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汉口保险业产生的背景

我国近代保险业的发端,始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这一年,英商因鸦片贸易的需要在广州设立谏当保安行,经营海上保险业。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友宁保险行在澳门成立。次年,怡和洋行(EWO & Co.)改组谏当保安行,更名为广东保险公司,兼营水火险。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英商永福及大东方两家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分公司,经营人寿保险。“概因当时我国航海设备和海上消防设施简陋不全所致”,这一时期的产物保险和人寿保险业务都不算大,保费却非常昂贵。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时国营招商局的船只向外商投保,对方索要保费竟高达保额的10%。面对高额保费,招商局迫不得已自办保险公司,设立保险招商局(1875年),成为中国民族保险业的开端,并在九江、汉口、天津、广州等地设立保险代办处。其后的二十几年,华商保险公司和在华的洋商保险公司均无明显发展,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才有华兴、华安、华成、四海通等几家华商保险公司的创办。这一时期,被业界称为中国保险业的萌芽时期。

汉口保险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整体的政治、经济环境。

(1)汉口自古以来就有“九省通衢”之说,商贾辐辏、五方杂处,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各地的客商。在汉口正式开埠以前,虽然地处华中的湖北,其经济特征依然是封建自然经济结构处于主导地位,但商品经济也在逐步发展。农副产品除用于自己消费,也通过汉口等地向外输出,生产的产品多用于交换,逐渐形成了新兴的手工业作坊或手工工场。

(2)“水运为每一种行为开辟了陆运无法单独完成的更加广大的市场”。 汉口是位于长江中下游的一个重要港口,水运发达,附近盛产棉花、茶叶、等物产,矿藏资源丰富,是重要的贸易集散地。开埠以后,汉口迅速发展成为外贸型的国际大商埠。

(3)随着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汉口人口不断增加。《中华民国史·大事记》中记载,1908年10月,湖北因筹办谘议局首次普查人口,共计2477.0961万人,其中江夏县(今武昌)、汉阳县、夏口厅(今汉口)共计132.1229万人。 汉口的对外通信联络也更加便利,宣统三年(1911年)6月“欧洲经北京到汉口的电报27%可以在2小时传到,38%可以在3小时内传到,只有5%需要5个多小时。从日本发出的电报传到汉口29%需要不到1个小时,28%需要2个小时,22%需要3个小时”

(4)随着旧的教育体制被打破和新式学堂的兴起,清末民初时汉口及周边的教育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1911年,湖北已有湖北自强学堂、湖北高等农业学堂、法政学堂、两湖优级师范理化学堂、铁路学堂,以及教会创办的私立文华大学等16所高等学堂。至1900年前后,先后创办了《昭文日报》、《字林汉报》、《汉报》、《中西日报》、《楚报》(英文、中文)、《汉口日报》等具有现代意义的报刊,为信息的传播打开了通道。

(5)在金融方面,汉口开埠后,英、法、德、俄、日等国侵略势力纷纷来汉,凭借治外法权开设洋行经营贸易。清朝末年,在汉口的中外银行共计19家,其中有10家外商银行。至民国十四年(1925年),武汉的金融机构达到了258家,业务仅次于上海,成为中国第二大金融市场。

各洋行的总行一般设于本国或者中国的香港、上海等地,再设分行于汉口,而外国银行以经营外汇为主,为洋行所需资金提供帮助。1851年,俄商最先进入汉口附近山区采摘茶叶。1866年,俄商新泰洋行设立分行,经营红茶及砖茶出口。1861年,在湖北设立的第一家外商银行——英商汇隆银行代理处在汉口开业 (又说汉口第一家外国银行为英商麦加利银行,即麦加利银行,亦称“渣打银行”,始为商办,1853年英国政府入股,总行设在伦敦。1858年在上海设立在华总行。1861年英国殖民者在汉口划定租界后,随着外商的增多,其抓住洋行需要贷款和汇兑的机会于1863年来汉口设点营业, 两年以后在洞庭街55号正式开业)。其他外商银行纷至沓来。至1900年,共有7家外商银行来汉,分别是1863年英国的麦加利银行、1868年英商汇丰银行、1889年德国的德华银行(也说是1898年)、1896年华俄道胜银行,另有1864年利生银行、1864年英商有利银行、1865年英商汇川银行3家银行待考证。至1891年,在汉口的洋行已有27家。

伴随着汉口商业的发展,近代保险业传入汉口始于1862年英商怡和洋行、德商美最时洋行在汉口设立分行,其主要经营轮船业和进出口贸易,也兼营水、火保险业务。随着外商企业不断进入中国,1865年,上海有88家,天津有16家,牛庄有4家,汉口有8家,九江有16家,所有开埠的通商口岸都有外商企业。 1866年,外商在中国设立的保险公司,如扬子、於仁、谏当等都在主要口岸和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其中有汉口、广州、汕头、厦门等16个地市 。基本上形成了外商保险公司垄断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随后,外商又在汉口开设了保险公司,首先是英商开设了鼎新保险公司和义隆保险公司。这两家保险公司是汉口最早专营保险业务的外商保险公司。之后不久,美、德、日等国的商人也陆续来到武汉经营保险业务。当时,大部分外商保险公司在汉并无机构,而是由洋行代理经营。有的一家洋行代理了几家保险公司的业务,有的一家保险公司由几家洋行代理,以英、德的洋行最多,美、法次之。一时间,汉口租界洋行云集,外商保险业迅速崛起,汉口作为长江流域重要商埠,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突出。

至1894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保险集团在中国已据垄断地位,其中在上海除10家外国保险公司(扬子、保安、保康、保家行、永平、保宏、保川、保宁等)直接设立的分公司外,还有133家外国保险公司委托39家洋行设立了保险代理处。而在汉口,也有协和、太古、礼和、天祥、宝顺、隆泰、华昌、怡和、顺发、太平、怡元、美最时、禅臣等15家洋行为39家外国保险公司设立了保险代理处。宜昌则有利川保险公司,以及太古、怡和、立德3家洋行为於仁洋面保安行(友宁保险行)、谏当、香港火烛、中外众国、保家行等5家保险公司设立代理处。 保险收益也十分可观,据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东方杂志》第四期刊载,仅武汉典当行一个行业,每年向外商保险公司缴纳的保费就有六七万元之多。 HH6goVogtabgDOgI/Bd8rD0ksEtq8gB8/MVRUY6QT12wxrt+fkYS7NmjcZ6iLv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