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医儿科各家学说

儿科各家学说是随着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具有丰富内容的临床专科学说,是中医各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整理和研究了在中医儿科学术发展史上,对儿科理论和临床实践作出卓越贡献的医家的独特而自成体系的学术思想。其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历代医家在儿科医学理论及治疗经验、文献整理等方面有一定影响者;狭义是指自成体系、独树一帜的学术理论及医疗成就,有其中心的研究课题,有著名人物及名著传世,并产生一定的历史影响者。

自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创立了中医儿科学学术体系以来,历代儿科学家结合自己的经验,各自发挥见解,相继成为一家之说,如陈文中主温补、万全主脾胃、秦昌遇主折衷、夏鼎重望诊、庄一夔倡灯火、石寿堂从燥湿二气理论诊治儿科病、恽铁樵倡中西汇通等等。各家之间通过学术的相互传承和不断发扬光大,又形成了具有儿科特色的多种学说,其中包括胎养胎教学说、胎毒学说、变蒸学说、护养学说、纯阳学说、稚阴稚阳学说、少阳学说、体质学说、五脏有余不足学说、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学说、寒温补泻及折衷学说、婴病治母学说、惊风学说、疳病学说等等。众多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儿科学术内涵。本节仅就儿科主要的几家学说进行阐述。

一、寒凉学说

寒凉学说是强调小儿体禀纯阳,患病后易从阳化热,所见阳证、热证较多,治疗多用寒凉法的学术观点,是中医儿科各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历史沿革

唐·孙思邈指出小儿用药与成人不同之处在于药量稍轻与药性偏凉,善用苦寒泻下的大黄治疗新生儿的实热证,如用龙胆汤“治婴儿出腹,血脉盛实,寒热温壮,四肢惊掣,发热大吐哯者”等。唐末宋初的儿科专著《颅囟经》指出三岁以下的小儿为“纯阳”之体。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辨证中详于五脏热证,略于五脏寒证,治疗儿科外感内伤各种疾病多用甘寒柔润养阴。如泻肺之泻白散、清心之导赤散、凉肝之泻青丸等,但慎用苦寒之黄芩、黄连;他立补肾主方地黄丸,以金匮肾气丸去桂附之温燥,存六味之润养,专补小儿肾阴;用生犀散等寒凉之剂治疗小儿多种出疹性热病;用大青膏治疗小儿伤风发搐;热病神昏惊搐用凉惊丸、抱龙丸;《小儿药证直诀·附篇》“阎氏小儿方论”中的至宝丹、紫雪丹更成为热病神昏抽搐的常用方,这为清代温病学说的温热之邪陷入心包营分而采用芳香开窍法开了先河。钱乙认为热病愈后勿温补,否则热必随生。故有“小儿纯阳,无烦益火”之论。由此认为钱乙是寒凉学说的创始人。

北宋时期由于天花、麻疹等发疹性传染病流行,与钱乙同时期的儿科医家董汲善用寒凉,反对妄施温热,认为“小儿斑疹,本以胎中积热,及将养温浓,偶胃中热,故乘时而作。”善用青黛、大黄、白虎汤等寒凉之品。宋金元时期外感热病与火热病盛行,经方、局方难以奏效,刘完素在继承总结前人的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发现六气之中,火居其二,《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中火热居其七,认为火与热是导致人体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说,倡导苦寒泻火,成为中医学中寒凉学派的代表医家,突破了《伤寒论》温药发表、先表后里的成规,把解表法从辛温转向寒凉,进而影响到儿科学术的发展及温病学说的形成。清代叶天士对小儿四时外感杂病,如伏气、风温、夏热、厥逆、痧、疹、惊等病症,认为“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主张清热解毒,寒凉撤热;吴鞠通所拟桑菊饮、银翘散、清营汤、清宫汤是小儿外感热病常用的良方。近代寒凉学说的代表人物是上海(原籍江苏武进)名医奚晓岚,认为仲景六气之中重视寒之一气,其余五气论述较简,其间所论之风亦多寒中之风,所论之温亦寒中之温,小儿体属纯阳,适用辛凉者多、辛温者少。提出治疗小儿疾病,留得一份津液,便有一份生机,立法重在清热保津,药多寒凉滋润。

(二)基本内容

寒凉学说认为小儿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蓬勃生机表现阳常有余、心常有余、肝常有余之象。小儿体禀纯阳,六淫之邪不论从皮毛而入或从口鼻而受,均易火化,发热惊厥、乳蛾口疮、肺炎喘嗽、便秘肛裂、痢疾泄泻、疖肿疮疡等病,以实证、热证居多,即使是寒证,也易于热化,治疗主张清凉解表,苦寒清里,柔润育阴。外感热病当用寒凉药清解邪热,内伤杂病要注重使用甘凉药养阴生津。慎用或不用辛温燥热、劫津伤阴之剂,或在辛温之中兼以寒凉、温燥之中伍以滋润。

(三)临床指导意义

小儿生机旺盛,生长发育迅速,阳气时常有余,发病易于化火化热,热证较多,热者寒之是基本的正治法则,因此,寒凉学说丰富了儿科基础理论的内容,并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特别是体质壮实、病程尚短、实热证候明显的病证,应用寒凉学说指导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有着普遍应用价值。由于小儿易寒易热,凉之易生寒,寒之易损阳,滋阴易恋邪,故用药治疗时也必须分辨小儿体质阴阳之偏胜。偏于火者病温病热,火热之病则凉之寒之;偏于水者病凉病寒,寒水之病则温之热之。各救其偏,以冀于平。因此,寒凉清热护阴的治疗方法也要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使用。

二、温补学说

温补学说是认为小儿系稚阴稚阳之体,力倡固养小儿元阳,擅用温阳扶正的学术观点。强调阳气在人体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更赖阳气之温煦,必须时时处处注意固护。是中医儿科各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历史沿革

早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就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以及“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之论。后世认为人有阳,如天之有日,日不明则天昏地暗;阳不固则人寿夭折;阳气固秘,阴精才能内守。儿科领域的温补学派,由南宋陈文中领衔倡导,当时由于痘疹等传染病流行,严重威胁小儿生命。陈文中对钱乙用寒凉药治疗痘疹提出异议,认为天地万物遇春而生发,至夏而长成,痘疹之病,脏腑调和则血气充实,自然易生易靥,若妄投寒凉之剂,恐冷气内攻,湿损脾胃,以致腹胀喘闷、寒战啮牙而难治。在用药的性味上,认为药性既温则固养元阳,凉则败伤真气。故秉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论,创桂枝、附子、丁香等燥热之方剂,治疗痘疹由于阴盛阳虚而出迟倒塌者。同时,他在论治儿科内伤杂病时亦重视扶助阳气,如钱乙治肾虚去金匮肾气丸之附桂而为地黄丸,陈氏复其原貌成八味地黄丸以温壮元阳。

嗣后,各家论述范围不断扩展,涉及儿科外感疾病及内伤杂病诸多方面。如明·薛铠、薛己主张温补小儿脾肾,以治本为第一要义而慎用寒凉。《保婴撮要·脾脏》为脾病立方,寒水侮土用益黄散,脾土虚寒用干姜理中汤,脾土虚弱用人参理中汤,脾肺气虚用五味异功散加防风、升麻等。常用补中益气汤与地黄丸合用治疗小儿病,脾肾并重,重视甘温。万全在《片玉心书·小儿治法》说:“小儿纯阳之体,阴阳不可偏伤。”张介宾提出小儿“阳非有余,真阴不足”之说,提出“培补方是保赤之主。”清·夏禹铸倡灯火疗法治疗小儿脐风;陈复正《幼幼集成·初生护持》指出:“斯能补救当代赤子元气于后天,便亦培植后代赤子元气于先天,而寿世于无疆矣。”其治疗百晬嗽用大剂人参,“半岁乳子,而用六两之参,起沉于万难之日。”处处顾护小儿元气。庄一夔专论慢惊用温补,认为其病机系“脾肾虚寒,孤阳外越,元气无根,阴寒至极,风之所由动也、水之所动也。”治宜先用辛热,再加温补,用参术以救胃气,姜桂杞等药以救肾气,方用逐寒荡惊汤冲开寒痰,再用加味理中地黄汤温补气血脾肾。吴鞠通《温病条辨·解儿难》说:“儿科用苦寒,最伐生生之气。”“小儿之火,惟壮火可减,若少火则所赖以生者,何可恣用苦寒以清之哉!”近代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民国上海儿科名医徐小圃,提出扶阳抑阴、燥湿固中的治疗方法,以扶正祛邪,使阳气得以固守而危重之证得以转危为安。如夏季热这样的热证,他创立温下清上汤,黄连与附子并用,可见其注重温补之一斑。现代则将温补法广泛应用于多种儿科疾病,无论外感之风寒、内伤之虚寒,均采用温热方药治疗。

(二)基本内容

小儿时期阴阳之气均较稚嫩,尤以肺脾肾三脏最为突出,而阳气是人身之大宝,无阳则阴无以生。徐小圃认为:“小儿阴为体,阳为用,阳气在生理状态下是全身的动力,在病理状态下又是抗病的主力,而在儿科尤为重要。”因此必须时时处处加以固护。一旦受损,外邪易袭,饮食易伤。外感时疫疾病的病程,正是阳气奋起抗邪的过程,治疗重在扶助阳气以祛除邪毒,若恣用寒凉、妄加消导,正气易伤,阳气易损。只有固护阳气,抗邪外出,使气血、营卫调和,则客邪易散正气易复。尤其是在素体阳虚,胎元之气孱弱,生命活力低下,病情迁延失治误治,阳气耗损,甚至急性热病阳气虚衰之际,早用温补药物救治尤为重要。

(三)临床指导意义

外感初起,风寒郁于肌表,虽身壮热,但无汗泄,此时正气尚盛,多用辛温之剂开宣肺卫腠理,使邪气从汗而泄,正气乃复。若正气不支,邪陷肺闭心阳虚衰,需用温振心阳以扶正驱邪。久泻婴儿脾伤及肾,气阳不足,命火式微,当温补脾肾,助火生土,可用干姜、桂枝、附子、肉豆蔻、人参、黄芪。若正气将溃,生命垂危之重证以及各种坏证病例,运用温补学说的理法方药更可以力挽危急。如用温振心阳法治疗麻疹肺炎喘嗽合并心力衰竭,温运脾阳、温脾燥湿法治疗脾阳不振、虚寒泄泻,温阳建中治胃炎,温壮元阳治胎怯,温阳固脬治尿频,温卫和营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温阳化湿治久热等等,足见温补学说应用之广泛。

三、折衷学说

折衷学说将儿科的寒温、补泻学说兼收并蓄,折中其间的医学观点。儿科领域里有些医家主张寒凉,也有些医家主张温补。由于钱乙强调了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之病理特点,认为小儿“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故儿科范围内的寒温补泻学说,不如他科之偏执,而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折衷学说。

(一)历史沿革

元·朱震亨是折衷学说的先驱,他对钱乙用抱龙丸、百祥丸、生犀散等寒凉之品治疗痘疹,以及陈文中用桂枝、附子、丁香等温燥之品治疗痘疹,折中期间,用解毒、发表、和中三者兼用,创立了治痘之另一法门。嗣后,明·万全《幼科发挥·小儿正诀指南赋》认为“大抵小儿易为虚实,调理但取其平,补泻无过其剂。”用药较为平和。清·秦昌遇《幼科折衷·凡例》因虑“幼科诸书,非偏寒偏热之误,便喜补喜泻之殊,予故僭而折衷之。”遂以“幼科折衷”名书,可谓儿科折衷学说中具有代表性的医家之一。清·沈金鳌《幼科释谜·凡例》说:“古人治幼儿,或专攻、或专补,或专凉、或专热,皆有偏处。是书宗旨一以中和当病为归,不敢偏于攻补凉热。”主张折中其间。

(二)基本内容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阴阳二气均较稚弱,患病之后虚实寒热的变化较成人为快,法当攻不伤正,补不留邪,热不动火,寒不损阳。万全《幼科发挥·小儿正诀指南赋》说:“辛热走气以耗阴,苦寒败阳而损胃。”《万氏秘传片玉心书·胎毒门》说:“小儿月内,肠胃甚佹,气血未充,若有微疾,不可妄施补泻,恐脏腑一伤,将贻患终身,或至夭命矣,可不戒哉!如不得已而用汤丸,毋伐天和,中病即止,又不可过剂也。”

(三)临床指导意义

折衷学说指导临床中一定要把握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体质特点,治疗时寒、热、补、泻不宜偏颇,要做到补不壅滞,泻不伤正,温不生火,寒不伤阳。用药要慎之又慎,尤其是药性猛烈之品更要小心谨慎,不可偏颇。这种既能兼收并蓄,采众家之长,又能扬长避短,切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学说,对儿科来说更为平正和实用。

四、脾胃学说

脾胃学说是研究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注重脾胃功能的健全,强调固护小儿脾胃在防治疾病中作用的医学理论。是中医学中脏腑病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胃提供了小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脾胃健全与否,是儿童五脏安和、疾病预防、病后康复的关键,因而在临床当时时注重调理脾胃。儿科学上的脾胃学说正是围绕这个“后天之本”展开的。

(一)历史沿革

脾胃学说源于《黄帝内经》,后《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均有发展,但大多以成人立论。而钱乙则承上启下,将《黄帝内经》及宋以前的脾胃学说,首先运用于儿科,对小儿脾胃的生理、病理以及辨证论治的选用等方面,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及独到的见解,对后世儿科学的发展及李东垣的脾胃学说理论启示甚大。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所主》中说:“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小儿药证直诀·腹中有癖》中指出:“脾胃虚衰,四肢不举,诸邪遂生。”认为脾胃失调是导致小儿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不但把虚羸、积、疳、伤食、吐泻、腹胀、慢惊、虫症等病都从脾胃论治,而且认为疮疹、咳嗽、黄疸、肿病、夜啼等病也与脾胃相关,也可以从脾胃论治。如诸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腹胀由“脾胃虚,气攻作也。”咳嗽若“痰盛者,先实脾。”肿病是“脾胃虚而不能制肾”等等。钱乙往往采用先调治其脾胃,使中气恢复后再治其本病;或先攻下后再补脾;或补脾以益肺、滋肾等。如“小儿虚不能食,当补脾,候饮食如故,即泻肺经,病必愈矣。”又如“实食在内,乃可下之,毕,补脾必愈”等。钱乙注重调治小儿脾胃的学术思想,对后世李东垣的脾胃学说有深刻的影响。

明·万全明确提出小儿“脾常不足”之说,特别重视饮食调节对脾胃的重要性,提出节戒饮食也是小儿防病的重要手段,《幼科发挥·原病论》中指出:“胃者主纳受,脾者主运化,脾胃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百病蜂起。故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节戒饮食者,却病之良方也。”并指出:“如五脏有病,或补或泻,慎勿犯胃气。”治疗“首重保护胃气。”因为小儿脾胃薄弱易于伤积,乳食伤胃则为呕吐、乳食伤脾则为泄泻,其病机皆为“脾主困”,所以治疗上“重在助运,贵在中和”,偏寒偏热之剂不可多服,以免妄伐后天之本。

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从小儿脾胃特点出发,阐述了“脾为后天之本”的著名论点:“盖婴儿既生,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胃肠涸绝而死。经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犹兵家之饷道也,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

清·叶天士在《脾胃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脾胃升降并创立了胃阴学说,既重视脾升,又重视胃降,善用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适用于脾阴不足、胃有燥火之证,使脾胃分治之说更为彰明。现代江育仁则在钱乙“脾主困”的学术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观点。运脾的作用在于解除脾困,舒展脾气,恢复脾运,达到脾升胃降,脾健胃纳,生化正常的目的。

(二)基本内容

脾胃学说强调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元气的充沛,脏腑的健壮与脾胃功能是否健全息息相关。《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指出“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之气既伤,则元气不能充,疾病之由生。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诸疳》中提出“诸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可见脾胃失调则百病丛生。脾胃健全与否在儿科发病学及治疗学上至关重要。因此,重视和善于调治小儿脾胃,是脾胃学说的特色所在,而这种学说的形成又与脾胃在小儿时期重要的生理作用以及脾胃病在儿科临床上有较高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三)临床指导意义

小儿生机旺盛,发育迅速,但脏腑柔嫩,气血虚弱,脾胃的运化功能尚未健全,形成了与营养需求大而消化负担重之间的矛盾,加之小儿饮食不能自节,生活不能自理,一旦冷热饥饱失度,则脾胃纳运之功能更易紊乱而出现纳呆、吐泻,导致消化不良、营养吸收障碍的积滞、厌食、疳证、泄泻、虫证等脾胃病,所以小儿脾胃疾病尤多。调治小儿脾胃病时力求攻不伤正,补不碍邪,冷去不热,热去不冷,采用消补兼施、寒热并投、以通为补、力求柔润,以及补脾、运脾的多种治法,以适应小儿脾胃的虚实寒热之变化。脾胃健旺,肺气得养,心血得滋,肾水得制,肝阳得御,五脏得安,则不治咳而咳自愈,不治喘而喘自平,不治肿而水自利,不安神而神自宁。

儿科各家学说内容丰富,在小儿生理病理、保健、诊治中均有体现。掌握中医儿科各家学说认识疾病的观点和防治方法,撷取其中精华,综合各家之长,不拘一家之言,应用于现代儿科临床,对于推动中医儿科学术创新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更好地通过理论探讨、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对于古代的儿科各家学说去粗取精,明确其学术精华,阐述其科学本质,确认其现代临床适用范畴,并进而提出新的学说,是今后对于中医儿科各家学说研究的重要任务。 VC4ry2fZl3YkJfe0HbsN9jQPhlUg9TzdKWwbikNeXuYPE1xl01Hdpz7SSZaQKwd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