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浅谈“腔隙性脑梗死”

孙蜀宁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近些年,经常有一些老年朋友很惊慌地找到我,说他得了“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要马上住院治疗,把血管通开,不然就危险了。但实际上,这些老年朋友都是自己走着来的,神志清楚,语言流畅、活动自如。他们大多都是通过体检的方式发现腔隙性脑梗死的,而并不是因为确切的发病状态来诊的。经过仔细的问诊和查体,他们基本上都能消除紧张的情绪。

那么腔隙性脑梗死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个影像学的诊断呢?这里我来给大家解读一下,正确的态度是:既不能过分惊慌,也不能视而不见!

我们先从腔隙性脑梗死的概念说起,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等因素的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最终管腔闭塞,使供血区的脑组织坏死,形成小空腔,故称“腔隙性脑梗死”。其绝大多数是发生于直径为100~200微米的小动脉,也就是1毫米的十分之一粗细的细小动脉,我们在X线片子上见到的病灶一般在3~4毫米大小,大部分病灶位于脑功能的静区,没有神经功能的缺损症状,只有在CT甚至磁共振检查以及尸检的时候才会被证实,所以又叫静息性梗死或无症状性梗死,这种脑梗死占全部脑梗死的30%左右。

说到这里,因上述情况来诊的老年朋友应该放松了一些——首先它发生在细小动脉,其次它发生在大脑的功能静区。

那么造成腔隙性脑梗死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呢?最常见的就是多年的高血压、动脉硬化,还有糖尿病,再有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年龄。

知道了概念和病因,我们到底该怎样对待它呢?真的需要通开闭塞的小动脉吗?回答是:一般的治疗手段是通不开的,也没有通开的必要!打个比方:一片水稻因为干旱已经枯萎死亡了好多天了,就算这个时候我们再给它们灌溉上水,它们也活不了了;X线片子上我们见到的脑缺血的病灶里的神经细胞也是已经死亡较长时间了,就算疏通开供应它们的血管同样也救不活那些神经细胞。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需要再做什么了,我们应该去查找每个患者身上的导致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年龄是我们无法干预的,但是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我们还是有计可施的。在医生的指导下,把血压、血糖的数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用均衡的饮食或药物尽量地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这些就是我们正确对待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一类老年朋友们说的腔隙性脑梗死的方法,也就是说对无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要针对病因下功夫。

该说“但是”了,并不是所有的腔隙性脑梗死都是可以轻松对待的,比如说病灶虽然不大,但是部位非常重要,也就是说病灶在非功能静区,病人已经出现了肢体瘫痪、感觉丧失或语言障碍,一定要尽早地到医院治疗,越早越好!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老年人一看自己身体的总体情况不错,手脚活动灵活、头脑清楚,体检发现了腔隙性脑梗死后却毫不在意,即使知道自己有高血压或糖尿病也不干预。要知道,如果危险因素不干预,闭塞的小动脉就会越来越多,腔隙性脑梗死的小病灶数量不断增多,并且连成片,同样会造成大脑功能的减退,例如:智力下降、行动迟缓、尿便障碍等。

总结一下,如果老年朋友们在非发病状态下知道自己有腔隙性脑梗死,首先不要紧张,可以让医生来帮助判断一下是否是无症状类型的,查找危险因素,正确地进行干预。还是那句话:既不能过分惊慌,也不能视而不见! x/Kvw3PF5ETu+2FVwkDiPspEYMzz+DQgeOvOsbkHzLU63GoJBsyEaxWbl7yQV9n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