨区域发展与合作在发达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市场竞争空前加剧的过程中,一国资源的有限性和应对市场的柔弱性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联合,以利用地缘文化的相容性、政治经济利益的一致性和资源的互补性,促进本国社会经济发展。教育也被推到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肩负着培养公民和稀缺性人才、发展科学技术等多项重任,这使得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有了更大的舞台。

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深化和多样性一体化集团的存在,一国在国际上面对的竞争对手和贸易壁垒也是多样的,一国的教育机构在制定经营战略时,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竞争环境,明智地作出可行的战略选择。经济一体化还将催生以经济联合或企业收购为特征的跨国教育集团。这些跨国教育集团将会采取本地化经营战略,即产品本地化、利润本地化、生产本地化、管理本地化。这种经营策略将导致本地教育机构竞争优势减弱,直至消失。可见,区域经济发展为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了空间,全球化、一体化“通过促进跨越原有边界的快速接触使世界缩小”,其“创造了差异意识,又使世界扩大”,国际上通行的教育全球化或教育国际化的理论都强调国家与世界联系的密切性,同时也强调差异的扩大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成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理论基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新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教育上的交流与合作,这是增进与沿线国家相互理解和实现经济交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途径。目前,中国围绕“一带一路”核心区域,扩大与核心国家的经济与贸易合作,通过进一步辐射其他经济区域,寻求新的战略发展空间。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与“一带一路”重要国家的一体化趋势逐渐加强,理论上这种大区域间的合作有利于形成各国的互利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现有的合作层次和合作方式明显滞后,因此,为避免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短板,跨区域教育交流与合作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行性,同时,为解决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障碍,文化和教育交流必须先行。

教育跨区域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紧密相连,“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要求高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相应的努力来实现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因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支持下,高等教育跨区域发展是以教育区域一体化为目标的,其主要是指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通过教育投资、贸易、学分互认、合作办学等来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教育区域,促进所有伙伴国国家知识能力的创造,确保区域内高质量研究与知识生产的多样性,促使区域内各国家或地区提高在国际教育体系中的等级与地位,进而服务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的区域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头戏,“一带一路”的高等教育应打造一个教育共同体,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合作体系。教育共同体的建立需要“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进行高等教育层面的多边合作、区域交流、双边沟通以及院校联结,逐步搭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外高等教育的总体格局。 413aCJavV6fVZM9EeDOkx0R/kG6yde0/CoFKdhvFcHDB4LTbb9qYp6hWAta09O+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