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脏病变,是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肝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在国内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为常见。在国外,特别是北美、西欧则以酒精中毒最多见。具体病因如下:
乙型与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发展成肝硬化。病毒的持续存在是演变为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可以直接演变为肝硬化,但更重要的演变方式是经过慢性肝炎的阶段。从病毒性肝炎发展至肝硬化的病程,可短至数月,长达20~30年。乙型和丙型肝炎的重叠感染常可加速肝硬化的发展。
在欧美国家,酒精性肝硬化占全部肝硬化的50%~90%,我国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占同期住院肝硬化总数的10%左右。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酒精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的直接损害。乙醛增加脂质过氧化,刺激中性粒细胞,形成超氧化物,通过刺激星状细胞和细胞因子增加胶原合成。乙醇转变为乙醛过程中,辅酶Ⅰ与还原型辅酶Ⅰ比例下降,减少乙酰辅酶A形成,抑制三羧酸循环,脂肪氧化减弱、肝内脂肪酸合成增多,形成脂肪肝、酒精性肝炎,严重时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一般而言,每日摄入乙醇50g,持续10年以上者8%~15%可导致肝硬化。在我国,酒精可加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仅次于上述两种病因的最为常见的肝硬化前期病变。危险因素有肥胖、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空回肠分流术、药物、全胃肠外营养、体重极度下降等。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双醋酚酊、甲基多巴、四环素等,或长期反复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如磷、砷、四氯化碳等,均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最后演变为肝硬化。
胆汁淤积分为原发性胆汁淤积与继发性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淤积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自身免疫性胆管炎等。继发性胆汁淤积包括肝内外胆管结石、胰胆系统肿瘤等。
在我国,以肝豆状核变性最为多见。
(1)肝豆状核变性:多见于青少年,由于先天性铜代谢异常,铜沉积于肝、脑等组织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病变为双侧脑基底核变性和肝硬化,临床上出现精神障碍,锥体外系症状和肝硬化症状,并伴有血浆铜蓝蛋白降低,铜代谢障碍和氨基酸尿等。
(2)血色病:系由铁代谢障碍,过多的铁质在肝组织中沉着所引起的肝硬化。多数病例呈小结节性肝硬化,晚期病例也可表现为大结节性肝硬化。临床上主要由肝硬化、糖尿病、皮肤色素沉着及性腺萎缩等表现,均系含铁血黄素沉着于脏器和组织所致。
(3)半乳糖血症:半乳糖血症是由于1-磷酸半乳糖尿苷酰转移酶缺陷,肝内半乳糖无法转变为葡萄糖,导致1-磷酸半乳糖和半乳糖醇聚积肝内,从而发展成为肝硬化。
(4)α 1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α 1 -抗胰蛋白酶是由肝脏合成的低分子糖蛋白,基因异常可导致α 1 -抗胰蛋白酶缺乏或产生异常的α 1 -抗胰蛋白酶堆积在肝脏,导致肝硬化。
(5)糖原贮积病:多见于儿童,由于缺乏淀粉-(1,4-1,6)-转葡萄糖苷酶而致肝细胞内大量糖原贮积。
(6)酪氨酸代谢紊乱症:或称酪氨酸血症,临床表现为肝硬化,低磷酸血症引起的佝偻病,多发性肾小管回吸收缺陷,血和尿中酪氨酸浓度增高。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和各种病因引起的肝静脉阻塞综合征和肝小静脉闭塞病,均可使肝内长期淤血、缺氧,而导致肝小叶中心区肝细胞坏死、萎缩和消失,网状支架塌陷和星芒状纤维化,称淤血性肝硬化。由心脏引起的肝硬化也称为心源性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炎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根据患者体内循环自身抗体的不同,可分为Ⅰ型(狼疮样)、Ⅱa型和Ⅱb型。
所谓隐源性肝硬化不是一种特殊的类型,而是由于病史不详,组织病理辨认困难、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准等原因未能查出病因的肝硬化,占5%~10%。其他可能的病因包括营养不良、血吸虫病、肉芽肿性肝损、感染等。
(杨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