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思维居于先发的、主导地位,因此,人类对于思维奥秘的探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情绪研究的深化,情绪对思维的影响以及情绪思维的存在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验证,从思维形式视角来看待情绪思维的生成机理及影响,为我们认识人的思维形式多样化提供了新的内容,也为我们重新认识个体,特别是领导者的思考判断和行为选择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思维形式是指思维内容的表现形式。传统观点认为,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以概念、判断、推理所进行的逻辑思维形式是我们进行思考、决策的主要形式。 现在有关情绪思维研究的结果证实,情绪思维也会加入思维活动的交汇融合与意识涌现竞争之中,形成另一种思维形式,并且情绪思维形式可以主导思维活动结果。
与逻辑思维形式可以简称为逻辑思维一样,情绪思维形式也可以简称为情绪思维。逻辑思维与情绪思维都会对个体的思考判断及行为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其中, 情绪思维更多地是以生理本能的反应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判断, 由于情绪研究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对其知之甚少。
在历史长河中,情绪思维影响领导者思考判断及行为选择,并进而影响历史进程的事例比比皆是。
从中国的东北进入华北,有一条狭长的陆上平地通道,称为辽西走廊。辽西走廊从北端的锦州至南端的山海关约四百里,山海关就像一把铁锁,牢牢地锁住了这条通往华北平原的通道口。明朝在建国后所建立的山海关城,以及围绕山海关的军事拱卫城堡宁远城等,成为明末清朝在东北建立后,欲南下染指大明江山的一道险关。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的农民军攻陷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大明王朝崩塌。
驻守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陷入焦灼彷徨、思绪万千的境地。
北边,是虎视眈眈,打了几十年仗,随时寻机南侵的清军;南边,是势如破竹,刚刚颠覆了大明,号称有百万之众的农民军;东边是大海,西边是高山。山海关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孤立自守。
何去何从,吴三桂必须做出决策。
是时,吴三桂33岁,手中握有被称为“关宁铁骑”的4万精兵,3月6日刚被崇祯皇帝封为“平西伯”,旨意要求吴三桂即刻带兵进京“勤王”。
吴三桂也没有料到京城防守如此不堪一击,在做好人马回撤山海关和防守部署工作,带兵直奔京城的路上,“勤王”的任务及目标突然凭空消失了。
驻马长思。权衡形势与条件,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吴三桂主要有三条路可走:
第一条出路是投降清朝。自吴三桂驻守宁远之后,与清军交战多年,清朝曾多次对吴三桂抛出招降条件,均被吴三桂拒绝。 现在吴三桂如果献关投降,自是立下大功,清朝必定予以加官晋爵,吴三桂个人锦绣前程无忧。
虽然降清之路可走,但是以吴三桂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汉夷”观念与忠孝之义分辨,吴三桂并没有将其作为当然选择。
第二条出路是投降李自成。大明顷刻崩溃,已经说明沉疴难愈。李自成入京,说不定就是改朝换代的天意。此外,吴三桂的父母等亲人三十余口尚在北京,爱妾陈圆圆也在北京,都落入了李自成之手。虽然投降李自成也有违对大明的忠诚,但是,符合吴三桂一贯所强调的孝,可以作为改朝换代后的一条出路。
第三条出路是观望复明。崇祯皇帝虽然已死,北京失陷,但皇族子嗣尚存,大明还有半壁江山可撑,吴三桂暂时可以静观待变,以助明朝余力复明。
第三条出路可选,但是,吴三桂很清楚,以山海关的位置及重要性,无论是清朝,还是李自成,都不会给他太多的观望时间,他随时可能面临来自任何一方的攻击。而离开山海关,这支以辽东人为主的军队无论转向何处、如何生存,都充满凶险,前途未卜。
摆在吴三桂面前的三条出路,是以客观条件、形势、利益等各种因素进行判断推理的结果,也就是建立在逻辑思维基础上的理性分析结果。
逻辑思维形式是人的思维能力构成的主要途径,是个体在后天的认知过程中进行培养及训练的主要内容,当个体在面临问题思考及判断选择时,逻辑思维能力会直接影响判断选择的质量。
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表现在对各种变量进行的内涵分析及推理选择之中,以知识为基础进行的这种意识过程也被视为是理性分析。
在大明朝崩塌的时刻,远在山海关的吴三桂,在奉诏进京“勤王”的路上对各种方案思虑良久,选择了第三条出路。
吴三桂拨转马头,回师山海关,静观形势变化。
就在吴三桂在山海关向北京遥望沉思的时候,刚入北京城的李自成也想到了吴三桂。
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就想到了山海关的重要性,也就意识到了吴三桂的价值。
取吴三桂,有武力夺取与招降安抚两种方式可选,而且是刻不容缓。
面对客观形势与条件,李自成仔细权衡。根据逻辑思维分析的结果,李自成选择了最有利的和平解决方式。
李自成劝降的方法是多管齐下:
1644年3月21日,也就是李自成入京的第三天,李自成就吩咐与吴三桂熟悉的明朝降将发书吴三桂,帮助劝降;3月底,李自成派明朝降将、原来防守居庸关的总兵唐通,携犒师银四万两,赏赐山海关辽兵;对吴三桂本人封侯,赏白银万两、黄金千两;要求吴三桂的父亲写信,劝吴三桂归降。
由于此时远在沈阳的清朝廷还不清楚北京的变化,因而对吴三桂也没有任何接触。李自成的劝降方法与安抚条件起到了效果。
吴三桂决定归降李自成。4月初,吴三桂将山海关交由唐通守御,自己率部进京谒见李自成。
以思维形式来看,在吴三桂进京谒见李自成之前,无论是吴三桂还是李自成,对于形势变化及未来的判断决策,基本是基于逻辑思维形式所做出的判断决定及行为选择。如果双方都这样遵循理性决定行事,中国后面的历史也许就会呈现另外的进程。
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情绪思维形式表现出了对于领导者思维意识的重要影响作用,又通过领导者的行为选择,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1644年4月4日,吴三桂率部进京谒见李自成途中,在永平遇到了从京城逃出来的家人。吴三桂获得的信息有两个:父亲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刑拷逼银”;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掳走。
这两个信息无疑对吴三桂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
吴三桂是一个讲究孝道之人,在归降李自成的途中,突然得到父亲受拷打的信息,对于他来说,这个信息对吴三桂来说无疑是一次强烈的打击。
陈圆圆曾为苏州名妓,色艺俱佳,曾有“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之誉。1643年5月,吴三桂因抗清有功,赴京城受皇帝接见赏赐,与陈圆圆在国舅田弘家相遇,吴三桂此时正当壮年,对陈圆圆是一见钟情。
吴三桂得到陈圆圆之后,只与陈圆圆相处了几日,即返回山海关,将陈圆圆留在北京父亲家中。陈圆圆倾城之色、擅长歌舞,无疑会给吴三桂留下深刻印象。现在心爱之人被掳受辱,对吴三桂来说又是一次强烈的刺激。
强烈的刺激信息,产生的是强烈的情绪。在强烈情绪主导下的意识涌现会快速地占据思维通道,情绪思维形式这个时候就会发挥其主导思考判断的作用。
在雪耻报仇的情绪思维判断主导下,吴三桂再次拨转马头,率部夺回山海关,开始筹划如何对李自成予以报复。
1644年3月下旬至4月初,吴三桂在十几天的时间内,经历了由逻辑思维主导决策到情绪思维主导决策的两次重大判断选择,显示情绪思维形式与逻辑思维形式一样,都会对我们的决策判断及行为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在对于思维形式的认识中,相对于我们熟悉的逻辑思维,情绪思维的生成及工作机理有哪些构成内容及特点?情绪思维对于个体,特别是领导者的思考判断会产生什么影响?情绪思维的活动过程又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些问题及内容是一个我们比较陌生的知识构成领域,对于其还处于开发探索之中,并且这个领域的知识内容也比较复杂难懂。
虽然对这个领域的知识探索会比较艰辛,但是这也是认识自我的一个有趣的过程,同时,基于情绪思维的重要作用,与此相关的问题及内容也值得我们进行探索,有关情绪思维的知识是个体在认知及思维能力提升中必须予以弥补的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