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保险还需流行病巨灾债券

一、巨灾债券

通过前面的研究,我们发现“保险能做的,是不因传染病而起,而因传染病而立”,但是应对传染病和流行病需要金融和保险的支持。每一次传染病的大暴发或大流行,就是一次巨灾风险(Catastrophe),保险业要用管理巨灾风险的思路来应对传染病。

针对地震、洪涝、暴风雨(雪)、干旱、野外火灾、传染病等频发的高破坏性风险,保险公司除了通过再保险分散风险以外,还需要借助巨灾风险证券化建立巨灾风险融资体系。例如,针对传染病和流行病,可以发行流行病巨灾债券(Pandemic Catastrophe Bond,PCB)。

2014—2016年在西非出现的疫情是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发生的最大且最复杂的埃博拉疫情。疫情首先在几内亚发生,随后通过陆路边界传到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2014—2016年的埃博拉疫情最终导致2.8万多例病例和1.1万人死亡,2018年埃博拉卷土重来。

疫情暴发促使世界银行(World Bank)开发了一种所谓的“流行病巨灾债券”,旨在为疫情得到迅速控制提供金融支持。

二、传统巨灾债券

与保险一样,巨灾债券(Catastrophe Bond)也是转移风险的一种方式,通常是针对自然灾害。

巨灾债券是将发行收益与指定的巨灾损失相联结的债券,将保险公司部分巨灾风险转移给债券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需要通过专门中间机构(SPV)来确保巨灾发生时保险公司可以得到及时的补偿,以及保障债券投资者获得与巨灾损失相联结的投资收益。其重要条件是有条件的支付,即所谓的赔偿性触发条件和指数性触发条件。

巨灾债券是指债券公开发行后,未来债券本金及债息的偿还与否,完全根据巨灾损失发生情况而定。即买卖双方通过资本市场债券发行的方式,一方支付债券本金作为债券发行的承购,另一方则约定按期支付高额的债息给另一方,并根据未来巨灾损失发生与否,作为后续付息与否及期末债券清偿与否的根据。

巨灾债券是一种新的风险分散工具,改变了以前只有再保险这一条途径的境况。当约定条件(巨灾)发生时,保险人可以不返还本息给债券持有人;当巨灾没有发生时,保险人就要按约定返还本息给投资人,而且该债券的利率高于市面上其他债券的利率。

三、流行病巨灾债券

流行病巨灾债券与传统巨灾债券类似。一个实体(如世界银行)出售债券,随着时间的推移向投资者支付利息。如果发生了某些触发事件,债券本金将迅速用于医疗救助,以控制传染病的蔓延。这样,受灾地区就不必等待援助资金的筹集和协调。

但流行病巨灾债券与传统巨灾债券也有些不同,传统巨灾债券触发条件通常基于保险损失(赔偿性触发条件),这在传染病暴发的情况下没有意义,因为保险损失的确定要滞后很长时间。

应对流行病时,没有时间做这种事情,资金需要迅速拨付到受灾地区。因此,如果能迅速确定一个触发条件,那么救助资金也就能迅速到位。

这就是为什么流行病巨灾债券通常是由患者数量或疾病传播速度触发(通过设置一个或多个参数触发)。触发条件通常是客观可验证的,例如在给定的时间内报告了多少病例。

四、为什么巨灾债券对抗击传染病有用

流行病巨灾债券应对传染病暴发最具有吸引力的一点是速度。

流行病巨灾债券不是由保险损失触发的,而是由疾病的实际、实时传播触发的。因此,与必须等到保险损失确认的条件相比,资金拨付可以快得多。这意味着可以为卫生机构、援助人员、遏制措施等提供及时的资金支持。

事实上,资金募集速度对于控制传染病至关重要。一种疾病被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速度越快,受感染的人就越少,疫情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小。据报道,世界银行估计,如果受埃博拉疫情影响的西非国家能够更快地获得资金支持,那么2014—2016年的死亡总数可以下降90%。

五、世界银行流行病紧急融资基金

2016年,世界银行开发了流行病紧急融资基金(Pandemic Emergency Financing Facility, PEF),该基金创建了流行病巨灾债券(PCB),以为西非暴发下一场疾病提供资金支持。PEF由死亡人数、疾病传播速度和国际边界的疾病传播触发,为包括埃博拉在内的六种病毒感染提供保障。PEF计划得到了慕尼黑再保险公司(Munich Re)和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 Re)等再保险公司的支持。

世界银行首次推出了两只“流行病巨灾债券”,投资期限为3年,总面值为4.25亿美元,主要为应对全球暴发大型流行传染病所设计。有关数据显示,世界银行“流行病巨灾债券”利率:一只为6个月美元同业拆借利率(Six-month US Libor)加65BP,假设债券到期前全球出现大型流行传染病,例如SARS(触发条件包括疫情的传播程度、死亡人数、地域分布状况等),世界银行便会把债券本金转为抗疫资金,并赠予国际慈善组织及医疗救援机构;另一只为6个月美元同业拆借利率加111BP,资金主要用于抗击埃博拉等病毒感染。

回顾2014—2016年西非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全球各国政府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耗时数月筹集了70亿美元救助资金,因资金筹措较慢,救助工作效率较低,最后死亡人数高达1.1万人,经济损失高达330亿美元。由此可见,大规模流行性传染病的破坏力极强,不仅让人们身体饱受痛苦甚至死亡,若处理疫情方法不当,对全球经济、社会民生等都会有巨大影响。

综上,我们发现流行病巨灾债券通过资本市场把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转为对其社会责任的一种价值型决策,这正是伦理金融(Ethical Finance)的体现。更重要的是,随着全球人口流动的加剧,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丛生,传染病发生频率和严重性明显增加,为避免延误救助工作,可以通过流行病巨灾债券募集资金来抵御未来危机,对你和我来说,它就是个保险。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保险能做什么?保险能做的,是不因传染病而起,而因传染病而立;但是,应对传染病和流行病需要金融和保险的支持。每一次传染病的大暴发或大流行,就是一次巨灾风险,保险业要用管理巨灾风险的思路来应对传染病风险。 YU4RI+ozvYICyl4u16cN1asYVWve7HTsg3LD7bthnpW4HKxwqEjmHq1Z5YuH3aL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