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地球认知的世界观

2.1.1 古代神话中的地球认知

古代神话是人类早期对地球、对世界的初步认知。远古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很早就产生了对地球的好奇与认识,由于那个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先民的认知能力、认知范围很有限,他们所形成的人类最早关于地球的观念非常神秘,但这些神秘认知表达了他们对地球是什么、如何构成等的理解与解释。这些原初的思维、猜测、臆想经过不断的积淀,在进入文明社会后,以神话传说的形式记载并传颂下来。

早于前苏格拉底哲学的古希腊神话,主要源于荷马和赫西俄德,其经典作品有《伊利亚特》《奥德赛》《工作与日记》《神谱》等。在古希腊神话里,地球最初混沌无物,后来诞生了天父乌拉诺斯和地母盖亚,然后再有宙斯和众神;地球的中心是德尔菲,地球的形状是一个平面的圆形大地,就像一个“阿喀琉斯之盾”,由五层同心圆盘构成,最内圈是大地、天空、大海、日、月和所有星座;众神支配世界,变幻的意志支配自然,但自然中也有“命运”之力量存在,有自然界的严格秩序,即使神也得服从;到了赫西俄德那里,宙斯命令的产物是支配地球结构的非人格化力量,规定着地球的变化,同时,宙斯又是为人类利益而发出命令的。

中国古代神话则是殷商及之前先人对宇宙的初期观念的遗存,在之后的《淮南子》《山海经》等文本中记载和传承下来。在中国古代神话里,关于地球形状的想象与认知丰富多彩。中国古先民籍经验把大地视为方形的东西,有东、南、西、北四方,有中心,“中国者”就是方地之中心;天圆像盖,悬盖住大地,日月星辰分布天穹;天圆地方,笼盖万物,大地环水,地载于水,大地四极,中国居中。这样的地球、天体位置与结构,这样的神话想象,不仅是美丽传说,而且深刻影响着先民的生活与认知。另外,先民们也有众多的关于宇宙形成的神话想象。比如,古代神话“盘古开天辟地”中说:天地初成,混沌一体,盘古蕴生,犹似卵黄;开辟天地,盘古化身;清气升为天,浊气降为地,盘古周身化为山川万物,分布天地其间。另外,“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神话也都异彩纷呈。这些神话反映着我们的古先民对天地形成、变化以及神人在其中的作用之类的猜测与想象。

往古来今、四方上下、宇宙洪荒、混沌元气、天人一体等关于宇宙、地球的基本概念,对天地万物、祖先神灵的崇拜,给殷商及之后的中国先秦思想打下了关于空间神话的深深烙印。中国古人特别重视位置的排列,从位置排列引申出秩序的确认,并进而确认身份、权力、地位。比如,对于周人的宗庙祭祀,《礼记·祭义》载,“建国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庙”,祭天于郊坛,祭地于社稷,祭祖于宗庙。可以说,谁掌握这些位置认知与确认权,谁就掌握宗族、部族、国家的权力。西周时代,祝、卜、史、巫这些人因为执掌天人的沟通、方位的确认等事务,在神话之后逐渐形成中国初期的宇宙、地球等观念,把天方地圆、万物有灵、天人相通等神秘思想知识化。

古代神话蕴涵着先民对地球形成、变化、组成的机理机制的丰富猜测,开始了人类对地球的最初说明,表达了他们对关乎命运、人类利益和天人关系的神幻地球的关注与追求。古代哲学和近现代哲学的地球认知正是孕生于这些古代神话,远古神话寄托了古先民对美好地球的向往。

2.1.2 古代哲学中的地球认知

古代社会,先民在谋求生存的实践活动中会自发认知世界、自觉探索世界。这些认识不断丰富,这些探索材料日渐累积,慢慢地形成关于周围世界的整体思考和本质把握。先哲把这些思想系统化、理论化,构成那个时代对于世界的最高理论。

2.1.2.1 外国古代哲学的地球认知

古代哲学开始理智地对地球进行探索,构造出诸多超越神话的关于地球的认知。

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哲学主要关注地球和世界是什么及其变化的构造与机制等问题,并对此做出各种深刻解释与说明。泰勒斯是史上记载的最早关注世界本原的哲学家。这世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事物,有些事物会转变成另一种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经常有相互关联与相似。泰勒斯假定,有某种单一的元素,它是所有这些变化和现象的基础。这个“一”,就是水——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泰勒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思想领域,以一种抽象的观念来解释复杂的宇宙。其后,米利都学派的另外一些自然哲学家认为“不确定的无限制者”——“气”是万物产生的原初物质。毕达哥拉斯则认为万物都是数,事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整个世界似乎是数与数协调的整体。毕达哥拉斯以数、形式探究宇宙和地球,并且提出了“球形大地”的看法。公元前4世纪前期,在西方世界里,“地球”的概念在毕达哥拉斯学派里形成。毕达哥拉斯学派开创了以数、形研究地球的先例,可以说是人类对于“数字地球”最早的认知雏形。这些前苏格拉底的自然哲学家对宇宙和地球的原初物质的认识,或归结为水、气,或归结为数、形。他们都有一种思维上的缺点,即以一种或几种原初物质去说明无限的现象,有以偏概全的失误。德谟克利特改变了思考的方法,他把宇宙、世界想象成一个整体,然后对之不断地一分为二,直到最后无法再分。这个不能再分的东西,就是组成这个世界的原初物质,他称之为原子。原子在虚空中组合成为万千具体事物。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和结构分析方法开创了古希腊认知地球、宇宙的新天地,时至今日,依然有着启发意义。

总之,前苏格拉底的古代哲学家认为,地球万物最初源自始基,始基或是水,或是火,或是气,等等;地球存在的形态或为静止永恒,或为流变不居;地球存在着决定万物本质的东西,比如数形、逻各斯、努斯等,这些东西是地球变化的内在机制或规律。

在柏拉图哲学里,地球是一个理念决定的球状结构,类似一个由12块不同颜色的五边形做成的皮球,永恒的几何空间为所有物提供位置;人们眼中所见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的“分有”、摹写,真实的世界是理念;地球充满变化,但不是偶然和机械的,而是“分有”理念的有秩序和有目的的世界。柏拉图的地球认知是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有我们今天“信息地球”的某种雏形状态,只是这些信息带有先验的性质。不过,柏拉图为后来的人理性地探究地球、宇宙指出了可行的方向。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集自然哲学和柏拉图哲学之大成,形成了古代最清晰全面的地球认知。此后,直到1600年,其间不断增减时代观点,所积淀的亚里士多德世界观成为在西方占据统治地位的世界观。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本身是静止的,其他天体绕地球转动;地球有四种元素:土、水、气、火,天体则由“以太”构成,这些元素都有自己的基本性质,基本性质决定其运动特征;物体运动总是趋于静止,除非又有外力或运动来源(图2-1)。

图2-1 亚里士多德世界观

亚里士多德探索事物的变化、运动、进化,认为事物有四个原因: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不被推动的推动者是自然界所有变化的最终原因,这个不被推动的推动者是目的因。亚里士多德创造的这个用于追究世界根本原因的思想,引导后人形成了不断追问原因的思维方式,也影响了中世纪对上帝的认识。

2.1.2.2 中国古代哲学的地球认知

儒释道三家均有与地球相关的思想,其中以道家为主。中国儒家先贤有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也就是说,自然之天具有自己的客观性,人们的行动必须符合这个规律。古代儒家强调时禁,《礼记·祭义》记载:“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时禁是古代儒家对改造自然的一种道德戒律,“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反映出古人关于地球生态的初步认知。在中国道家传统里,天地是伟大神秘的存在,有自己的内在规律性,“道可道,非常道”,人需要融入自然才能得真。《庄子·秋水》中,河伯问:“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回答:“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儒道先贤肯定天地创生没有鬼神的依据,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创生力量来自“天理”,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地球自然是一个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系统,原生态而又神妙奇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后世学者又融汇儒道,辩证阴阳五行,认为万物以五行为基,五行细化为气,秉承元气化生万物和人,形成蕴意深刻的古代五行思想。五行思想的深刻处在于寻求对地球和宇宙的自身解释,通过五行辩证说明万事万物的生成、变化和规律,不外求于神秘理念或上帝。

古代哲学在当时具备的生产力基础上,运用理智力量把握世界,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古代地球认识,对地球的组成、构架、机理、规律等都有可贵的探索,并且表达出对地球改造、利用和“与万物一体”的目标。

不过,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先贤们对于地球的认知都是非常狭隘的,他们的世界仅局限在生活世界,只是地球的一小部分;先贤们力图透过理念、原子偶然运动、五行辩证、天理等分析世界的本质,在某种程度上揭示出了地球的内在机理,但总体而言,古代的地球是不透明的、混沌的,人们无法勘探地球的多圈层、无法统筹地球的生态系统;关于地球的知识只能是猜测的、散乱的,缺乏对地球的科学描述,毕达哥拉斯式的数学表达也充满神秘性。因而,古代的地球不是数学的,只能是哲学的;地球的内在机理不明、地球的数学描述不科学,游牧、农耕时代的人们匍匐于自然威力之下,影响地球的能力极其有限,即使造成一些微弱的人为破坏,也处在自然恢复的限度内。因而,当时的地球处于原生态的淳朴状态:荒野、神秘、美丽。

2.1.3 近代哲学中的地球认知

伴随着近代科学的确立与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知突破了古代社会的局限。近代世界观以经典物理学的世界观为核心,把地球看成各种物体机械构成的体系;每种物体间都存在复杂关联,但可以借助数学关系明确加以表达;地球的各个部分、各种物体都是客体,都是我们的认识对象与改造对象,而人类则是主体,是改造、征伐地球的主人;人与自然不再像古代那样浑然一体,而是日渐呈现对立与对抗的关系。

近代以来,地球不再是混沌的。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等涉及地球的科学不断分枝、细化,勘探、采矿等技术日益先进,人们对地球圈层相互作用、地球系统关系的了解逐渐深入,地球构造、演化的规律越来越被我们所把握,地球透明度不断增加,对地球的科学描述更加深入、全面,关于地球的科学数据更加丰富。高等数学、物理学等工具让我们发现地球秘密、挖掘地球信息、表达地球内涵的能力大大提高,地球各个部分的数学关系、物理信息不断累积,虽然当时尚无信息论、大数据之说,但人类对地球的技术表达、数学把握能力与日俱增,厚积的地球数据为“数字地球”的建构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至此,地球不再美丽、神圣。自然之美、地球之魅沦丧,人与自然的原生态关系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地球沦落为资源能源库,成为近现代化所征伐的对象物。尤其是工业化之后,人们利用不断提高的生产力从地球贪婪攫取资源能源,造成人为灾害、环境污染、生态失衡。

因为培根、笛卡尔的哲学贡献,亚里士多德的有机世界观被推翻,中世纪的蒙昧状态被打破;再因为自然科学的进展,尤其是机械物理学的发展,到牛顿时期,近代哲学的机械世界观形成,并成为之后相当长时期支配人们认知地球的核心观念。近代哲学认为,地球是客观天体的一部分,作为物体,完全是自然现象,不需要上帝的解释;地球由100多种基本元素构成;各种元素有自己的物理化学特性,万物间像机器零件一样存在相互作用,可以用数学定律、惯性定律、万有引力加以精确描述;“知识就是力量”,“给我空间和运动,我就可以造出宇宙”;人是地球的主体,人类认识地球主要是为了有效地摆脱自然的束缚,从而改造、征服地球。

近代哲学对地球的科学认识比之神话、古代哲学的猜测有巨大的进步,地球从有机、神秘中摆脱出来,开始变得透明起来,其构成、机制、内在关系等有了科学说明。随着近代人类对地球认知能力的提升,对地球的摄取能力也日益增强。原生态、令人敬畏的地球荡然无存,作为资源库、能源所的地球慢慢被改造得千疮百孔,地球开始失衡。

2.1.4 现代哲学中的地球认知

近现代科学是从哲学中分化、成长起来的,然后分门别类,开疆辟地,形成诸多学科分支。古代哲学和近代哲学对于地球的认识不仅有世界观的规定与指导意义,而且还有如今日地球科学一样具体的认识地球的功能。现代哲学已经不再具备具体的认识地球的功能,不过仍然有着世界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与理念指导的意义。

因为马克思、爱因斯坦等一大批伟大思想家的研究与实践,又因为相对论、量子理论和进化论等现代科学的发展,现代哲学实现了地球认知的质变,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地球科学哲学、生态哲学、生态文明理论等为代表的深刻影响地球认识的哲学体系。

在现代哲学视野里,世界不仅是机械的,而且是辩证的、历史的、演化的,牛顿世界观需要被扬弃;地球不仅是物体的构成,不仅是能源库、资源库和人类认识改造的客体,更是人类的家园;地球由数百种元素构成,但又处于一个演化的过程之中;地球的组成与演化具有规律性,人们对其内在机理、机制已经有了深入的探索,但仍存在未知甚至不可知的领域,因此,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实践具有边界;人不是宇宙、地球的中心或主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地球不再仅是我们改造的对象,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的“母亲”;人与地球休戚相关,地球认知应该与地球文明协调,“人地”应该和谐,应该构建一种新地球生态文明。

当代科学突飞猛进,知识大爆炸,技术大革命,尤其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计算机理论以及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AI、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发展与利用让人类对地球的认知与探索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当代,地球越来越透明。以系统论、自组织理论、突变论、协同论等为科学基础,我们对地球构成、关系、演化的内在机理机制把握更加深刻全面,借助重力法、电法、地震法、电磁法、放射法等探测新技术,我们“看”地球的方法更加多样,看得更加明白,过去混沌的、机械的地球观被扬弃,地球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以信息论、计算机理论为科学基础,地球科学的研究、勘探成果已积累成为可观的地球信息库,通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AI技术、大数据技术等集成地球数据系统,可将物质的地球、精神的地球、知识的地球、信息的地球整合转换为数字的地球。世界期待生态得以修复、完整性得以发展、风采焕发的“美丽地球”。古代的“美丽地球”建基在科技的匮乏、主体的蒙昧上,是原生态的混沌之美、神圣之美;近代的地球是科学的、机械的,美丽蜕变、魅力消却,原因是机械科技的局限、主体的张狂、发展观念的错误;如今,整体性科学、生态文明理论、科学发展观在理论层面破除了狭隘地球观的失误,令世人有了重建“美丽地球”的眼界、胸怀,借助绿色勘探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灾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美丽地球”已成为我们具有共识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wm9b9xKCjRoHGB5VbcbpvqgiOqfSzUJuDC9owRK5FEOp3tlnLqzJTABlXicaw1z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