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影响2型糖尿病中医正确诊治的原因分析

诊疗模式是人们对于医疗活动内在规律认知的反映,诊疗模式的实用性和先进性直接关系到临床水平与疗效 [1] 。目前中医界在2型糖尿病的诊治过程中存在片面强调辨证论治的情况,脱离临床实际,另有部分中医临床医师受西医思维方式的影响,热衷于用西医的理论及化验指标阐释中医理论,或用现代药理研究及西医观点择药累方,逐渐演化出影响中医正确诊治2型糖尿病的以下三种现象。

1.西化现象

其本质是累药组方,有违辨证论治与组方法度。中医诊疗是从整体观念、平衡阴阳的角度出发,辨证施治,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精准”治疗,而今西化者只关注中药降糖的有效成分,忽视中药的四气五味、性味归经和制方的君臣佐使,用西医思维研究中医、套用中医。

2.硬套现象

其本质是着重辨病淡化中医思维,盲目将2型糖尿病与消渴病画等号,使辨证施治误入歧途。以往中医常用“消渴病”的诊疗模式来治疗现代的2型糖尿病,事实上,现代的2型糖尿病只是“消渴病”的一部分。据笔者初步分析显示,临床属于“消渴病”的糖友仅占2型糖尿病的5.6%,且病程都偏中后期。主因古代营养状况差,且无仪器检测血糖值,患者往往罹病多年后,身体渐衰,并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等,出现身体逐渐消瘦、多尿、多饮等阴虚躁热的症状,才会被归类为“消渴病”。反观现代,大多数患者体型偏胖,还未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时,就已通过仪器检测发现血糖升高,而被诊为“2型糖尿病”,所以“消渴病”不是2型糖尿病的代名词,不可生搬硬套。

3.失准现象

临床中无明显“三多一少”或伴随症状时,医者为满足诊断为中医“消渴病”的需要,反复诱导患者模糊认症以满足辨证需要,以致辨证时缺乏真实可靠、符合临床实际的辨治依据;更有对无症状者,“医诱选症”造病型,或“差不多”定证、定病型;或受上报病例信息的限制,人为硬套中医病名和证型,以致形成有证可辨,辨而失准,或无证可辨,盲目定证的现状。 SKGtTpEyW5kQmZiWP/Ce9WpK9RxZLvdvOpd0Mr63UZ6wuv4D7Ya9s3ezSpNJCm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