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理论解释

2.1.1 信息不对称角度 的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既包括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也包括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共享造成的不对称。在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上,存在着资金提供者和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由于获取中小企业的经营信息、财务信息等需要承担较大的搜集和调查成本,若这些成本得不到足够的补偿,资金提供者就会在借贷市场上排斥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角度研究的基本情况如表2-1所示。

表2-1 信息不对称角度研究的基本情况

Stiglitz和Weiss(1981)提出了信贷配给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中小企业作为借款人存在逆向选择行为,商业银行存在信贷配给现象。也就是说,当银行面临中小企业的大量贷款需求且无法分辨每一个企业的风险时,为了避免逆向选择行为发生,银行通常并不会进一步提高利率,而是在某个利率水平下对贷款进行配给。Wheett(1983)的信贷配给模型则改变了Stiglitz和Weiss模型关于借款人为风险厌恶者的假设条件,指出在借款人风险中性的条件下,银行的抵押品要求同利率一样可以成为信贷配给的内生机制,因为对于风险中性的借款人而言,抵押品要求的增加同样可能引发逆向选择行为,从而减少银行的期望收益。然而,并非所有的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都存在信息不对称。Banerjee等(1994)指出,相较于大型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更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原因在于,中小金融机构在获取中小企业信息方面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且这种信息具有专门化的特征,难以进行度量和传递,双方会选择长期合作的方式来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小金融机构多数会选择向中小企业提供长期融资服务以规避信用风险。

中国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国家“抓大放小” 的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小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方面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国内开始认识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学者们从体制性因素的研究开始,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奚君羊(1998)较早提出了银行与中小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樊纲(2000)进一步认为这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贺力平(1999)对此进行了更为严谨的分析。李志赟(2002)在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状况与银行结构的基础上,认为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过高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林毅夫和李永军(2001)、张捷(2002)、林毅夫和孙希芳(2005)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2.1.2 企业角度的研究

一些学者从企业融资顺序、企业生长周期、企业规模和公司治理等角度研究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见表2-2)。

表2-2 企业角度研究的基本情况

Myers和Majluf(1984)提出了融资顺序理论,指出在信息不对称、投资者进行逆向选择和融资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公司管理层了解企业未来项目的真实价值,而外部投资者并不知情。如果预期收益大于投资成本,管理层会选择将超额回报留给现有股东,反之,则向投资者分配,因而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遵循着“内部积累→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的融资顺序。

Berger和Udell(1998)在融资顺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指出随着企业成长周期而发生的信息约束条件、企业规模和资金需求的变化是影响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的基本因素。在企业初创期,由于资产规模小,内部制度体系不完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企业主要依靠内部融资;在企业成长期,资金需求量扩大,经营情况相对稳定,财务信息质量提高,企业开始依赖外部融资;在企业成熟期,资产规模和信息透明度已经达到上市融资的要求,企业可以选择股权融资。依据该理论,中小企业从初创期过渡到成长期时,融资需求增加,但由于资产规模小、可抵押物少以及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存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承担信贷风险,从而会放弃向中小企业贷款。

企业规模和公司治理也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王霄和张捷(2003)研究发现,在信贷配给中被排除的主要是资产规模小于或等于银行所要求的临界抵押品价值量的中小企业。赵岳和谭之博(2012)实证检验了企业规模对企业融资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规模越小的企业,商业银行贷款抑制越严重。杨丰来和黄永航(2006)指出,信息不对称问题是银行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但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同样存在,中小企业受银行信贷配给影响更大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其特殊的治理结构,即中小企业被看作企业家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多数合二为一,而大企业则被看作成熟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由于中小企业两权紧密结合,没有职业经理人对股东进行限制,道德风险问题更为严重,银行会对此作出理性预期,在信贷资金的配给上倾向大企业而排斥小企业。李文江(2010)、张西露(2011)、陈建华(2011)的研究也均认为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是中国中小企业出现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

2.1.3 金融制度角度的研究

从金融制度层面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主要有以下成果(见表2-3)。刘志强和和陈言(2018)指出,目前主要是金融制度供给不足,即金融制度不健全导致金融合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形成金融抑制。张敬惠(2006)认为,以银行业为主导的传统金融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当前以大型国有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与过去30多年我国投资拉动和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密切相关。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动能转换,传统金融体系的结构缺陷凸显。从制度完善的角度看,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缺乏真正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中介,这种制度上的供给不足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外部环境条件。同时,郝秋慧(2011)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存在贷款管理方面制度的制约,信贷市场的结构不合理,金融担保、抵押等机构不够健全,张西露(2011)认为,这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苛刻,融资成本较高。

表2-3 金融制度角度研究的基本情况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另一个原因是金融机构的规模不经济,即随着融资规模的扩大,融资成本反而上升。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其资金需求的特点是频率高、资金量少,融资成本明显高于大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处理每一笔贷款的交易成本实际相差并不大,但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贷款需求分散,具有数量多、金额少的特点,单位贷款成本较高。不仅如此,还需要耗费银行等金融机构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维持双方的借贷关系,这对于银行来说显然是规模不经济的。刘瑞明(2011)研究指出,大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借贷过程中会出现“所有制歧视”,主要体现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信贷过程中总是遵循国家或国有项目优先分配信贷的原则,因此,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中国长期存在但又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难题。

不同层次的金融制度服务的对象不同,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地方金融机构的缺乏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解传喜和邢乐成(2015)认为,作为间接融资主渠道的商业银行,服务于大中型企业的全国性和区域性商业银行比较多,而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地方小型银行除少量的村镇银行外,几乎空白。来自国有金融制度的金融支持不可获得性也强化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机制重构和不断产生的对新的金融制度的需求,即需要有相应的金融制度安排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郑璋鑫(2006)认为,这种金融制度安排应该能够与中小企业形成真正的金融交易,从而形成有别于国有金融的纵向信用联系之外的横向信用联系。

2.1.4 其他角度的研究

一些学者从产权保护程度、信用担保制度等方面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刘新华和线文(2004)认为,在缺乏产权保护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无法对自身发展形成长远预期,因此在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的过程中会出现强烈的机会主义倾向,而银行对此有充分的预期,双方一般难以达成协作关系,于是中小企业经常会通过寻租来获取资金。中国担保行业的角色定位和发展战略存在重大偏差,缺乏必要的行业约束和监管。李毅和向党(2008)认为,中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存在严重的信用担保缺失问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缺失的主要原因是担保体系设计不合理,导致担保品资源未能充分发挥效用。 +0uPBDmD2u3EzGsYlEryC2x+gEd8dcKeSQLNt4TvT87d1sDy8L9xqxujjHgtSQG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