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庄道:“大人,你从早上到现在,什么都没吃,也一直没休息过,再这么累下去的话,身体肯定会出问题的。”
陈知山咬牙道:“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须得快点把这些裂缝补好,不然这就像一把剑,一直悬挂我们头顶,谁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掉下来。”
说了几句,他就起身走向那一堆装好的沙袋旁。
望着沙袋,他不禁皱了皱眉。
“使用体力丹!
仓库中还有六颗体力丹,只要使用一颗,就能立刻恢复体力。
刚用完体力丹,陈知山就感觉自己又恢复了生龙活虎。
用力将一袋几十斤重的沙袋抗在肩膀上,就开始往第二处裂缝处走去。
暴雨一直下。
陈知山身上的蓑衣早就烂了,雨水打在身上,居然有一丝疼。
但现在的陈知山只想着快点把裂缝堵上,哪还顾得上这些琐碎的小事...
夜色渐渐黑了。
陈知山的身影,随着那豆大的雨滴,一同变得朦朦胧胧。
汗水、雨水,还有破皮流出的血水,相互交织在一起。
就连陈知山自己,都分不清哪些是雨水,哪些是汗水,哪些是血水。
总之,偶尔有水流进嘴里的时候,是咸的。
而此时,幽河中的水,也在不停往上涨...
永林村。
程行站在窗边,望着外面的暴雨,眉头
“老爷!”
浑身湿透的管家跑进来,气喘吁吁道:“我让人去看了一眼,陈大人他确实在幽边,而且还和县衙的衙役一起,正在加固河堤。”
“什么?难不成河堤真出问题了?”
程行这下不能淡定了,幽河河堤真崩溃的话,那永林村肯定是第一个遭殃的。
“快点,准备防雨油灯,再去通知村民,但凡能扛能跑,四肢健全的男人,立刻前往幽河,加固河堤!”
“是!老爷!”
管家领命,然后就去准备了。
不得不说,程行作为幽河县有名的乡绅,话语权确实比陈知山要高。
村民们听到程行的命令之后,立刻就抄上铲子、锄头之类的工具。
然后程行又让十几个下人拿着油灯在前面带路,上百人浩浩荡荡去往幽河。
因为外面又下雨又刮风,所以程行就让十几个下人各自拿着鸿雁回首衔鱼油灯,这油灯不仅防风,同样也能防雨。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油灯造价太贵,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
十几盏微弱烛光的油灯,在这黑夜中就像是萤火虫一般。
这些村民对幽河自然是熟悉无比,没费多长时间,就到了河堤。
“咦?程里长,你看河堤旁有加固的痕迹!”一个眼尖的村民大声道。
众人望向河堤,果然看到在前方河堤上,竟然钉着许多木桩,还堆积着很多沙袋。
“这...你们看,幽河的水位上涨了好多,如果河堤真崩溃的话,那我们就完了!”
“真奇怪,往年也有下大暴雨,还有一次下了十几天,幽河都没涨水,没想到这次才下三天,就涨了这么多。”
“这幸好来看了一眼,否则幽河真溃堤的话,我们就完了。”
不用村民说,程行也发现了这个情况。
现在他不由得想起了陈知山对他说的那些话来。
还有这加固过的痕迹,难道...
这时,一阵踩踏泥水的噼啪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同时还伴随着阵阵沉重的喘息声。
程行等人循声望去,在火光的照耀下,他们将前方的情景看的清清楚楚。
只见陈知山双手拖着一根木桩,步履蹒跚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每踏出一步,他的双脚都在发颤,好像下一刻就会倒下似的。
众人呆呆的望着陈知山,心中百感交集。
他们没想到,身为县老爷的陈知山,居然会在这搬木桩。
一个人,坚守在这波涛汹涌,危险重重的河边,加固河堤。
联想到那已经打满的木桩和堆满的沙袋,一群人都被震撼到了。
谁也没想到,曾经臭名昭著的狗官,现在居然会为百姓不顾一切。
此时,陈知山也发觉到了程行等人。
只是他什么也没说,而是继续用双手拖着木桩,放在河堤裂缝处。
然后又往另一边走去。
所有木桩,都是衙役们从幽河旁的树林里临时砍的。
从树林到河堤,也有几分钟的路程,为了不耽搁时间,陈知山就让几个人留在树林里砍树,再来几个人把木桩搬过来。
不过那几个人因为太累,现在正躲在一个临时搭建的躲雨棚里休息。
陈知山因为有体力丹,透支体力后就服用一颗,能迅速恢复体力,所以他才能坚持到现在。
现在雨依旧没停。
幽河河水还在不停往上涨,河堤随时都会崩溃。
所以,必须得在最快的时间,把这几处裂缝加固好!
一个村民忍不住走到河堤旁,双手抱起放在地上的木桩。
这一抱...
他顿时脸色大变。
这根木头是刚砍的,再加上雨水浸泡,短短一截,都有上百斤重。
而在河堤旁,已经堆了几十根木头,还有几十个沙袋。
可见陈知山已经在这忙活很久了。
“这木头,怎么着也有上百斤重,这些...都是他一个人搬过来的吗?”那村民怔怔呢喃道。
“...”
程行呆了一会儿,然后说道:“你们听好了,一群人去树林里砍木桩,然后另一群人负责抬过来。”
“还有让几个人回村内一趟,让村内的女人拿出不要的破布和旧衣物,用针线缝成布袋,再送到幽河来。”
“另外,再让几个人去通知十宫村、石头村、梁家村,让他们赶紧行动起来,要以最快的速度加固河堤,否则这河堤随时都可能会溃堤!”
程行的脸色愈发凝重,他知道,现在已经到了千钧一发之际。
幽河溃堤,谁都逃不掉。
“我知道了!”
所有村民都分配好了工作,然后各自行动起来。
程行跟着一群人,去到旁边的树林。
林中正有六个衙役在那砍树,两个人砍一棵,没多久就有一根木桩。
“快点去帮忙!”
“好!”
几十个村民手中拿着斧头,飞速跑到树边,然后用力劈砍起来。
程行走到陈知山身后,从另一头抱起木桩,说道:“大人,两个人抬比较省力,也比较快。”
陈知山看到程行带着村民来河堤,就知道他已经相信了自己的话。
只不过他不想让自己放松。
因为人进入专注的状态后,一旦放松下来,就会产生怠惰,不想再动。
“那就多谢你了。”
两人一前一后抬着木桩,抬到河堤旁。
又回去树林,再抬一根...
不知来回多少转,陈知山突然停下脚步,紧盯着前方。
在不远处,那昏暗的夜色中,出现了点点闪烁的烛火,就好像天上的星星一般闪耀,给人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