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产科病房管理标准

(一)产科病区设置、环境管理

产科病区是妇女待产、康复、哺育新生儿的场所,活动的主体是孕产妇及其胎婴儿。护士是守护母儿安康的主要力量之一,陪伴人员是重要的支持力量。技术是否规范、服务是否优良、产科病房环境是否安全舒适等直接影响分娩活动的进程、安全性、分娩结局、分娩感受。产科病区应设置在产房、新生儿病房、手术室相近的独立区域,周围环境安静、清洁。产科病房质量管理是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基本设施配置、环境、安全、人员准入及培训。

1.病区设置、环境管理 每个护理单元设30~40张床,抢救床2~3张,病房相对分为产前区、母婴同室区、工作用房。病区内应设有:母婴同室、治疗室、检查室、新生儿沐浴室、新生儿抚触室、配奶间、健康教育室、干燥间、护士站、医生办公室、医务人员值班室、污物间等各功能区域内的房间。其布局应规范、流程合理,既要温馨舒适,充分保护隐私,又要符合洁净要求,建筑、装修材料无毒且符合医院建筑要求标准和消防要求。

(1)母婴同室:①是病区内孕产妇及新生儿接受医学观察、诊疗、护理、睡眠、休息和就餐的场所,一般配备床单位包括:病床(待产床和产床最好为多功能待产分娩一体产床,每组母婴床净使用面积≥7m 2 ,床间距离≥1m,两床之间设隔帘,病床可调节体位)、新生儿床(可移动和可升降)、供氧设备、吸引装置、消毒设备、洗手设备、有扶手靠背椅、呼叫系统、手卫生设施、非医疗废物桶等。②活动设施,包括助行车、分娩球、各种规格的垫子等。③生活设施,包括独立卫生间沐浴房或浴池(有条件配置)、控温设备及动态空气消毒装置等。④设施及建筑要求:室内空调应具有控温和控湿功能,保持温度在24~26℃,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整个病区内至少备有重症监护病房和隔离病房,以备发热及其他需隔离的或重症患者使用。

(2)产科检查室与治疗室:由于产科诊断常需要通过阴道做内诊或双合诊完成,须脱掉下衣,下身呈完全裸露。因此检查室应有必要的隐蔽性,除医护人员外,无关人员不宜入内。检查室与治疗室内需配备产科检查床及检查器械台。检查器械台上配有:棉签、棉球、长镊子、消毒润滑剂及检查手套等,另设有存放产科局部治疗的药剂、标本留取瓶的物品柜等。检查台旁必须配有洗手盆及盛脏器械盆。房间内应设足够的电源接口,洗手区域水龙头采用非手触式。

(3)新生儿沐浴室:要求设置空调设施、冷热水系统和自动调节水温恒温装置、婴儿沐浴池(包括普通和隔离池)、沐浴前更衣台、沐浴后更衣台、储物柜、脐带处理用物、沐浴用物,如一次性浴单、沐浴垫、衣物、浴巾、小毛巾等做到一婴一份一用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4)新生儿抚触室:宜采用可视装修,设空调、空气消毒设施、洗手设施、卫生处置池、抚触台(分设普通和隔离台)、抚触台软垫、抚触椅、消毒浴巾与毛巾、婴儿抚触油等。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移动式抚触车、电视机、VCD机等。

(5)配奶室:设清洗奶具池(分普通与隔离池)、洗手设施、卫生处置池、空调设施、冷热水系统、空气消毒设施、冰箱、食具消毒柜、食品柜、配奶台、盛装冷热水容器、配奶粉容器、母乳储存容器、奶瓶、奶嘴和配奶辅助用具。要求设置消毒隔离制度,入室应洗净双手、系围裙、戴袖套及口罩,配奶前须再次洗手,进行配奶。奶瓶瓶身应注明配制时间,有效期24h。配奶室的台面、地面、物品、器具每天清洁擦拭。每月空气、奶具培养1次,并有培养指数的记录。每天1次空气消毒(层流空气除外),并有记录。配方奶的储存和运送:配制后运送时,应放在密闭的清洁干燥的容器中转运,如需存放,应存放在专用冰箱内,冰箱温度2~8℃。

(6)必备设备:体重秤、听诊器、血压计、多普勒胎心仪、骨盆测量器、胎心监护仪、电动吸引器、新生儿复苏设备、多功能监护仪、健康教育基本设施和材料、专用计算机并能够上网、听力筛查仪、新生儿体重秤、新生儿抚触台、恒温热水器、恒温冷藏冰箱(带锁)、心电图机等,抢救设备和急救药品。设备完好率达100%,固定位置、定期检查维护。药品在有效期内摆放规范,随手可及,随时可用,及时补充和更换。

2.环境管理 加强探视管理,每间病室门口放置快速免洗手消毒液,方便探视人员手部清洁。另外,控制探视人数,探视结束后注意开窗通风。患有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性疾病、皮肤化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接触。婴儿所用的被褥、衣物、尿布和浴巾等物品,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一婴一用,避免交叉感染。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应与其他正常母婴隔离。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母婴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病房通风,每日2次,通常于晨间护理及家属探望结束后,每次不少于30min。病床每天湿式清扫1次,一床一套,包括床头柜等。床间隔离帘,定期清洗。物体表面每天擦拭1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浸泡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已知感染的床位,每天最后清洁。病房和走廊地面每天湿式拖地2次,有污染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检查室、处置室及病房室内应维持适宜的温湿度,以免寒冷刺激引起不适,光线明亮,避免昏暗,室内布置色彩宜选用暖色系,以减轻患者焦虑紧张,迎合女性心理需求,帮助患者快速适应环境,各室内物品表面清洁无尘。检查室与治疗室内检查台旁应有放置衣物的空间。治疗室、处置室内应设有医疗废物(黄色垃圾袋)、生活垃圾(黑色垃圾袋)、输液袋(蓝色垃圾袋)标识清楚的垃圾桶,严格按照规定处理产生的废物,建立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在公共区域配置监控录像,进行实时监控。

(二)产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

1.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模式

(1)产科病房护理质量监控管理体系根据所在医院的管理规模实施自上而下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或二级质量管理体系。同时,病房建立科室内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形成护士长-质控护士组成的全员参与的质量控制路径。通过对护理质量的监控,使护理人员在业务、服务行为等方面符合母胎婴儿身心需求。

(2)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依据科室自身情况参考“辽宁省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并可融入现代管理方法,如单项指标阈值控制法(即对不同的监测项目设定不同的阈值,并以此作为控制临床护理质量的依据)和建立产科疾病专科护理质量评价表,实施控制线式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实时监控、分析、总结、反馈护理质量,形成全面质量、全部过程、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

2.落实护理质量及安全管理制度

(1)强化制度管理,严格遵守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加强病房及患者管理。

(2)根据患者病情危重情况结合护士能级、年资,合理、动态分配护理工作,确保护理质量及安全。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坚持床头交接班,要求责护必须掌握患者“七知道”(床号、姓名、诊断、治疗、护理、饮食、心理)。交接内容应突出专科特点,交接内容应详细全面,护理记录书写规范及时。

(4)对住院患者均做好住院制度及病房管理制度宣教。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患者入院时应做好入院安全告知,做好安全教育,加强巡视,做好交接班,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5)制定、完善、落实护理操作前的告知程序,满足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护理操作的风险和相关的注意事项,并能获得配合。

(6)针对产妇行动不便的特点,加强病区的安全设施,如病床护栏、呼叫系统、卫生间有扶手、必要的安全提示牌等。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及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其引起足够重视。

3.急救药品与物品管理及制度

(1)产科常用急救药品与物品:

1)急救药品主要包括:肾上腺素注射液、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多巴胺注射液、多巴酚丁胺注射液、阿托品注射液、氨茶碱注射液、尼可刹米注射液、洛贝林注射液、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5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0%甘露醇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等,根据需要固定基数。

2)急救物品主要包括: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开口器、压舌板、舌钳、牙垫、电源插座板等。治疗盘内置输液用物1套(包括:静脉留置针、止血带、棉签、砂轮、胶布、消毒剂)、大纱布、胸外按压板、灭菌无粉手套、输液器、输血器、注射器、采血针头、采血管、气管插管、气管插管管芯、中心供氧终端、氧气筒、氧气流量表、湿化瓶和吸氧管、壁式吸引装置、电动/脚踏吸引器和吸痰管、无菌小切包、成人和新生儿喉镜、成人和新生儿简易呼吸气囊等,根据需要固定基数。

(2)急救药品与物品管理制度:

1)抢救车内药品与物品的配置按专科要求配备,并备有物品摆放平面图。

2)所有急救药品、物品执行“五定”制度: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处于应急状态。

3)设置使用登记本、交班本,护士长定期质控。

4)抢救车内药品、物品非急救时不能随意使用。

5)及时补充药物及用物;抢救器械、仪器使用后及时清理、消毒。

6)根据科室特点制定常见疾病急救预案。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急救流程演练、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培训等并做好记录。

4.组织管理

(1)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及操作流程,严格培训、执行有力。

(2)定期召开护理质量缺陷及安全隐患讨论分析会,准确识别和分析护理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

(3)鼓励护理缺陷上报,及时通报不良事件,对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系统原因分析,寻找系统中发生的具体环节,根据情况进行安全教育或修改流程,做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5.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表2-2-1)

表2-2-1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三)产科病房护理人员培训

(1)加强专业知识及技术培训,切实做好“三基”培训。针对人员现状制订培训计划,包括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操作、护理常规、职责、操作规程及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急救程序、方法、沟通交流技巧等。

(2)对患者实行全方位护理,工作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及孕产妇胎婴儿的特殊观察护理等。护士需经过考核合格方可独立上岗。科室成立护理理论与技能带教小组,由高年资、高层级护士担任,按照能级分管患者,每月进行护理知识讲座与护理操作技术规范指导,并进行考试。

(3)规范护理文件书写,严格按《医疗文件书写规范》要求,记录应及时、客观、正确,运用医学术语,并突出产科疾病专科特点。对危重患者的抢救记录一定要及时、据实。

(四)产科病房感控管理

(1)根据医院感染控制的具体要求,结合产科病房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落实执行。

(2)由专人负责产科检查室、母婴同室的消毒灭菌工作及空气、物体表面、手、消毒液等的细菌监测工作。

(3)做好职业防护,在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时严格落实标准预防措施。

(五)产科病房健康教育管理

1.健康教育的内容 包括分娩的经过和应对技巧,减轻疼痛的方法,新生儿喂养、如何科学坐月子,新生儿沐浴抚触的方法,产科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知识,针对孕产妇的特点正确掌握和利用心理沟通技巧,为患者耐心、详细地做好分娩注意事项、饮食、活动、卫生指导;使孕产妇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顺利分娩。对出院患者做好出院指导、康复指导。护士按照健康教育的程序对患者进行评估、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观察效果及评价,再改进。患者知晓复诊时间,开展出院随访。

2.健康教育的形式及方法 产科健康教育应以家庭为中心,可采用集体、小组和单人3种形式,应充分考虑孕产妇的文化习俗和个性特点,涉及个人隐私应选择单人教育形式。采用语言教育、文字教育、形象化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多种手段,在实施过程中护士应注意沟通技巧,及时调整,并穿插多种教育方法。需考虑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在实施健康教育时要有针对性,符合个体情况和心理需求。

(六)产科病房护理服务管理

(1)以孕产妇的家庭为中心:无论从空间设计还是基本配置上,产科护理人员应首先满足孕产妇和胎婴儿的需要。在实践治疗和护理操作时最大程度减少对女性患者身体的暴露,保护孕产妇隐私。

(2)体现人性化:陪伴者是协助解决分娩问题的重要力量,是分娩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房内应能容纳支持者和支持工具。同时营造安静、平和、舒适、受人尊敬、保护隐私的环境氛围,在护理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将人性化服务观念与实践贯穿于护理全过程。

(3)以母婴安全为目标:医护人员是守护分娩的主要力量,病房空间内应有序存放工作必需的设备设施,既要保障安全,又不构成视觉刺激。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整洁、温馨、空气清新。

(4)有效防范医院感染:分娩中的母婴是脆弱的易感人群,助产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产科病房应有严格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和措施。提供优质的产科特色护理服务,在制定护理措施时应争取家庭的支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夏春玲) z9e6aH5gxG2y/mJfbuNC5a8kB+253yMNvWEB2ugkIfF259iTfWn6jisiwMeWI+U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