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安装操作系统并不难,只是安装系统前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情况,至少需要了解安装的是什么版本的系统、系统安装的环境(物理环境还是虚拟环境)、系统上需要部署什么应用以及设备在哪里等,这些问题在本小节都会进行介绍。
考虑到各种需要,关于系统版本的选择应尽可能充分考虑当前开发和测试的工作环境,因为一个系统在安装并部署应用后,不同版本的系统对应用可能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在部署到生产环境前,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先搭建测试环境,至少可以先熟悉部署和维护的过程。
在生产环境中,对系统版本的选择要考虑的因素远比学习环境复杂,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应用程序,因为应用程序开发时用到第三方工具,因此在安装系统时也要安装第三方软件。作为运维人员,首次接触到部署应用程序的工作时一定要先安装测试,这样在部署到生产环境时就能够避免不少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在生产环境中有数台运行相同应用程序的操作系统,此时如果其中有一台或多台系统故障(如硬盘故障、文件系统故障等),重装系统时建议使用与原来系统一致的版本,如果使用其他更新或更旧版本,不能保证应用程序能在这些系统上平稳运行。
另外,对于内网的用户环境,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可能系统版本比较低(基本处于无人维护的状态),如果系统要部署一个在更高版本下测试的应用程序,建议先搭建一个与用户环境一样的操作系统来测试,至少测试一些重要的功能,以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运维前线
作为系统的维护者,如果遇到以上情况,一定要跟项目负责人和用户说清楚,要让大家都明白可能存在的问题,接下来就等通知安装什么版本的系统,这样即使部署上去的应用程序出现问题,用户也能猜到是什么问题,而不需要去解释。
在系统安装的过程中不应该断开电源(除非是外部引起的)、取出安装光盘或断开网络等,这样做会直接导致系统安装失败。如果系统直接安装(或重装)在物理设备上,建议重做RDIA后再安装系统,或在安装到已划分磁盘分区的磁盘上时,把原先的全部分区删除后重新划分分区;如果系统是在虚拟化的环境下运行的,在安装系统前应该创建虚拟机并配置相关的资源,并在通电后连接安装盘或ISO文件。
在系统安装的过程中,涉及安装类型、主机名、网络、磁盘分区等一些比较重要的参数的设置,安装时的安全问题很重要,主机名建议与应用和IP地址相关(如Web服务器,可取web-36),这样便于维护;网络参数应该以静态的方式来配置(就是设置静态的IP地址,服务器的IP地址绝大多数以静态的方式存在),这样就不会导致IP地址混乱且更易于管理。
对于直接安装在物理机上的系统,由于大容量磁盘的使用,会导致原先的MBR不支持的问题,如果单个磁盘的容量超过MBR支持的容量,那么可以考虑使用GPT来替代,如果是由多块磁盘组成超过MBR支持的容量,可以考虑做两个磁盘阵列(并不是每个物理机都支持),这样就可以把系统安装在MBR支持的阵列中。
另外,对于Linux系统中磁盘的分区,建议只划分/boot、swap和/这三个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