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儿科护理特点

儿科护理的服务对象是体格和智能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小儿生长发育是一个动态持续的、受许多因素影响、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根据年龄的不同,小儿生理、病理和心理特点各异,因此在病因、病理生理、治疗及护理等方面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特征及需求,因此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须充分考虑以下几点:①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无论是对健康状态的评价,还是对疾病的临床诊断都不宜用单一标准衡量,这就需要儿科医护人员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较面对成年人更有爱心、耐心和精湛的技术,任何一个不恰当的处理方法或方式都可能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等方面产生较长久甚至终身的不良影响。②对疾病造成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强。儿童常常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比较严重的损伤能实现自然改善或修复,因此,只要度过危重期,常可逐渐恢复,适宜的康复治疗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③自身防护能力较弱,易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和性格行为的偏离,而且一旦造成损伤,影响终身。因此,应该特别注重预防保健工作。为此,也要求儿科临床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护理、饮食、用药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技术,使患儿身心顺利康复。

(一)儿童生理功能特点

1.解剖生理特点:随着体格生长发育的进展,儿童在外观上不断变化,各器官的发育随年龄增长而有所不同。如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等的增长,骨骼发育,牙齿萌出,身体各部分比例发生改变的同时,内脏位置也随年龄增长而不同等。熟悉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规律,才能做好护理保健工作。如新生儿和小婴儿头部相对较大,颈部肌肉和颈椎发育相对滞后,抱婴儿时应注意保护头部;新生儿胃呈水平位,且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较发达,易发生溢奶和呕吐,哺乳后可予以右侧卧位;儿童骨骼比较柔软并富有弹性,不易折断,但长期受压易变形,同时也要注意青枝骨折的发生;儿童髋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臼窝较浅,易脱臼及损伤,护理中动作应轻柔,避免过度牵拉。

2.生理生化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也逐渐发育成熟,因此不同年龄儿童的生理、生化正常值均不同,如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清和其他体液的生化检验值等,熟悉这些生理生化特点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此外,儿童在低年龄阶段的功能不成熟常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如婴幼儿的代谢旺盛,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但是此时期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完善,故极易发生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婴儿期代谢旺盛而肾功能较差,容易发生水和电解质紊乱;幼儿期神经系统功能不成熟,受刺激后神经传导易于扩散兴奋,故高热易引起惊厥。

3.免疫特点:低年龄儿童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都不成熟,因此抗感染能力比成年人和年长儿低下,防御能力差。新生儿虽可从母体获得IgG,但3~5个月后逐渐下降,而自行合成IgG的能力一般要到6~7岁时才达到成年人水平;母体IgM不能通过胎盘,故新生儿血清IgM浓度低,易受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婴幼儿期SIgA也缺乏,易患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因此,适当的预防措施对儿童特别重要。

(二)儿童心理社会特点

儿童时期是心理、行为形成的基础阶段,可塑性非常强,同时,感知觉的发育、情感的表达、性格的形成、语言的发展等使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点,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给予耐心的引导和正确的教养,及时发现小儿的天赋及气质特点,并通过训练予以调适,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和行为习惯。儿童身心尚未成熟,缺乏适应及满足需要的能力,依赖性较强,合作性差,需特别的保护和照顾;儿童好奇、好动、缺乏经验,容易发生各种意外,同时儿童心理发育过程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因此,获得家庭、社会的关注和正确引导,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极为重要。在护理中应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与儿童父母、幼教工作者、学校教师等共同合作,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育特征和心理需求,提供相应措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三)儿科临床特点

1.病理特点: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异,相同的致病因素在不同年龄可引起不同的发病过程和病理变化。如维生素D缺乏时,婴儿可出现佝偻病,而成年人则表现为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肺炎球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在婴幼儿常为支气管肺炎,而在年长儿或成年人则多见局限于一个肺叶的大叶性肺炎。

2.疾病特点:儿童疾病种类及临床表现与成年人有很大不同。如心血管疾病,在儿童中主要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而成年人则以冠状动脉心脏病为多;儿童白血病中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多数,而成年人则以粒细胞白血病居多。不同年龄儿童的疾病种类也有相当差异。如新生儿疾病常与先天遗传和围生期因素有关;婴幼儿疾病中以感染性疾病占多数。

3.临床表现:儿科患者在临床表现方面的特殊性主要集中在低年龄儿童,年幼体弱儿童对疾病的反应差,往往表现为反应低下,如体温不升、不哭纳呆、表情淡漠,而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婴幼儿患急性感染性疾病时,由于免疫功能不完善,病情发展快,来势凶险,感染容易扩散甚至发展成败血症。因此,儿童病情发展过程易反复、变化多端,儿科医护人员必须密切观察,随时注意病情的细微变化,不轻易放过任何可疑临床表现。

4.诊治特点: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感知觉尚未发育完善,加之对医疗环境的陌生恐惧,使其对病情的表述常有困难且不准确,临床上多由家属或其照顾者代述,其可靠性与代述者的既往经验及其与患儿的亲密程度有关。因此,在诊断治疗过程中,除应详细询问家属病史/健康史以外,还须细致观察儿童的表情、姿势、动作,结合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和处理。此外,儿科的治疗应该强调综合治疗,不仅要重视对主要疾病的治疗,也不可忽视对各类并发症的治疗;不仅要进行临床的药物治疗,还要重视护理和支持疗法;儿童用药剂量与成年人也不同,应按体重和体表面积计算,并且要重视液体的出入量计算。

5.预后特点: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生命力旺盛,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强。儿童患病时虽起病急、来势猛、变化多,但如果处理及时、有效,护理得当,度过危险期后,往往好转恢复较快,后遗症一般较成年人少。因此,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特别重要,适时正确的处理不仅有助于患儿转危为安,也有益于病情的转归预后。但年幼、体弱、营养不良者病情容易突变,需严密监护、积极处理。

6.预防特点:儿童自身防护能力弱,加强疾病的一级预防是目前儿科护理的重要工作。我国计划免疫的开展,使儿童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控制;公共卫生与社区保健工作的展开,也使营养不良、肺炎、腹泻等多发病、常见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近年来儿童保健工作及延伸护理的推广,使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以及视觉、听觉障碍和智力异常得到了早期干预与矫正,防止发展为严重伤残。同时,许多成年人疾病或老年性疾病的儿童期预防已经受到了重视,如儿童时期注意合理营养,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可防止儿童肥胖症,对成年后出现的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起到预防作用;在儿童时期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心理卫生条件能有效预防成年人心理问题等。可见儿童时期的预防工作十分重要,因此,儿科医护人员应将照护的焦点从疾病的治疗转移到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上。

(范玲) Xn9oa5P6uwew+0gVdv7DYsJpx+eVgNajBuP6OW3+Kdruf2DquAlSJo1uyqZ3Clp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