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属性之五
保险的思想属性

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与思想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保险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我们是时候对保险进行深刻反思和总结了。如果说保险的国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金融属性的观点帮助生活在保险穹顶之下的我们拨开了迷雾,看透了保险的本质,我们还需要一针“清醒剂”,帮助我们认清保险是人类生存智慧进化的事实。为此,我们需要放慢脚步,重新审视保险的思想属性,审视保险人文文化对我们的影响,调动大脑来思考:

(1)我们是否有稳固的思想内核?特别是保险思想内核?

(2)我们是否有坚信的理念、价值观、方法论,而且在反复实践?

(3)我们是否能把新知识整合到内部知识体系,特别是新保险对我们的影响?

保险的思想基础并非凭空出现,一方面,它与人类历史上最高尚的或者最先进的价值理念一脉相承。一则,中国儒家思想中关于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大同社会——以共享和公平为准绳。《礼记·礼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二则,在西方,无论是古希腊先哲柏拉图的“理想国”,抑或中世纪末空想社会主义的杰作“乌有之乡”,都表达了相似价值理念。三则,共享和公平贯穿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构建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中国化的代表性理论之中。另一方面,自20世纪初福利经济学诞生后,主流经济理论也开始关注公平问题。近年来,阿玛蒂亚·森(Sen A. K.)、迪顿(Deaton A.)等诺贝尔奖学者的理论贡献,就聚焦于福利分配、经济平等等领域。在此前,价值无涉(Value-free)的西方经济思想导致很多国家的贫富差距悬殊、阶级矛盾尖锐。不难看出,主流经济价值理念变化也与保险的内涵相通。

随着新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化进程的深入和信息化时代的降临,互联网由电子信息交换网络升级为全民交流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纽带,新型技术和应用在互联网上涌现,Web 4.0、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技术简化了互联网的使用门槛,强化了整个社会与互联网的连接与融合。对平民化、个性化、碎片化需求的关注(当然它并不排斥大量的共性需求)与有效解决是互联网经济的关键特征,也将是信息时代与工业时代的重要分野。它构建于柔性、自动化、低成本的生产(包括实物的生产与信息的生产)与销售技术之上,反映出互联网这一巨大创新在解决人类需求问题上的革命性进步,更揭示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技术,触及社会结构和权力契约层面。

保险的思想属性

保险思想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应对风险的方式、制度等的认识及保险心理和主张。中国古代的荒政思想与仓储制度是中国传统的保险思想的起源。在几千年的长期实践中,“养恤说”推动了民间保险的实施。在国际上,保险思想最早产生于古巴比伦和古希腊。

保险意识是人们关于保险的思想、观点及心理反应,它体现人们对保险概念、性质、职能作用的认识及由此产生的理论观点,以及对保险的需求、感觉和评价。保险意识分为两大部分:保险思想,即人们关于保险的系统化、理论化认识;保险心理,即人们关于保险的非系统化的、自发形成的感性认识。

相对于保险思想,保险心理对保险现象的认识比较表面和直观,但保险心理是保险思想的萌芽状态,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二者互相依赖,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保险意识。由于物质生产关系决定着人们对待保险的态度,所以,保险意识受社会环境、经济模式的影响和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制约。

互助是保险的本质特征,是保险的核心理念。保险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人与人之间互助的一种机制,诚如谚语“千家万户保一家”所言。无论是几千年前东方扬子江上船户们共担风险的承诺,还是修建埃及金字塔时工匠们汇聚丧葬基金的行为,都是同行之间为应对共同风险而相互扶助开创的保险萌芽。今日之现代保险虽已远离其滥觞期的形态,但却未能改变其人人互助的精髓。

(1)互助是自然法则的一种,是描述一种通过合作方式实现合作双方都获得利益的生物关系。俄国克鲁泡特金在《互助论》一书中指出,俄国动物学家凯斯列尔观察到在西伯利亚草原的高等脊椎动物,在严冬是通过互助来克服严酷的自然条件的。他认为动物界中存在着互助的规律,从而否定了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中生存竞争是普遍规律的说法。《互助论》认为人类依靠互助的本能,就能够建立和谐的社会生活,无须借助权威和强制;而没有权威和强制的社会较之有国家权力支配的社会,更能保障人的自由及理想的实现和更富有生命力。

(2)共享是保险最基础的特征。共享又名分享,其概念早已有之。传统社会,朋友之间借书或共享一条信息,邻里之间互借东西,都是一种形式的共享。但这种共享受制于空间、关系两大要素,一方面,信息或实物的共享受制于空间的限制,其局限于个人所能触达的空间之内;另一方面,共享需要有双方的信任关系才能达成。

(3)合作是保险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

穿越历史的长河,保险制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互助、共享、合作”的保险思想体系,关于“互助、共享、合作”的详细论述请参阅笔者在《相互保险丛书》中的论述。

“互助、共享、合作”是以分享、合作、互助、共赢为基础,将社会海量、分散、闲置的资源,平台化、协同化地集聚、复用和供需匹配。“互助、共享、合作”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是西方社会追求的理想境界。

《相互保险丛书》中,笔者研究了保险思想属性,综合“互助、共享、合作”三个方面,同时参考“乌托邦”“共和国”“罗虚代尔”的模式,希望保险回归最初的互助本质,建立一种更加安全高效的全民互助保障体系,最终实现保险的使命和担当,建立保险体系下的“理想共和国”。

基于保险思想属性的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描绘了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也对保险业下一步改革发展提出了多方面要求。《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也强调了“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于保险思想属性的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互助、共享、合作”的意义。

“互助、共享、合作”是互助思想、共享主义、合作思想的本质,归根结底是资源的优化配置,三者主要的关键词是去中心化、社交化、信任感、使用权,三者的主要特点如下:

(1)相互认同和相互依存。“互助、共享、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观念和行为之一。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过着群体生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种生活方式使个人产生了对群体的认同感;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又进一步使人与人之间必须构成这种以积极的互动关系为经纬的社会支持网络,于是便又产生了相互依存感。

(2)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为了维护整体的利益,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不得为所欲为,都必须学会妥协、学会让步、学会约束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约定俗成就产生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信奉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具有凝聚力,才能成为一个整体。

(3)利他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社会互助。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看,共有两个层次的“互助、共享、合作”:一是从人类最为朴素的情感出发纯粹利他主义的相互支持;二是从功利主义的理性出发的相互依存。

第一层次的“互助、共享、合作”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只要有人类社会,就得有这种相互支持;第二层次的“互助、共享、合作”从原始社会末期人类社会有了剩余产品之后就逐渐突出了。

阶级社会的出现,有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从理性出发,相互依存就显得极为重要,甚至成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的职责。这种现象可能要一直延续下去,直到阶级消灭。

而在当代,这两个层次的“互助、共享、合作”交织在一起,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社会支持网络的一个特征,这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现代保险必须具备的思想属性。

从保险思想属性的高度理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是人们关于保险的系统化、理论化认识,是人们关于保险“互助、共享、合作”核心理念的认同。保险归根结底是资源的优化配置。 ZYLJEGtfn4IADyBcqDwGZEQ4xk3GI7Y4FB/PwbOyfqY8dxq3zFS32szfZVSrKO4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