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辽宁海水养殖业布局与生态承载力

海水养殖业布局优化调整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优化布局时必须以养殖生态承载力的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作为基本依据。如果养殖生态承载力逐渐增大,则说明海水养殖业对海域造成的压力小于生态承载力,这种海水养殖业布局就有利于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养殖生态承载力包括两层基本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养殖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生物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为养殖生态承载力的支持部分;第二层含义是指生态系统内经济子系统的发展能力,为养殖生态承载力的压力部分。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是指生态系统的弹性大小,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则分别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大小;而经济子系统的发展能力指生态系统可维持的渔业经济规模。

1.4.1 海水养殖业发展对养殖生态承载力的影响

养殖生态承载力能够影响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反过来,海水养殖业发展对养殖生态承载力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通过生态养殖、循环水养殖、合理布局等手段,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水养殖业,可以提高养殖生态承载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海水养殖自身污染、海域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会降低养殖生态承载力的阈值。

1.4.1.1 滩涂和池塘养殖

辽宁滩涂增养殖主要分布在黄海北部的东港和庄河地区,以及辽东湾的盘锦和锦州海域,主要增养殖菲律宾蛤仔、四角蛤蜊、青蛤、文蛤、大竹蛏、缢蛏、双齿围沙蚕等。池塘养殖辽宁沿岸均有分布,主要养殖刺参、海蜇、日本囊对虾、中国明对虾、凡纳滨对虾、缢蛏、菲律宾蛤仔、文蛤、三疣梭子蟹等。基于滩涂和池塘的养殖方式、养殖种类及养殖技术的特点,其对养殖生态承载力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近些年沿海地区积极开发滩涂养殖,占用自然湿地面积,造成动植物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严重退化,必将降低养殖生态承载力的阈值。二是由于目前池塘养殖废水缺乏处理手段,从而加重了临近海域赤潮、褐潮、绿潮暴发的概率,使生态承载能力下降;三是滩涂养殖规模的持续扩大,导致可利用的沿海滩涂资源量所剩无几,也会影响养殖生态承载能力。

1.4.1.2 浅海增殖和筏式养殖

浅海增殖品种在辽宁海域主要包括:蛤(菲律宾蛤仔、中国蛤蜊、四角蛤蜊、青蛤、文蛤、紫石房蛤等)、蚶(魁蚶、毛蚶)、蛏(缢蛏、大竹蛏)、鲍(皱纹盘鲍)、虾夷扇贝、棘皮类(刺参、光棘球海胆、中间球海胆)、虾蟹类(日本囊对虾、中国明对虾、三疣梭子蟹)、鱼类(褐牙鲆、许氏平鲉、大泷六线鱼、梭鱼)、海蜇等。

筏式养殖在辽宁海域主要集中在大连和绥中海域,主要养殖扇贝类(虾夷扇贝、海湾扇贝、栉孔扇贝等)、牡蛎类(大连湾牡蛎、长牡蛎等)、棘皮类(光棘球海胆、中间球海胆)、大型藻类(海带、裙带菜、紫菜)等。其中扇贝类的年养殖产量最高,占世界扇贝类年养殖产量的80%以上。

这两种养殖方式对养殖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分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人工放流或底播增殖的方式,可以促进海域内海洋生物资源的恢复,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同时筏式养殖海带、裙带菜等大型藻类,能够吸收海水中的营养盐,并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改善海水环境质量,也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贝类的大规模养殖可以控制赤潮的发生,增加渔业碳汇。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单一底播养殖品种可能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大量生物粪便也会影响局部生态环境,从而降低生态承载能力。

1.4.1.3 网箱养殖

网箱养殖在辽宁海域主要集中在大连金州海域,主要养殖鱼类(红鳍东方鲀、褐牙鲆、大菱鲆、许氏平鲉、大泷六线鱼),目前刺参的网箱养殖也开始逐渐推广普及。网箱养鱼会产生大量的残饵和鱼粪,导致局部海域氮、磷含量过高,水体溶解氧降低,并在底质中产生大量硫化氢,对生态系统影响较大,大大降低了生态承载力的阈值。然而深水网箱养殖,由于水体交换性好,养殖容量大,对生态承载力影响较小。

1.4.1.4 工厂化养殖

工厂化养殖在辽宁沿海均有分布,主要包括鱼、虾、参等品种的养殖。相对池塘这种养殖对环境压力较大,影响生态承载力阈值。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节能、环境友好型的循环水养殖模式由于前期设备投入较大,尚未大面积推开。靠抽取地下水或者外海水的工厂化养殖,一是在工厂化养殖中,水体残留的消毒物质、养殖生物的排泄物、残饵等都被排入近岸海域,导致近岸海域水体环境质量有所下降,降低了生态承载力的阈值,但是目前推广的循环水养殖可解决这一问题;二是由于以抽取地下水为主的工厂化养殖大规模发展,容易造成沿海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引发海水入侵,对生态承载力影响较大。但是工厂化养殖是未来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环保化养殖的趋势。

1.4.2 养殖生态承载力与海水养殖业布局的内在作用机理

养殖生态承载力和海水养殖业布局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一方面,养殖生态承载力直接通过海域资源对海水养殖业的支持作用和生态环境对海水养殖业的限制作用,对海水养殖业布局产生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海水养殖业布局的优化调整也会对养殖生态承载力产生影响。随着海水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海水养殖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给海洋生态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都将会降低养殖生态承载力的阈值;反之,随着养殖企业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健康养殖技术的积极推广和应用,海水养殖业布局的科学合理优化,都将提高养殖生态承载能力。总之,养殖生态承载力与海水养殖业布局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系统。

1.4.2.1 相互制衡性

养殖生态承载力与海水养殖业布局的相互作用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平衡性。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海水养殖业布局是在充分考虑海水养殖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而做出的科学、合理的决策,同时,提高养殖生态承载力也是海水养殖业布局的优化调整方向,因此,养殖生态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海水养殖业布局调整的影响。

1.4.2.2 变化互动性

养殖生态承载力和海水养殖业布局的作用是互动的,一方的变化必然引起另一方的变动。海水养殖业布局的改变将会导致人们对于海水养殖资源的配置、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与此同时,随着养殖生态承载力的变化,海水养殖业布局也可进行进一步调整,形成互动,实现良性循环。

1.4.2.3 内在关联性

相互作用机理实质上就是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养殖生态承载力与海水养殖业布局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这是两者相互作用的最基本特征。由于养殖生态承载力和海水养殖业布局是对同一客体海洋资源的描述和配置,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在进行海水养殖业布局调整的时候必须考虑海域承载力的状况,以便使海洋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J9j5bgglV03JUlPS3/MdtTRggRgK/Px45O98Jqt0WFn5CnrvT3hHGvdYqj+fhQ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