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消渴病痹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1] ,是糖尿病所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为30%~90%。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按临床表现分为双侧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及单侧非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该病早期呈相对可逆性,后期发展为顽固性难治性神经损伤,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普遍认为其发生与血管病变、代谢紊乱、神经生长因子减少、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本病患者性别差异不明显,男女相当,患病年龄70~80岁不等,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上升,高峰见于50~60岁。患病率与病程关系不明显,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0%的神经病变先于糖尿病症状的出现,患病率与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但糖尿病高血糖状态控制不良者,患病率明显增高。

本病的中医病名是“消渴病痹症”。

(一)病因病机

本病是因患2型糖尿病日久,痰浊中阻或湿热内蕴,因痰致热致瘀;或由于病久,耗伤气阴,阴阳气血亏虚,血行瘀滞,脉络痹阻所致,属本虚标实证。病位在肌肤、筋肉、脉络,内及肝、肾、脾等脏腑,以气血亏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

DPN的病机有虚有实、虚实错杂。虚有本与变之不同。虚之本在于阴津不足,虚之变在于气虚、阳损。虚之本与变,既可单独在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也可相互转化,互为因果;既可先本后变,也可同时存在。实为痰与瘀,既可单独致病,也可互结为果。就临床实际情况来看,患者既可纯虚为病,又可虚实夹杂,但一般不存在纯实无虚之证。虚实夹杂者,在虚实之间,又多存在因果标本关系。常以虚为本,阴虚为本中之本,气虚、阴损为本中之变,而以实为标,痰浊瘀血,阻滞经络。

DPN病机是动态演变的过程,随着糖尿病的发展,一般是按照气虚夹瘀或阴虚夹瘀→气阴两虚夹瘀→阴阳两虚夹瘀的规律演变。阴亏是DPN发生的关键;气虚是迁延不愈的症结;阳虚是DPN发展的必然趋势;血瘀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本病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2]

1.麻木为主期

多由于痰浊中阻或湿热内蕴,痰热瘀结或肺燥津伤,或胃热伤阴耗气,气阴两虚,血行瘀滞;或气虚血瘀,或阴虚血瘀,或气阴两虚致瘀,脉络瘀滞,肢体失荣。临床可见手足麻木时作,或如蚁行,步如踩棉,感觉减退等。

2.疼痛为主期

气虚血瘀,或阴虚血瘀,迁延不愈;或由气损阳,或阴损及阳,阳虚失煦,阴寒凝滞,血瘀为甚;或复因气不布津,阳不化气,痰浊内生,痰瘀互结,痹阻脉络,不通则痛。临床上常呈刺痛、钻凿痛或剧痛如截肢,夜间加重,甚则彻夜不眠等。

3.肌肉萎缩为主期

多由于上述两期迁延所致。由于久病气血亏虚,阴阳俱损;或因麻木疼痛而肢体活动长期受限,血行缓慢,脉络瘀滞,肢体、肌肉、筋脉失于充养,则肌肉日渐萎缩,肢体软弱无力。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麻木、疼痛等表现。

4.与糖尿病足并存期

由于DPN常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互为因果,因此,DPN后期往往与糖尿病足(简称DF)同时存在。一旦病至此期,则病情更为复杂,治疗当与糖尿病足的治疗互参互用,择优而治。

DPN病位主要在肢体肌肤、筋肉、脉络,以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为本;或由此导致肢体络脉失荣,而表现为以虚为主的证候;或由此导致的脏腑代谢紊乱产生的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相互交阻,留滞于络脉,表现为本虚标实之候。但无论是以虚为主或本虚标实,血瘀均贯穿DPN的始终。

(二)治疗

1.基础治疗

(1)情志疗法:诚心关爱,开导患者,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解除不必要的恐惧、焦躁和消极悲观情绪,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药膳饮食:气虚血瘀者宜常食黄豆、扁豆、鸡肉、泥鳅、香菇、绞股蓝;气虚血瘀夹湿者宜食薏苡仁、山药、冬瓜等;肝肾亏虚者宜常食瘦猪肉、鸭肉、龟肉、荸荠;阳虚血瘀者宜常食牛肉、鳝鱼、韭菜、芫荽、蜂胶;痰瘀互结者宜常食银耳、木耳、洋葱、花椰菜、海藻、海带、紫菜、萝卜、金橘。亦可针对患者病情选用食疗方剂,如气虚血瘀者可选用参苓山药二米粥(党参、茯苓、山药、粟米、大米);阴虚血瘀者可选用黄杞炖鳖汤(黄芪、枸杞子、鳖肉);阳虚血瘀者可选用姜附炖狗肉汤(熟附片、生姜、狗肉);肝肾亏虚,肌肉萎缩者可选牛髓二山排骨汤(牛骨髓、山茱萸、山药、猪排骨)或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生姜、羊肉)。

(3)运动:DPN患者的活动内容很多,需要注意的是活动要在饭后进行,运动量适度、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注意选择舒适透气的鞋子和平坦的路面。

(4)血糖控制:综合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及中成药、外治法调节血糖。

2.辨证论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凉、麻、痛、痿四大主症为临床特点 [3] 。其主要病机是以气虚、阴虚、阳虚失充为本,以瘀血、痰浊阻络为标,血瘀贯穿于DPN病程始终。临证当首辨其虚实,虚当辨气虚、阴虚、阳虚之所在;实当辨瘀与痰之所别,但总以虚中夹实最为多见。治疗当在辨证施治、遣方择药的前提下,酌情选加化瘀通络之品,取其“以通为补”“以通为助”之义。本病除口服、汤剂、中成药外,当灵活选用熏、洗、灸、针刺、推拿等外治法,内外同治,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4]

(1)气虚血瘀证

[主症]手足麻木,如有蚁行,肢末时痛,多呈刺痛,下肢为主,入夜痛甚;气短乏力,神疲倦怠,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治则]补气活血,化瘀通痹。

[方名]补阳还五汤加味。

[处方]生黄芪60g,当归尾15g,赤芍10g,川芎10g,地龙3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0g,川牛膝30g。

[方义分析]方中君药生黄芪大补脾胃之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臣药当归尾长于活血,兼能养血,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佐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加用川牛膝引血下行,枳壳宽中下气。配伍特点是将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气旺则血行,活血而又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宣痹通络之功。

[用法]上药入锅,加水约800mL,浸泡120分钟,文火煎煮40分钟,滤汁,再加水500mL,如法再煎,两煎取汁约700mL,分3次,餐后服。药渣再加水2500mL,煎30分钟后,熏洗双下肢及双足,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2)阴虚血瘀证

[主症]肢体麻木,腿足挛急,酸胀疼痛,或小腿抽搐,夜间为甚,或灼热疼痛,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皮肤干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不欲饮,便秘,舌质嫩红或暗红,苔花剥少津,脉细数或细涩。

[治则]滋阴活血,柔筋缓急。

[方名]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加味。

[处方]生白芍30g,生甘草6g,干地黄30g,当归10g,川芎10g,川木瓜15g,怀牛膝15g,炒枳壳10g。

[方义分析]方中生白芍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平,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干地黄滋阴清热,当归补血活血调经,川芎活血行气开郁。加用川木瓜舒筋活络止痛,怀牛膝引血下行,枳壳宽中下气,补中有通,滋阴而不腻,温而不燥,阴阳调和,使营血恢复。

[用法]上药入锅,加水约800mL,浸泡120分钟,文火煎煮40分钟,滤汁,再加水500mL,如法再煎,两剂约700mL,分3次,餐后服。药渣再加水2500mL,煎30分钟后,熏洗双下肢及双足,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3)寒凝血瘀证

[主症]肢体麻木不仁,四末冷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下肢为著,入夜更甚;神疲乏力,畏寒怕冷,尿清便溏,或尿少浮肿,舌暗淡或有瘀点,苔白滑,脉沉细涩。

[治则]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方名]当归四逆汤加味。

[处方]当归12g,赤芍10g,桂枝10g,细辛3g,通草10g,干姜6g,制乳香6g,制没药6g,制川乌6g(先煎),甘草4g。

[方义分析]本方将桂枝汤中的生姜易为干姜,加当归、通草、细辛组成。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细辛、干姜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制乳香活血止痛;赤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通草通经脉,畅血行;制川乌温经止痛;甘草益气健脾,共为佐药。方中重用大枣,既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干姜燥烈太过,伤及阴血。甘草兼调药性而为使药。全方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

[用法]上药入锅,加水约800mL,浸泡120分钟,文火煎煮40分钟,滤汁,再加水500mL,如法再煎,两剂约700mL,分3次,餐后服。药渣再加水2500mL,煎30分钟后,熏洗双下肢及双足,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痰瘀阻络证

[主症]肢体麻木不仁,常有定处,足如踩棉,肢体困倦,头重如裹,昏蒙不清,体多肥胖,口黏乏味,胸闷纳呆,腹胀不适,大便黏滞。舌质紫暗,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或沉涩。

[治则]化痰活血,宣痹通络。

[方名]指迷茯苓丸合活络效灵丹加味。

[处方]茯苓20g,姜半夏10g,枳壳10g,生薏苡仁24g,当归10g,丹参15g,制乳香8g,制没药8g,苍术10g,川芎10g,陈皮12g,生甘草6g,生姜6g。

[方义分析]方中以姜半夏燥湿化痰为君,以茯苓、薏苡仁健脾渗湿化痰为臣,三者合用,既消已成之痰,又杜生痰之源。佐以枳壳理气宽中,使痰随气行,气顺则痰消。生姜不但制半夏之毒,又可化痰散饮。方中当归、丹参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兼以养血;配伍乳香、没药、川芎以增强活血行气,消肿定痛之效。苍术、陈皮燥湿健脾;生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燥湿化痰之力较强,对于痰停中脘之证,用此方消痰润下,确有“潜消默运”之功。

[用法]上药入锅,加水约800mL,浸泡120分钟,文火煎煮40分钟,滤汁,再加水500mL,如法再煎,两剂取汁约700mL,分3次,餐后服。药渣再加水2500mL,煎30分钟后,熏洗双下肢及双足,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5)肝肾亏虚证

[主症]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甚者痿废不用,腰膝酸软,阳痿不举,骨松齿摇,头晕耳鸣,舌质淡,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无力。

[治则]滋补肝肾,填髓充肉。

[方名]壮骨丸加减。

[处方]龟甲30g,黄柏10g,知母10g,熟地黄30g,山萸肉30g,白芍10g,锁阳10g,牛膝15g,当归12g,炒枳壳10g。

[方义分析]方中熟地黄益髓填精;锁阳、龟甲为血肉有情之品,善补精血,二药重用,意在大补真阴,壮水制火以培其本,共为君药。黄柏,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清肺,相须为用,泻火保阴以治其标,并助君药滋润之功,同为臣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白芍柔肝敛阴,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当归补血养血,共为使药,兼炒枳壳以理气。诸药合用,使水充而亢阳有制,火降则阴液渐复,共收滋阴填精,清热降火之功。

[用法]上药入锅,加水约800mL,浸泡120分钟,文火煎煮40分钟,滤汁,再加水500mL,如法再煎,两剂取汁约750mL,分3次,餐后服。药渣再加水2500mL,煎30分钟后,熏洗双下肢及双足,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3.专方专药

(1)降糖通络片[豫药制字Z20120872(汴)]:每日3次,每次5片。主要处方为黄芪、生地黄、当归、川芎、地龙、桂枝、荔枝核、鬼箭羽等。方中黄芪大补脾胃之气,使气旺而助血行,生地黄滋阴养血而共为君药;当归补血活血,祛瘀而不伤正,川芎、地龙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止痛而共为臣药;桂枝以温通络脉,引诸药至肢体病位,荔枝核、鬼箭羽解毒散结,减轻局部肿痛,共为佐药;全方共奏益气养阴,活血祛瘀之功效。据有关资料报道,上述中药分别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

内服法是治病之大法,本剂型即根据药品的特性,分别进行熬膏、粉碎、压片,既能充分发挥药效,又有方便携带的优点。

(2)糖痛外洗方(经验方)

[处方]川芎30g,红花20g,赤芍30g,白芍30g,桂枝15g,川椒30g,艾叶20g,川乌30g,草乌30g,苏木50g,透骨草50g,干姜30g,白芥子30g,生甘草30g。

[功用]温经活血,宣痹通络,缓急止痛。

[主治]消渴病痹症瘀血阻络引发的凉、麻、痛、痿诸症。

[方义分析]方中川芎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具有通达气血的功效,红花、赤芍活血祛痰止痛,三者共为君药;消渴病痹症日久,阴损及阳,阳虚则寒,寒性凝滞,得温则散,方中桂枝、川椒、艾叶温经通阳以助君药活血通络,宣痹通阳为臣药;川乌、草乌、苏木、透骨草温经通络止痛为佐药;干姜、白芥子辛温走窜通脉达腠,二者相合,既加强全方活血化瘀通络之效,又可引诸药直达病所,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既可制君、臣、佐诸药之辛燥,又可助诸药缓急以止痛,四药共为使药。本方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内服药并行,以达内外同治,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事半功倍之效。

[用法]共为粗末,装无纺布袋,每袋200g,每日取药袋1个,溶于3000mL温水中,浸洗双腿、双足与双手,温度以40℃为宜,浸泡30~40分钟,早晚各1次,10日为1疗程。

[加减]阴亏灼痛者去辛温诸药,生白芍加至50g,再加生地黄50g,地骨皮50g。阳虚甚显,入夜痛重,肢冷如冰者加细辛30g,重用川乌、草乌,以桂枝易肉桂。

[注意事项]水温不可太高,以42℃以下为宜,以免烫伤皮肤,最好让健康人帮助试水温。本方仅限外洗,严禁内服。

(3)止消宣痹汤(经验方)

[处方]生黄芪30g,干生地黄30g,全当归10g,川芎片10g,赤芍30g,白芍30g,川桂枝6g,水蛭6g,川牛膝30g,生甘草3g,生姜3g。

[功用]益气养阴,养血活血,通络宣痹。

[主治]消渴病痹症不同阶段引发的手足或四肢凉、麻、痛、痿之四大主症。

[方义分析]在治痹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基础上,加入养血活血的四物汤、水蛭、川牛膝,拟成止消宣痹汤。方中生黄芪补气,干生地黄养阴,共奏益气养血之效,二药共为主药;当归配黄芪,可补气生血,配白芍、川芎、生地黄即四物汤,既有补血之功,更有活血养荣之妙,与赤芍共为臣药;桂枝温经活血,水蛭破瘀通络、通痹止痛,助芪、地寓补于动,以防壅滞,共为佐药;川牛膝活血引下,甘草配白芍缓急止痛,生姜和胃调味,共为使药。纵观全方,“以通为补”,补中有通,通中有补,使全身气血调达,络通痹宣,则凉、麻、痛、痿渐缓至消。

[用法]上药首煎加水800mL,浸泡120分钟,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40分钟,滤出药汁,再加水500mL,如法再煎,两煎取汁约700mL,分三次,饭后2小时服。药渣加入白芥子30g,干姜30g,川椒30g,入搪瓷盆中煎煮30分钟后,加入52度以上白酒100mL,熏洗手足和双下肢,每次30分钟,每日两次,以达内外合治,殊途同归,协同增效之目的。

[加减]若四末冰冷,疼痛剧烈,入夜难眠,舌质淡暗或紫暗,苔薄白而滑,脉弦紧或细涩属阳虚寒凝者,上方加细辛3g,制川乌、制草乌各6g(先煎30分钟),琥珀6g(冲或装胶囊,分次随汤药冲服)以加强温通、止痛、安神之效;若手足灼热疼痛,心烦失眠,舌质嫩红,苔少脉细数等阴亏内热的症状明显者,去桂枝加肉桂3g,川连6g,去赤芍改生白芍40g,生甘草加至6g,以酸甘化阴,引火归原,缓急止痛;若伴双下肢沉重如灌铅,行走如踩棉,舌质胖大,苔白腻等症状且兼有痰湿者,加苍术10g,生薏苡仁30g以化痰通络,除湿宣痹;若久痹不通,伴双下肢肌肉萎缩者,加苍术、白术各10g以健脾生精,加怀牛膝30g,山萸肉30g以益肝肾,补先天,资后天,以助起痿宣痹之功。

4.研究述评

笔者自2000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以来,先是在分会中担任DPN学组的牵头组织工作,然后于2003年先后执笔完成《DPN中医防治指南》《DPN中医临床诊疗路径》《DPN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及《DPN中医防治指南解读》等,同时主持了DPN中医诊疗方案多中心的验证工作,并围绕DPN进行了文献研究、临床研究等,工作成果简述如下。

(1)消渴病痹症以麻、凉、痛、痿四大症为临床特点,分为麻木为主期、疼痛为主期、肌肉萎缩为主期、与糖尿病足并存期四个阶段。其病机是动态演变的过程,基本上随着消渴病的发展,按照气虚夹瘀或阴虚夹瘀→气阴两虚夹瘀→阴阳两虚夹瘀的规律演变。阴亏是消渴病痹症发生的关键;气虚是迁延不愈的症结;阳虚是发展的必然结果;血瘀痹阻贯穿于始终。益气养阴,温经通阳,化瘀通络,宣痹止痛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大法,活血化瘀应贯穿治疗全过程。重内服的同时,决不可轻外治,内外合治,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事半功倍 [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协作组成员单位,通过对消渴病痹症诊疗方案进行验证,确定其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奠定基础。该方案采用非随机、多中心、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法,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及患者的意愿将其纳入治疗组,治疗组根据辨证,采用相应方药和外治法。以2周为一疗程进行观察,每个疗程共观察48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血糖、血脂、Toronto临床评分及安全指标等,并进行疗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估。结果:消渴病痹症验证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凉、麻、疼、痿的症状及体征,改善血糖、血脂、Toronto临床评分,总有效率达95%。结论:消渴病痹症验证方案能够有效地缓解凉、麻、疼、痿的症状,改善血糖、血脂,降低Toronto临床评分,是一套疗效可靠、安全便捷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从中医辨证分型上看,所选480例病例中,气虚血瘀证者192例,占40%;阴虚血瘀证者120例,占25%;痰瘀阻络证者115例,占24%;阳虚血瘀证者32例,占6.7%;肝肾亏虚证者16例,占3.3%。大部分病例都存在着舌暗或有瘀点的瘀血征象。这也说明气血亏虚是本病发生的根源,阴阳两虚是发展的趋势,血瘀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提示我们治疗时要在补气养阴、温阳固肾的基础上,将养血活血、化瘀通络贯穿治疗的始终,把握瘀之源头,瘀之程度,适当遣方,灵活化裁,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阴亏虚,标实为痰结瘀阻,经络不通。有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在本病中的应用具有药物难以比拟的优点,针刺治疗不仅能够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也能显著提高受损神经的传导速度,改善血生化和血流变的相关指标。

(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出现的顽固性疼痛,如灼痛、刺痛等症状,在临床治疗方面尚属于难点,中西医治疗均无特效。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出现的顽固性疼痛(灼痛、刺痛、深度的持续性钝疼等),可采用穴位封闭疗法:使用中药制剂如复方丹参针、血塞通针等,选用足三里、三阴交、曲池等相应腧穴注射,每次2~4mL,各穴位轮流应用,注射时以得气后再注入药液,10天为1疗程。此法可应用于疼痛明显的患者。目前使用西药封闭者较为普遍,而对此方法的疗效评价,有待于临床进一步验证、实践与提高,以得出客观的评估结果。

(5)早期诊断困难。50%以上患者早期无临床症状,待临床症状出现,其神经的病理性损害多已不可逆。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在临床无症状时就已经存在,仅仅凭借中医传统的四诊合参,必然会出现漏诊。并且传统的神经电生理检查主要反映的是有髓大纤维的远端传导功能,不能反映DPN早期小的神经纤维和无髓自主神经纤维的功能变化,及中、慢传导速度纤维的传导特征,所以DPN临床诊断的阳性率要远低于实际患病率。因此,在临床确诊糖尿病时,就要详查神经系统受累情况,并定期检查神经传导速度等神经电生理指标,以获得早期诊断。采用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有利于重新认识症状与中医证型的形成机制,体现中医整体观念,发挥中医治疗优势。

(6)现有的中医特色治疗如中药熏洗、中频离子导入、穴位封闭等外治法缺乏规范流程,使用工具仍待改进。中医外治药物,如黑膏药等,具有刺激皮肤、容易致敏及易污染衣物等临床应用的不便,亟待新的外用制剂的开发。亦可改进传统黑膏药的给药方式:选用热塑性弹性体的压敏胶或热熔体的压敏胶等作为制剂敷料,克服药物对皮肤的刺激,预防过敏等不良反应。

剂型一旦改变,临床诊治的各个环节均应进行量化,如中药熏洗法的流程、熏洗时间、温度等,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针灸治疗方案的专家共识有待形成;中离子导入等治疗手段的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对穴位封闭疗法及穴位贴敷疗法有待进一步评估,选择的药物须具辛透温通走窜之性,以利于直导病位。穴位选择应形成规范,分型施治。另外,尚需克服药物对皮肤的刺激,以防产生过敏等不良反应。

(7)中药在纠正代谢紊乱、改善微循环、改善神经营养和氧化应激等方面具有一定疗效,但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与明确。

(8)中医药综合治疗,多靶点作用。因为本病为慢性病程,大多数患者确诊时病程已较长,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所以临证时要分请虚实,辨明寒热,或攻或补,或清或温,或攻补兼施,或寒热并用,并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病程等。临床诊治时,采用单一的中医治疗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将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内外治结合,药物外治与非药物外治结合等,即将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离子导入等方法结合,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

(9)内外合治,协同增效。发挥中医外治优势,补内治之不足,“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中药外治,简、便、廉、捷、验,故外治法千载而不衰。书中涉及的方剂为基本处方,可根据具体情况随证加减,并参照相关法规和临床经验确定药物剂量,建议将内服汤剂煎后的药渣再煎后熏洗患处。以期达到内外同治,异曲同工的目的 Z8gA2wucEt6sz6tEAoq+OpXgiR6LWiNCiRk/X7JLzCVDrhAbLbbyS/b/9+BT9Lq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