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保险十大属性背后的十维空间

保险的十大属性

2019年末,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银保监发〔2019〕5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何谓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1)从保险国家属性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保险变成了一种治理术,一种治理的方式,而不是一套“政府”机构。

(2)从保险社会属性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保险变成了一种上层建筑结合体,一种自然形态,而不是“上层建筑”本身。

(3)从保险经济属性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保险变成了一种人与财富的结合体,一种“人的欲望、努力、满足”的外在表现,其目的是使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以提升。

(4)从保险金融属性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保险变成了一种金融资产,金融属性是其所具备的共性和差异性特征的具体体现,这种具体体现是一种“货币现象”。

(5)从保险思想属性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其是人们关于保险的系统化、理论化认识,是人们关于保险“互助、共享、合作”核心理念的认同。保险归根结底是资源的优化配置。

(6)从保险风险属性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保险公司提供的是风险管理服务,对个体或机构而言可以减少风险成本和减弱恐惧影响,对整体经济而言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改进资源配置。

(7)从保险科技属性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保险公司的科技战略是“保险+科技”战略,而不是“科技+保险”战略,其目的在于通过科技赋能“风险服务”,为消费者带来“满足感”。

(8)从保险数据属性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保险是“从数据中来,到数据中去”的过程,数据是保险经营的科学基础,更是驱动保险经营模式变革的重要力量。

(9)从保险历史属性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保险是现实的和未来的,千真万确;但保险不只是现实的和未来的,也不容置疑,因为保险也是历史的。

(10)从保险未来属性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保险就是在适应未来社会的复杂性和群体的多样性基础上,构建的面向未来的金融网和安全网。

至此,关于保险属性的研究告一段落。我们不停反思对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也在不停纠结、不停思索,是结束亦是开始。

我们总是在回顾过去,在构思未来,却很少安心于现在。但对于保险业从业者而言,做好当下的保险是唯一真正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过去已经消失,我们所有的只是记忆;未来还没有来到,我们有的只是想象。

保险十大属性背后的十维空间

人们从直观上观察到三维(或三度)空间和一维时间,相对论称为“四维时空”。对于超四维空间的存在观点人们有的支持,有的反对。超弦理论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极小的弦(能量环)的振动产生的,是由不同的振动模式形成的不同的粒子。弦的运动是非常复杂的,仅三维空间,不足以让弦产生众多模式的振动。于是在数学的推算下,超弦理论得出了一个结论:至少九个空间维才能让弦完成这么多模式的振动,即九个空间维度,加上一个时间维度,构成十维空间。

保险十大属性的背后是所形成的十维空间,国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金融属性、思想属性、风险属性、科技属性、数据属性、历史属性、未来属性背后分别对应了国家空间、社会空间、经济空间、金融空间、思想空间、风险空间、科技空间、数据空间、历史空间、未来空间。

(1)从国家空间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保险已经提升到“国家保险理论”的高度,国家更加重视保险的治理含义或治理能力,包括保险对避免社会剧烈动荡的重要作用。随着保险的普及,保险以经济契约关系重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原本较为孤立的相互关系,由此导致“社会联结本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保险通过精算技术,将风险社会化(Socializing Risks),实现损失赔偿社会化,使得每个个体成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

(2)从社会空间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对保险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12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这是继《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后再一次对保险进行了定位,明确了新时代下保险业的历史责任。

(3)从经济空间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以及总人口量突破14亿,为我国保险业描绘了美好蓝图,如2025年健康险年化保费收入将突破2万亿元,2025年末将累计为参保人积累6万亿元养老保险责任准备金。

(4)从金融空间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318.69万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290万亿元,同比增长8.1%,占比91.00%;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8.12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占比2.55%;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20.56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占比6.45%。总体来看,保险业总资产占比稳步提高,银行业总资产占比逐年下降,证券业总资产占比基本和股票市场波动同步。

(5)从思想空间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描绘了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保险的“互助、共享、合作”思想契合了国家对新时代下保险业的要求,保险的“互助思想、共享主义、合作思想”说到底是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6)从风险空间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由于人类实践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各种全球性风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存在严重的威胁。由于技术发展和制度创新带来的巨大变革,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越来越复杂,主体间的交互关系更加紧密、多元,整个社会的不确定性急剧提升,新兴风险不断涌现,挑战传统的风险管理体系。新兴风险除了具有传统风险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以外,还具有陌生性、系统性和极端性,对社会影响巨大。

(7)从科技空间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未来科技在潜移默化的发展中,将给保险带来巨大的进步,也为我们从事保险的思维、逻辑等带来新的冲击与活力。未来科技改变保险的同时,保险也在改变着未来科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当前未来科技已经渗透到保险的各个领域,极大提升了保险服务社会的能力。

(8)从数据空间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保险数据应用中,大能与小数据量化的自我保持高度一致,小能与大数据预见的未来保持一致,既不能见小不见大,也不能见大不见小。对于保险数据属性,从数据中来,到数据中去,既要见大,也要见小,以小带大、小中见大,才能真正用好数据。

(9)从历史空间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鉴于中国保险业的独特国情,我们需要思考保险经济学范式创新,使保险域观经济学得以建立和发展。而且,中国所面临的需要解决的保险发展问题,也对保险经济学范式创新提出了紧迫性需求。中国保险经济学的升华可以有两个主要的突破方向:攀登保险经济学的高地山巅(实际上,在40余年里读懂500年的保险历史、看透500年的保险真谛,是一件颇有难度的事情)和开拓保险经济学范式变革的创新蓝海,都是中国保险经济学发展需要努力的方向。而对于中国保险业的互助共济使命而言,后一个努力方向恐怕更具现实紧迫性和更可能做出重大学术贡献。

(10)从未来空间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互联网(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迅速走向规模化商用,保险的未来以及面向未来的转型正进入深水区,以“万物节点、万物感知、万物智能、万物互联”为特征的心智社会即将来临。连接是一切可能性的基础。未来,基于“互联网+保险”“物联网+保险”“智能网+保险”“超能网+保险”的未来保险生态将构建在万物节点、万物感知、万物智能、万物互联的基础之上。

基于保险十大属性和十维空间的高质量发展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面对云谲波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着力防范化解国家风险,保险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保险在国家现代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风险工具”或“金融工具”,而是成为国家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保险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如何助力“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险如何参与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建设?保险如何助力构架国家安全网(安全是广义概念,包括自然灾害、养老、就业)?这些问题的背后正是保险风险社会理论、保险社会理论和国家保险理论等在新时代的体现。

《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已经把保险提升到了“国家保险理论”的高度,保险是一种治理方式,而不仅仅是一个“金融”类型。正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所要求的那样,我们要立足于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放在经济社会工作整体布局中统筹考虑,基于《指导意见》明确保险业发展的新定位,设立保险业发展的新目标,实现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

当保险型社会的保障因素几乎无形地、广泛地渗透到生产生活中时,人们就会将它视作社会生活的基础,并最终成为新形态社会中社会正义的基石。或者说,当保险从一种经济现象延伸到一种社会范畴,社会契约成为一种类似保险合同的关系时,保险将处于现代社会的核心,社会也将迈进现代社会。

不管承认与否,未来已来。相信在不久后,保险将会从四面八方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将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创新中。到那时,保险服务也将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进而使保险真正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助力与引擎。

保险是现实的和未来的,千真万确;但保险不只是现实的和未来的,也不容置疑,因为保险也是历史的。保险除了国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金融属性、风险属性、科技属性、数据属性以外,还有思想属性、历史属性、未来属性等“非保险”性。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够把握住保险的特质和保险的边界,找到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要充分认识保险经济属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保险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才有利于拓宽保险发展空间,使保险业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参与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工作中,提升保险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综上,研究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时,我们要认识保险十大属性以及背后的保险十维空间:

一是要正确认识保险业和保险属性的关系。厘清保险的国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金融属性、思想属性、风险属性、科技属性、数据属性、历史属性、未来属性;重点是理解保险属性的微观、中观、宏观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的历史逻辑;目标是实现中国保险业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二是要正确认识保险业和保险空间的关系。明晰保险的国家空间、社会空间、经济空间、金融空间、思想空间、风险空间、科技空间、数据空间、历史空间、未来空间;重点是理解保险属性和非保险属性的相互制约,理顺政策、法制、制度框架等影响到保险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目标是使保险的密度、深度、广度等与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体制沿革相适宜,提升保险发挥作用的空间。 cSLfQr38shuhjhl0XiPXrOfhInp1gnYd+sGieCoFoXFgdWfmcoWiOluMEDont4O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