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病人的穿刺部位及预期穿刺部位周围的情况,应避免屈曲位和触诊时有疼痛的部位;受伤部位及该区域的末梢部位,新近穿刺过的静脉之下的部位,受损伤的静脉(例如,青肿、外渗、静脉炎、硬化、索状或充血)、瓣膜部位,既往外渗或渗出的部位以及进行过手术、放疗的部位。护士应了解病人静脉穿刺及通路装置使用的既往史,同时应考虑病人对血管通路装置部位选择的偏好和对外周静脉的保护。
1.外周静脉短导管:建议选择非惯用手臂上的部位。应选择粗直、弹性较好、无静脉弯曲及分叉的血管,避开静脉瓣以及肌腱、神经走行的部位。
(1)对于成年病人:①选择前臂,可以增加留置时间,减少留置期间的疼痛,有助于自我护理,并防止导管意外脱出和栓塞。②可选择上肢背侧面及内侧面的静脉,包括掌背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和正中静脉,不宜选择手腕内侧面。③除必要外,不宜使用下肢静脉,因其可导致组织损伤、血栓性静脉炎和溃疡。
(2)对于儿童病人:①选择手部、前臂以及腋窝以下部位的静脉,不宜选择失败率较高的肘前区域。②对于婴幼儿还可以选择头皮、足部的静脉。③应避免手或手指,或吮吸的拇指/手指。④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⑤婴幼儿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缺陷的治疗过程后,应避免使用右臂的静脉,因锁骨下动脉的血流可能会减少。
2.中等长度导管:
(1)首选上臂部位,其次选择肘窝区域,可选择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和肱静脉,其中首选贵要静脉。对新生儿及儿童病人,可选部位还包括腿部(尖端位于腹股沟以下)和头皮(尖端在颈部、胸部以上)。
(2)婴幼儿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缺陷的治疗过程后,锁骨下动脉的血流可能会减少,应避免使用右臂的静脉。
3.中心静脉通路:
(1)PICC置管:①选择合适的静脉,包括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和肱静脉,其中首选右侧贵要静脉。②新生儿及儿童病人,可选部位还包括腋静脉、头部的颞浅静脉和耳后静脉,以及下肢的隐静脉和腘静脉。
(2)非隧道式中心血管通路装置(CVAD):①评估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成年病人锁骨下静脉的选择应优于颈内静脉或股静脉。②在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应首选右侧。③评估导管相关的血栓并发症的风险,成年病人应选择锁骨下静脉,不宜选择股静脉。④对于慢性肾病病人,可考虑使用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如选用锁骨下静脉时需考虑中心静脉狭窄和静脉栓塞的风险。
(3)隧道式中心血管通路装置和输液港:需与医疗团队及病人协商进行评估,有菌血症或败血症、预穿刺部位曾经接受放射治疗等的病人慎用。儿童应选用锁骨下或乳房下缘内侧以减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