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乳蛾

乳蛾是指咽部喉核(腭扁桃体)肿大或伴红肿疼痛甚至溃烂化脓为主症的肺系疾病。因喉核肿大,状如乳头或蚕蛾,故名乳蛾,又称喉蛾。该病在春、秋两季及气温变化时容易发生。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乳蛾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乳蛾溃烂化脓者,名烂乳蛾。急性反复发作迁延,可致慢性乳蛾。乳蛾可导致臖核、鼻渊、颈痈等并发症,偶因未及时或未彻底治愈亦可导致水肿、心悸、痹证等病证;长期反复不愈可致反复呼吸道感染。本病一般预后良好。

中医古代文献中有关于乳蛾病名、病因及症状的明确记载。《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咽喉总论》指出:“小儿咽喉生病者,由风毒湿热搏于气血,随其经络虚处所著,则生其病,若发于咽喉者,或为喉痹、或为缠喉风、或为乳蛾。”《疡科心得集·辨喉蛾喉痈论》说:“夫风温客热首先犯肺,化火循经上逆入络,结聚咽喉,肿如蚕蛾,故名喉蛾。”《咽喉脉证通论·乳蛾》曰:“或一年一发,或半年一发,或一二月数发,根留于中,不能尽去,一时难愈。”描述了本病频发和反复的特点。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慢性扁桃体炎。

【病因病机】

小儿乳蛾的病因主要与感受风热邪毒有关,或素体肺胃热毒炽盛,复感外邪所致。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外邪入侵,咽喉首当其冲而受邪。本病病位在肺胃,病机为热毒壅结咽喉。初起以实证为主;病久邪热伤阴耗气,多为虚证;反复发作者,余邪滞留,气机不畅,致血瘀痰凝,热痰瘀互结乳蛾,出现虚实夹杂证候。

1.风热搏结 风热邪毒从口鼻而入,咽喉首当其冲。热毒搏结于咽喉,气血壅滞,脉络受阻,肌膜受灼,乳蛾红肿疼痛。

2.热毒炽盛 邪热入里,或素体肺胃热盛,或平素嗜食辛辣煎炸肥甘之品,致食滞胃肠,积而化热,复感外邪,循经上攻,搏结喉核,热毒炽盛,乳蛾肿大,血败肉腐成脓。如《灵枢·痈疽》所言:“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

3.肺胃阴虚 小儿稚阴未长,热病伤阴,或素体阴虚,均可致肺胃阴虚,虚火上炎,灼结乳蛾,则乳蛾肿大,日久不消。

4.邪毒留伏 急乳蛾反复发作,或失治误治,致热毒结于乳蛾,未能廓清,气机不畅,痰浊内生,积久必瘀,热痰瘀互结乳蛾,致乳蛾肥大甚至肿硬,梗阻于咽喉,形成慢乳蛾。邪毒久羁,则耗气伤阴。

【临床诊断】

1.病史 常有外感病史、饮食不当,或咽痛反复发作史。

2.临床表现 乳蛾肿大,或伴色红、咽痛、脓腐,甚者吞咽困难,或咽干、咽痒不适、咽部有异物感。急乳蛾多伴发热,慢乳蛾色淡红或紫暗、质硬。

咽部检查可见黏膜呈弥漫性充血,以扁桃体及两侧腭弓最为严重,腭扁桃体肿大,扁桃体表面可见黄白色脓点,或在隐窝口处有黄白色或灰白色豆渣样渗出物。反复发作者,扁桃体表面不平、有陷窝,有瘢痕及表面角化物。

3.并发症 少数患儿可并发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痹证(风湿热)、心悸(心肌炎)。

4.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者,提示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不高,C反应蛋白不高,提示病毒感染。

(2)咽拭子 可做病原学检测。

【病证鉴别】

1.疾病鉴别 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鉴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有发热、咽峡炎、扁桃体肿大等症状,但其颈部淋巴结肿大更为明显,全身浅表淋巴结均可累及,常伴肝脾肿大,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增高,以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加明显,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EB病毒抗体检查呈阳性。

2.证候鉴别 乳蛾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乳蛾有轻症和重症,风热搏结证属于轻症,多为发病初期,症见发热,咽喉疼痛,乳蛾赤肿,但尚未化脓,可伴有风热表证。而热毒炽盛为本病极期,热势高,甚至壮热不退,乳蛾赤肿明显,常致溃烂化脓,吞咽困难,伴里热证表现。而肺胃阴虚证多见于慢乳蛾,表现为乳蛾肿大,色暗红,咽干喉燥,咽部异物感,日久不愈,舌质红,苔少。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本病辨证,以八纲及脏腑辨证为纲。主要辨病情的轻重、病邪的性质。若起病之初,乳蛾赤肿不甚,无溃烂化脓,发热不甚,全身症状不明显,病势较轻,有表证者为风热搏结;若起病急骤,壮热不退,乳蛾赤肿甚,有溃烂化脓,全身症状较重,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多为热毒炽盛;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乳蛾赤肿不甚,咽干咽痒,舌红少苔,脉细,为肺胃阴虚;若咽红,乳蛾色红肥大,甚至肿硬,舌质红绛,苔腻,为热痰瘀互结于咽喉;若咽部不痛,喉有物阻,乳蛾肥大而不红,神倦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暗淡夹瘀斑,为气虚血瘀。

2.治疗原则 以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为基本治则。急性期风热搏结者,治以疏风清热,利咽消肿;热毒炽盛者,治以清热泻火解毒;肠腑燥结者,则宜通腑泻火;乳蛾肉腐成脓者,治以泻火解毒合并凉血消痈排脓;慢性期治以养阴或益气,佐以凉血散瘀、软坚散结。本病在内服药物治疗的同时,可配合局部外喷药物等治疗。

3.证治分类

(1)风热搏结

证候 咽喉疼痛,咽痒不适有异物感,吞咽不利,乳蛾赤肿,尚未化脓,发热,微恶寒,可伴鼻塞流涕,头痛身痛,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辨证 以乳蛾赤肿疼痛,咽痒不适,吞咽不利为主,伴见发热、恶寒、鼻塞等风热表证。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方药 银翘马勃散加减。常用药:金银花、连翘疏风清热利咽;马勃、射干、牛蒡子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大青叶清热凉血;薄荷、蝉蜕、芦根宣透郁热利咽。

乳蛾赤肿甚者加山豆根、板蓝根、赤芍利咽消肿;发热甚者加石膏、黄芩清肺解热;声音嘶哑加青果、木蝴蝶消肿生津;咳甚痰多加桔梗、瓜蒌、浙贝母止咳化痰。

(2)热毒炽盛

证候 乳蛾赤肿明显,甚至溃烂化脓,吞咽困难,壮热不退,口干口臭,大便干燥,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厚,脉数,指纹紫。

辨证 乳蛾赤肿明显,可见脓点,伴见里热证如壮热不退、口干口臭、大便干燥、小便黄少为辨证要点。

治法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

方药 牛蒡甘桔汤加减。常用药:牛蒡子、射干、桔梗清热解毒、利咽止痛;蒲公英、败酱草、连翘、皂角刺清热解毒,消痈排脓;黄芩、黄连清泄肺胃。

壮热烦渴加石膏、知母清气解热;大便干燥加虎杖、大黄通腑泄热;溃烂化脓明显者加白芷、金银花、败酱草解毒消痈;颈部臖核肿大加夏枯草、浙贝母化痰散结;口渴声嘶加天花粉、芦根利咽生津;乳蛾和舌质暗红者,加赤芍、牡丹皮凉血化瘀。

(3)肺胃阴虚

证候 乳蛾肿大、色暗红,咽干喉燥,日久不愈,干咳少痰,大便干燥,小便黄少,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指纹青紫。

辨证 症见乳蛾肿大,其色暗红。肺胃阴不足则咽喉干燥或咽痒不适,干咳少痰,大便干燥;另有气虚者可见乳蛾淡白,多汗,易罹外感,舌质淡,苔薄白。

治法 养阴清肺,利咽散结。

方药 养阴清肺汤加减。常用药:生地黄、玄参滋阴清热,凉血消肿;麦冬、石斛养阴清肺;牡丹皮、白芍清热凉血;川贝母、僵蚕清热化痰散结;薄荷辛凉透热,清热利咽;生甘草清热,解毒利咽。

乳蛾肿大甚者加夏枯草、昆布、蒲公英消肿散结;乳蛾肿硬者加丹参、莪术活血消肿;干咳者加桑白皮、沙参、百合润肺止咳;声音嘶哑加青果、蝉蜕利咽生津;低热不退加青蒿、地骨皮清退虚热。

如见乳蛾淡白、倦怠乏力、纳差、多汗易感、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数等,为肺脾气虚证。治以补肺固表,健脾益气,用玉屏风散合异功散加减。常用药:黄芪、白术、防风、党参、茯苓、黄精、煅牡蛎、僵蚕、陈皮、焦六神曲等。

【其他疗法】

1.中药成药

(1)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 每支10mL。1~3岁5mL、4~7岁10mL、>7岁15mL,1日3次。用于风热搏结证。

(2)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每支10mL。每服<1岁1/3支、1~3岁1/2支、3 + ~5岁2/3支、>5岁1支,1日3次。用于风热搏结证和热毒炽盛证。

(3)喉咽清口服液 每支10mL。每服1~3岁10mL,1日2次;3~14岁10mL,1日3次;>14岁10~20mL、1日3次。用于风热搏结证和热毒炽盛证。

(4)养阴清肺口服液 每支10mL。每服<3岁2.5mL、3~5岁3.5mL、5~10岁5mL、>10岁10mL,1日2~3次。用于肺胃阴虚证。

(5)冰硼散、锡类散、西瓜霜喷剂、开喉剑喷雾剂 任选一种吹咽部扁桃体上,每次适量,1日2~3次。用于风热搏结证和热毒炽盛证。

2.针灸疗法

(1)实热乳蛾 针刺主穴合谷、内庭、少商,配穴天突、少泽、鱼际,少商点刺出血。高热配合谷、曲池。每次选2~3穴,中强刺激,1日1次。

(2)虚火乳蛾 针刺主穴大杼、风门、百劳、身柱、肝俞,配穴合谷、曲池、足三里、颊车。每次选2~3穴,中度刺激,1日1次。

【预防调护】

1.预防

(1)积极锻炼身体,多做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2)调摄冷暖,避免感受外邪。

(3)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辛辣香燥之品。

2.调护

(1)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2)饮食宜清淡,以流质为主,多饮开水,加强营养,保持大便通畅。

【临证备要】

1.望诊首重咽喉 咽喉望诊是乳蛾辨证的关键。乳蛾红为热;红赤肿甚为热毒蕴结;化脓溃烂为热毒壅滞、肉腐血败;若红赤不著,或微红、或嫩红,发病初期为外感。慢性期,如咽红,扁桃体肿大,暗红,为瘀热;咽微红,扁桃体肿大,色淡红,为气虚血瘀;扁桃体肥大,硬肿,表面凹凸不平,色暗红,为痰瘀互结。临证时可结合咽喉望诊与全身症状辨证分析。

2.分期辨证治疗 《外科正宗·咽喉治法》说:“初起肿痛,寒热交作,头眩拘急者,邪在表也,宜发散。初起肿痛发热,脉有力而便秘者,邪在内也,宜下之。肿痛寒热,口干作渴,脉洪大而有力者,宜发表攻里。”乳蛾要分发作期和慢性期治疗。发作期,疾病初起有发热、咽痛、咽肿,兼有表证者,以解表为先,祛邪外出,治疗应疏风散热、解毒利咽为主。若壮热烦躁、尿黄便秘,邪热在里者,应清热解毒、泻火通腑,加大黄、虎杖等清热泻下之品以釜底抽薪。乳蛾除咽痛、咽部不适,主要表现为乳蛾肿大,故既要清热解毒,又要将消肿散结贯穿治疗始终,酌情选用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夏枯草、黄连、马勃、蚤休、山豆根等药物。咽峡及扁桃体充血明显,提示热入血络,酌加凉血活血之品如牡丹皮、赤芍等。如若出现化脓,则宜再配伍皂角刺、白芷、冬瓜子、败酱草、天花粉等散结排脓。慢性期由于反复发作,常热痰瘀互结咽喉,当清热化痰散瘀以消肿散结,常以玄参、生地黄、牡丹皮、赤芍、浙贝母、山豆根等随证加入。若长期慢性肿大,可适当加用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散结。日久可出现阴虚、气虚,阴虚者宜滋阴清热、利咽化瘀如生地黄、玄参、天花粉、白芍、牡丹皮等品,不可早用滋腻,以免邪恋深入;气虚佐以益气之品如黄芪、白术、党参、防风等,有助扶正御邪,托邪外出。

3.急症火郁发之 急性乳蛾常发病急骤,表现为高热,咽喉疼痛,乳蛾充血肿大明显,或伴有黄白脓点等。提示其素有蕴热,或为胃肠积热,或为湿热蕴结,外邪诱发,内外合邪,热化迅速,故起病即见里证,呈现火热炽盛之象。由于内有蕴热伏火,故治疗切忌一派苦寒之品,恐冰伏热邪,不利于邪气外达。应遵“火郁发之”立法处方,透邪外出,宣散伏火。可在清热解毒基础上,酌加升麻、白芷、羌活等升散伏火,或合升降散加减化裁。

4.寒凝可用温散 乳蛾虽然以发热、咽痛症状多见,但临床上并非完全是热证,发病初期偶尔可见风寒证,慢性乳蛾亦有寒结痰凝表现,故在临证时需要详加分辨。即使需用寒药,也应酌加温热药有助散结,如当归、川芎、白芷、法半夏等,以寒温并用,气血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 XaJ5CPRNiYWIZYcMim6LWV2/K9s7yxa6lZ2WTZwMADAfzxNkLy+rCQzUvh3bZz3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