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是对现有或潜在的护理风险识别、评估、评价及处理、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对患者、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并采取正确方式干预的过程。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为护理风险管理。

(一)产科存在的护理风险

1.护理人员风险因素

(1)注意力不集中,环节质量无法控制:工作内容烦琐、应急性强,心理压力大,人力资源配备不足,孕产妇护理需求增多,过于疲劳;责任心不强,对产妇观察不到位。

(2)服务观念滞后:不能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自视地位高,缺乏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

(3)法律意识落后:产科是高风险科室,易出现法律纠纷问题,在护理工作中忽视潜在隐患和危险因素,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及对其权益的尊重,易引发护患纠纷及冲突。

(4)技术性风险:专业技术水平不够,护理知识缺乏导致病情观察能力不足,抢救危重患者时主次不分,不能及时准确地配合实施抢救,为护理安全埋下隐患。

(5)护患沟通不足,未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入院后未充分告知产科有关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不良后果;做特殊治疗是可能出现的风险;向产妇交代服药及检查的注意事项不明确;缺乏护患沟通,未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履行告知义务,或告知后未留痕迹,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易引起纠纷。

(6)未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及制度:操作习惯≠操作规范,护理操作中违反操作规范,导致护理事故发生,如腹部理疗距离不正确导致切口皮肤烫伤;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导致沐浴时抱错婴儿;查对制度不认真执行导致使用过期药品。

(7)护理记录书写风险: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没有个体化记录,千篇一律,重点不突出;随意涂改,破坏原有痕迹和真实性;执行医嘱代签字或随意签字,抢救记录补记不及时,与医疗记录不相符,内容不连续或有缺失。

(8)执行医嘱的风险:执行错误的医嘱或错误地执行医嘱;非急救状态下执行口头医嘱。

(9)护理工作中预见性不足,健康教育失败:护理人员认为夏季天气炎热就不必告知手术麻醉不可以使用热水袋,导致烫伤;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饮食宣教失误导致孕妇发生低血糖。

(10)护理队伍素质差异大:产科护理队伍年轻化,低年资护士增多,专科理论知识不足,技术操作不熟练,经验缺乏,应变能力差,不能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又缺乏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导致安全隐患增加。

2.产妇及家属风险因素

(1)患者的心理障碍问题:由于自身激素水平变化,内分泌状态不稳定,加上诸多因素刺激可能导致孕产妇各种心理障碍。

(2)患者自身行为所致的风险:依从性不足导致护患间不配合,由于妊娠大多是生理状态不是疾病,所以产科患者是特殊的患者,孕妇住院后擅自离院不归,可能出现胎心异常、胎膜早破、妊娠晚期出血等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得到发现及救治;产妇自身孕产史导致分娩风险。

(3)院内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发生院内交叉感染事件;探视家属不遵守母婴同室探视制度,干扰产妇休息,产妇过于疲劳影响恢复,甚至造成交叉感染,产褥期感染及新生儿感染。

(4)坠床、意外跌倒:孕妇身体笨重,行动迟缓,应急能力差而容易发生意外情况。如病床宽度有限,未加床档,产妇翻身时未发现危险而坠床;卫生间、浴室地面有水易发生滑倒。

(5)压疮的发生:产科是手术科室,术后患者皮肤受压就存在压疮的风险。

(6)产妇及家属过度维权:对护理工作不理解,期望值过高,对出现的病情变化及疾病的发展规律不了解,一旦不尽如人意,易发生纠纷。

(7)产科新生儿护理的不安全因素:新生儿父母缺乏护理婴儿的经验,尿便刺激不及时清洗引起臀红甚至臀炎;新生儿吐奶、呛奶引起窒息;接触婴儿不洗手导致婴儿感染等。

3.护理管理风险因素

(1)管理体制不完善,质量控制、监控不给力;业务培训不到位。

(2)护理人员对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应急预案等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不够,执行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导致责任风险。

(3)护理人员管理:护理工作量大,但护理人员缺乏,工作量超负荷及排班不合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使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所提高,无法胜任岗位工作,增加了护理管理的难度,造成了护理风险,并有可能直接导致护理缺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

(4)职业防护意识差:职业防护意识不强,易发生针刺伤,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发生职业暴露。

(5)临床带教中存在风险:带教工作安排与管理不善,护生在没有带教老师的带领状态下工作。

(6)职业道德教育薄弱:对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要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教育工作不足,护理人员工作懈怠。

(7)医疗费用催缴风险:医疗价目不公开,分解收费,一日清单不按时发放,催费不注意技巧,导致患者情绪不接受。

4.设施、设备风险因素 仪器、设备检查不够,维修不及时;护理人员不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急救物品完好率达不到100%;高危药品管理不当导致风险。

5.体制方面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针对助产士而言 助产工作技术性强、工作压力大、风险大、收入少,使不少助产人员离开产科护理队伍。助产专业停办多年,造成助产人员紧缺及助产士“老龄化”。

6.环境风险因素 病区环境开放,进入人员复杂,床位周转快,造成病区管理困难。

(二)产科护理纠纷多发环节

1.待产过程中 服务意识不强;临产过程易发生纠纷;护士责任心不强,观察产程不细;不主动关心产妇的痛苦,不耐心讲解相关生产知识,未取得产妇信任等。

2.分娩过程中易发生纠纷 对产妇健康教育不够,会阴保护不正确,分娩后检查不细,软产道裂伤未发现,胎盘残留未发现等。

3.产后易发生纠纷 巡视不及时,产后出血未发现;乳房护理不到位,发生乳腺炎;母乳喂养宣教不足,产妇不会喂奶;新生儿出生后观察不细,脐部渗血未发现,沐浴抚触时动作不温柔造成皮肤划痕,新生儿注射后棉签包在包被中等。

4.护理记录质量问题 护理记录不全、不真实,事后补记。

(三)护理风险管理方法

护理风险识别—评估—控制—评价

1.护理风险识别 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系统的连续性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护理风险事故的原因。

2.护理风险评估 在明确可能出现的风险后,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严重性进行评估。

3.护理风险控制

(1)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采取应对风险事件的措施。

(2)方法:指定标准、程序、制度;建立组织等。

4.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1)信息反馈。

(2)问卷调查、抽查、考核。

(四)产科风险预防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 在护士长的领导下,根据产科的特点划分不同的风险管理小组,明确管理职责、范围和内容。

(1)急救药品、仪器管理使用、维护小组。

(2)专业技术培训小组。

(3)护理宣教及产后访视小组。

(4)护理文件书写、审核小组。

(5)收费管理小组。

(6)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小组: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7)安排法律知识讲座:分享护患纠纷案例;组织病例讨论;每月排查安全隐患,针对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2.加强医疗设备、用物清查制度

(1)设备“四定”:定数量、定位置、定人负责、定时检查。

(2)掌握设备应用的适应证、禁忌证,熟知操作流程,保证备用状态。

(3)使用中的物品严格交接班。

3.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弹性排班,注意人力强弱搭配。

4.重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

(1)依法执业:不超越护理工作职业权限工作。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爱岗敬业,强化职业风险意识,认真学习《护士条例》《母婴保健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病历书写规范》。

(3)强化规章制度学习,规范操作规程,有据可依;遵守护理核心制度、岗前培训制度、告知沟通制度、技术操作告知制度、母乳喂养宣教制度、差错事故上报制度、新生儿护理常规制度。

5.落实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细节管理,建立护理风险应急预案,注意护理风险的前瞻控制,提高对风险的预见性和主动护理能力。

(2)严格查对制度,护士熟练掌握相关工作流程;对住院患者及新生儿进行护理操作前要有至少两种身份识别方式,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3)强化告知制度,对易产生纠纷的环节要反复告知、沟通,并签字。

(4)抓关键时间:交接班时、夜间、节假日,护士长实行五查房及节假日值班,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5)抓紧关键人员:新上岗、责任心不强、技术差、生活琐事干扰因素多的护士,针对以上护士重点监控,合理配置班次,确保护理安全工作。

(6)建立安全警示牌:防跌倒、防烫伤挂牌、小心地滑警示、安全用药提示、高危药品提示牌。

(7)建立护理风险备忘录:相互提示,相互督促。

(8)加强医护合作:发生纠纷投诉相互之间不推诿,以诚相待,共同面对。

(顾楠楠) CURw38k3TrXpk8VbYaTW9Hco+HO/DF7E1OvnYQLYc/FYDQGUv0WNEazaYtOzj6d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