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辽宁旅游研究综述

(一)研究热点归纳

1.辽宁旅游资源研究

主要包括对资源特点和价值的研究、资源开发对策的研究以及综合性研究等。如沙春蕾《辽宁地区历史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与开发研究》以辽宁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例,对其旅游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李婧《辽宁满族集中分布区县域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模式研究》以辽宁满族集中分布区为例,对所辖地区31个样本地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县域旅游资源评价指标和权重测算并进行验证,随后对样本区分类,最后指出其旅游发展模式。 勒涛《辽宁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在对辽宁宗教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和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青岩寺景区为例提出辽宁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除此之外,还有冯年臻、刘战、李学成的《清代文化遗产与辽宁旅游资源的开发》 ,范秋梅、孙铁珩的《辽宁旅游生态足迹的动态分析》 等对辽宁不同旅游资源的价值、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

2.辽宁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李红波《基于点-轴理论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提出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的结构体系为一个核心、一条重点旅游发展轴线和四大旅游区(大连旅游区、丹东旅游区、辽西旅游区、营盘旅游区),构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点-线-面”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体系。 鲁小波、陈晓颖的《基于点-轴理论的辽宁旅游发展空间战略构建》提出辽宁省应以丹东、锦州、大连、沈阳和铁岭为五大旅游增长中心,构建“五心、五团、二十五极;两主轴、三次轴,八外联轴”的旅游发展空间战略。

3.辽宁旅游形象研究

王孟、郭立赢等在辽宁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中引入CIS战略。王孟的《鉴于CIS战略下的辽宁地域文化旅游形象的塑造》 、邹爽的《地域文化资源引领下的辽宁旅游品牌设计研究》结合2014年辽宁省旅游局发布的“乐游辽宁 不虚此行”的宣传口号以及旅游标识,提出适合辽宁地域文化旅游形象的CIS品牌的定位建议。

4.辽宁旅游市场研究

王福君的《基于潜在出游力模型的辽宁旅游市场开发研究》借鉴潜在出游力研究方法,选取地区全年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等19个评价指标作为考查指标,运用从全国七大城市和地区调集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汇总比较,得出针对辽宁地区的两个批次的营销重点城市和区域,并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旅游营销策略。 王伟伟的《辽宁台湾客源市场分析及开发策略》通过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辽宁旅游产品和台湾来辽旅游者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从客源市场开发、促销理念、促销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5.各旅游地、旅游区开发研究

辽宁各旅游地、旅游区开发研究重点集中在大连、沈阳两个中心城市。如谢春山的《旅游产业的区域效应研究——以大连市为例》在分析大连旅游产业发展的条件与特征,梳理旅游产业区域效应的演化轨迹与阶段表现的基础上,对大连市旅游产业区域效应进行定量评价,并据此提出大连旅游产业区域效应的调控目标、调控路径以及调控对策,为大连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及区域互动协调提供支撑 。还有张金忠的《大连温泉旅游空间整合开发研究》 、汪媛媛的《大连旅游文化研究》 、邹琳的《沈阳旅游软环境研究:评价指标、评价体系与相关建议》 、金海姣的《沈阳现代旅游服务业发展研究》 、陈晶晶的《基于旅游资源开发的沈阳旅游大市建设研究》 等围绕旅游地、旅游区进行开发研究。

6.辽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武虹剑的《省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在对辽宁省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辽宁省旅游发展总体战略规划、产品—项目—产业体系规划等。 程丽静的《旅游强省建设的路径选择——以辽宁为例》构建省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剖析了辽宁省旅游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辽宁省建设旅游强省的战略选择和对策建议。 此外,李时的《辽宁省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陈宁的《辽宁省旅游经济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 、郭瑾的《辽宁海洋与内陆旅游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 等对辽宁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特点分析

1.研究成果数量基本稳定、质量有待提升

鉴于中国知网——CNKI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学术理论数据库,收集论文来源多、种类全、范围广,本研究以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为样本来源进行资料检索。调查2008—2017年10年间辽宁旅游方面的研究成果情况。将检索词设为“主题”或“篇名”或“关键词”为“辽宁+旅游”。具体情况见表1-1:

表1-1 近10年中国知网收录“辽宁旅游”研究论文

注:因SCI、EI、CSSCI以及核心期刊包含在省级刊物中,因此计算论文总量时为省级刊物和博硕士学位论文之和。

从表1-1可以看出研究成果总数从整体上看基本保持稳定,在159~267篇区间波动,2013—2017年研究成果均在200篇以上。具体来看,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基本呈上升趋势,偶有波动,而在SCI、EI、CSSCI以及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数量呈下降趋势,从20~30篇下降到近年来的10篇左右。

2.研究关注典型,趋“热”避“冷”

就地域方面看,辽宁旅游研究多集中在辽宁旅游热点城市如大连、沈阳,而对于其他城市旅游开发研究寥寥无几。就研究内容方面看,旅游空间结构、旅游营销研究较多,针对某一旅游产品、某一区域的分散性研究较多,系统性研究较少。

3.研究方法多规范法,缺少多学科交叉研究

科学的学术研究方法有方法论、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的层次区别和等级结构。方法论上有结构主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其中结构主义认为客观事物都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例如,文化旅游客源市场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收入结构、地域(客源地、目的地、中转地)结构等;经验主义多通过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来分析问题,属于旅游研究中最朴素、最原始的方法,从个体到一般,虽然存在一定合理性,并得到广泛使用,但是缺少数理分析;实证主义突出的特征就是定量分析,把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先提出假设,然后进行验证,从一般到个别,再从个别到一般,缺陷在于把人人关系也看为一种数量关系;人本主义多关注人的因素,却忽视数量分析。研究范式上,有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研究技术和具体方法上,有问卷法、访谈法、软件分析法等。但是,辽宁旅游研究多规范分析和理论分析,缺少实证分析。研究方法问题和研究者学科背景有一定关系,如历史学出身者不善于使用统计分析法,管理学与经济学出身者不熟悉辽宁旅游文化的形成和特点,能将两者熟练运用者人数较少,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研究较少。

4.“研”不致用,研、用分离

旅游研究者缺少决策参与,学术对现实的促进作用不大。在进行辽宁旅游相关研究中,“学院派”居多,“政务派”较少。为政府提供旅游决策咨询者少,理论与现实联系不够紧密,研究目的仅是为研究而研究,缺乏现实针对性。真正为辽宁旅游业发展把脉,提出推动辽宁旅游业发展具体、可操作性的建议较少。建议涉及点多、面广、事杂,重点不突出,缺乏可操作性,在辽宁旅游研究中存在研、用分离的现象。

二、旅游文化研究综述

(一)旅游文化研究热点

1.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

(1)“旅游文化体系说”(“场景文化说”)

该派学者认为旅游文化是系统性的场景文化,包括旅游消费与旅游服务行为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和旅游产品文化、旅游环境文化,核心是旅游行为,依托是旅游产品,背景是旅游环境。

(2)“总和说”

该派学者主要有以下几类代表性观点:第一类学者(如Robert W.Mclntosh),提出“现象和关系总和说”,认为旅游文化是在吸引和接待游客与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由于相互影响而产生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第二类学者(如谢春山、于行行)提出“财富综合说”,认为旅游文化是在现时的或潜在的旅游活动中表现在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及其旅游社会环境中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第三类学者(如喻学才、肖洪根、王德刚)提出“文化关系整合说”,认为旅游文化指的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以跨文化交际为媒介形成的旅游主客体各种关系的总和;第四类学者(如王玉成)提出“文化聚合说”,认为旅游文化是以旅游主体的活动为主线的综合性社会文化聚合;第五类学者(如李学江)提出“系列文化总和说”,认为可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纵向看,旅游文化就是旅游者旅行、游乐引起的系列文化现象;横向看,是旅游者离开居住地旅行、游乐中产生的物质、制度、精神和行为文化的总称;第六类学者(如晏亚初)提出“综合事业说”,认为旅游文化是为广大旅游者服务的一种特定的综合事业。对于“总和说”,有学者批评其缺点很多,认为其过于“包罗万象”,或者过于简单片面,不能明确旅游文化的外延和具体内容,结果要么无从下手,要么四处下手,或者甚至胡乱下手,将许多不被旅游产业利用的一般文化、项目和内容都统统收录其中,把旅游对象物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完全理解为“旅游文化”。

(3)“文化形态说”

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类学者(如贾祥春)提出“特殊文化形态说”,认为旅游文化并非旅游与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特点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第二类学者(如谢彦君)提出“新型文化形态说”,认为旅游文化是目的地居民和旅游者在发生旅游活动后被营造出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东道国文化常为主要内容。学术界对此界定的评价是:首次将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关系做了分析。第三类学者(如谢春山)提出“全新文化形态说”,认为旅游文化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由旅游体验文化和旅游介入文化两大部分构成。

(4)“碰撞说”

代表学者是马波 ,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对此界定,批评者的评价是:范围虽比“总和论”稍微有所收缩,但部分旅游文化内容却未被纳入其中,忽视了历史并把旅游理解为现代社会的产物。

(5)“交际说”

代表学者是章海荣,认为旅游文化产生的基础在于人类追求人性自由、完善人格而要求拓展和转换生活空间的内在冲动,实质是文化交流与对话的一种方式,是世界各区域民族文化创造基础上的后现代全球化趋势中的大众的、民间的休闲消费文化。 此派学者观点的特点是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给出了一个定义,将之理解为非定居文化,视角比较新颖,有利于研究者从一个更为广泛却不流于空泛的角度去阐释旅游文化。

2.旅游文化类别的研究

(1)“两类说”

主要有以下观点:关维将旅游文化分为原生性旅游文化和非原生性旅游文化两种,旅游者、旅游从业者在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当中所创造的旅游文化属于原生性旅游文化(旅游者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行社文化),旅游从业者根据旅游需要对一般民族文化进行开发之后转化为旅游文化的则属于非原生性旅游文化或次生性旅游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企业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 也有学者从深入程度来分,认为应该包括旅游知识型文化和旅游心理文化两大层次,前者属于浅层次或外围层次,后者属于深层次或核心层次; 又有学者从结构层次来分,认为应该包括以景观、基础设施为标志的表层文化和以寻乐求知、审美等心理特征为内涵的深层结构文化。

(2)“三类说”

主要有以下观点:卢云亭等众多学者依据研究对象,把旅游文化划分为三类: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 部分学者近年来又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如:李映洲、魏倩、王小琳认为旅游文化包括“三态”:静态旅游文化、动态旅游文化和意态旅游文化; 李学江认为旅游文化包括以“游”为主的旅游文化和以“旅”为主的旅游文化及分支文化; 董金菊认为旅游文化包括自然旅游文化、民俗文化和史迹文化。

(3)“四类说”

主要有以下观点:谢贵安认为旅游文化包括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和旅游社会环境四个环节; 吴莉淳认为旅游文化包括人类通过旅游活动改造自然和教育自身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物质成果和社会关系; 马波认为旅游文化包括旅游消费文化(消费行为文化、消费审美文化)和旅游经营文化(产品经营文化、企业经营文化、旅游目的地经营文化)、旅游中介文化和旅游社会环境文化。

(4)“七类说”

有学者依据形成过程,认为旅游文化包括旅游时空文化、旅游行为文化、旅游环境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休闲文化、旅游形象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文化。

3.旅游文化特征的研究

主要有以下观点:冯乃康认为旅游文化有综合性、地域性、继承性、新奇性、服务性和多样性等特征;王大悟指出当代旅游文化具有消费性、生活性、资本驱动性和创意性特点;马波认为旅游文化具有多元二重性、暂时性和连续性、文化求异和文化认同的统一性、大众性、双向扩散性;李学江认为就文化历程而言,旅游文化具有传统性和现代性;就文化层次而言,旅游文化属于社会亚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传承性、多样性等共性特征,也具有旅游活动独有的异地情绪放松性、增加生活体验性、作为生活方式的暂时性等个性特征;就文化价值而言,旅游文化具有实用性与非实用性,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特征;就文化风格而言,旅游文化具有向外传播的主动性、整合吸纳的开放性和跨越时空的交流性特征;于行行认为旅游文化有地域性、融合性、变异性和传统与时尚性特征。

(二)研究特点与缺点分析

1.研究特点

(1)研究焦点:初重表现,后趋核心

从关注重点和研究成果层次看,我国旅游文化研究具有阶段性特点。至于具体阶段划分,不同学者所持观点不同。一是“三阶段说”,认为旅游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旅游文化概念界定与必要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旅游文化学的学科确立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旅游文化学学科的再认识和飞跃阶段 。二是“两阶段说”,认为从对旅游文化核心问题的把握看其发展经历了两大阶段:早期阶段,各类观点均偏于强调旅游文化的外在物化形式和表现,定义上比较笼统;后期阶段,研究逐渐强调和趋向于旅游文化的核心(即旅游活动和旅游者)。 本书认为可划分为五大阶段:无意识研究阶段、自由讨论阶段、界定概念阶段、争论与争鸣阶段和深入探讨阶段。

(2)学科建设:经历转型,日渐成熟

我国旅游文化研究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具体应用的转型,日渐成熟。主要表现是开始构建学科体系,旅游文化学从学术外围逐步走向学术中心,学科地位逐步得到提高和巩固,旅游文化学本身的学科体系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参考和引用众多学者研究成果,可把基本发展历程和标志性事件归纳如下(表1-2):

表1-2 旅游文化学发展大事记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晏鲤波、喻学才、陈燕华、陈国生等人论著整理而得。

(3)研究内容:较前扩大,纵深发展

一方面,文化旅游研究范围大大扩展,其触角已伸向旅游活动更广大的领域,由此形成旅游消费文化学、旅游审美文化学、旅游企业文化学等众多分支学科;另一方面,旅游文化学又努力大胆汲取各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在充实和完善理论系统后用自己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视角重新认识旅游经济、旅游心理、旅游管理活动中的现象和行为,发掘其中深层的东西,使开发与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4)研究手段:多用软件,趋于科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研究范式的流行和学术界对规范分析弊端的批判,学者们在旅游文化(如旅游者行为)、旅游效应、旅游感知等相关研究中开始使用SPSS、EXCEL等软件,大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如因子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回归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结构方程等),或者直接构建复杂数学模型,为旅游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使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换,使旅游文化现象变得更加明确和简洁。

(5)研究观点:多有分歧,出现争鸣

改革开放40年来,虽然旅游文化学研究取得不小成就,但是由于旅游学的不成熟,学界对旅游相关概念的认识多有分歧,而作为分支学科的旅游文化学更不成熟,学者们对何谓旅游文化未形成一个基本共识,旅游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外延一直都是旅游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在未来的研究中仍将是争论的焦点。至于旅游学的学科地位,学界争论也很大,郭栩东、傅吉新在其《基于旅游文化是一种概念的理解》一文中认为旅游文化研究不能形成一门独立学科,而部分学者(如毛桃青等)所持观点则恰好相反,认为旅游经济不能包括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应有自己的学科地位,呼吁亟须规范不规范的旅游专业目录。 这些争论推动着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2.研究缺点

(1)研究对象:视角虽多,分析不透

目前研究大致分为“拼盘式”“三体式”以及“交际式”三类。“拼盘式”也就是“混杂式”,对旅游文化和文化的边界与区别未加界定,把一般文化看作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自然无法揭示出旅游文化领域的特有矛盾;“三体式”从旅游业结构为研究角度来理解旅游文化,过于强调旅游的经济属性,功利性色彩浓厚,对文化保护和传承等关注不够,无法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长效良性机制;“交际式”基于旅游活动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交流的事实,以旅游跨文化交流(交际)为视角,主要分析旅游主客双方的互动和文化的变迁,但是却无法准确把握和透彻分析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实质。

(2)理论体系:少有探讨,尚未建立

旅游文化的理论研究应随旅游业发展形成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有效地将旅游文化研究应用到旅游业实践之中,并发挥更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尽管目前国内学者对旅游文化在概念阐述和特征研究等方面已取得一些成果,但概念阐述并非特别清晰,特征研究也只局限于对文化特征作简单描述,涉及旅游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体系结构、产生的原因与背景、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发展的趋势与影响力等方面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专家批评,此类论述有“移花接木”之嫌,对旅游文化理论探讨和学科建设的实际指导意义不大。

(3)研究范畴:过于狭小,缺少对比

目前,我国旅游文化学研究出现“四多四少”特点。部分学者已有分析,笔者在此作引用和拓展。一是多讨论旅游文化概念与特点,缺少对旅游文化的内容和结构体系方面的研究,尤其缺少对旅游文化相对于文化的独特性和形成机制的深入探讨。二是多分析古代旅游文化,在中国与世界旅游文化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科研成果,堪称代表性的成果有中山大学彭顺生的《世界旅游发展史》、东南大学喻学才的《中国旅游传统》等,但对近现代旅游文化时空特征比较分析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涉及。三是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介绍和阐述过多,对旅游企业文化和国内旅游者行为文化研究不够重视。四是目前研究多介绍国内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经验和模式,缺乏对国外典型案例与实践成果的借鉴,较少进行横向对比和互动,无法与国际学术圈衔接,不能做到“西为我用,中西互补”

(4)理论研究:缺少突破,进展甚缓

兰州大学王晓玲学位论文统计数据显示,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研究从2000年后保持增长势头,所占比重高达55.2%,而旅游文化基础理论研究仅占10%。此数据说明,旅游学界需一改文化研究偏重应用的倾向,致力于基本理论探讨,唯有如此,才能使学术研究层次获得有效提升。

三、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一)文化旅游研究热点

1.文化旅游的概念

代表性观点如下:文化旅游是指那些对体验文化经历有特殊兴趣的游客发生的旅游行为,包括一般的遗产旅游、自然历史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以及农业旅游等; 文化旅游应该包括手工艺、语言、艺术、建筑、古迹、节庆活动、遗产资源、技术、宗教、教育和对旅游目的地的感悟等; 文化旅游是人们想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思想时所发生的旅行,具体来说,是指通过某些载体或表达方式让游客鉴赏、体验和感受旅游地文化深厚内涵,从而丰富旅游体验的活动; 文化旅游是通过一定途径进入其他文化和地区并了解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遗产和艺术的一种特定游览方式。

2.文化旅游的性质

(1)“旅游类型说”

代表性观点如下:文化旅游多指一种旅游方式,包括民族旅游、文化旅游、历史旅游、环境(生态)旅游、娱乐性旅游; 文化旅游是一种旨在观察社会,体验民族风俗、丰富历史文化积累和增长知识的旅游; 文化旅游是建立在追求和参与全新深入的文化体验(美学、文学或哲学的)基础之上的一种特殊兴趣旅游。

(2)“旅游思维说”

郭丽华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认为文化旅游不是一种产品,不可与观光、度假和休闲等形式的旅游产品相提并论。对经营者来讲,它是一种创意,对旅游者来讲,它是一种意识,是一种方法。

(3)“旅游活动说”

代表性观点如下:文化旅游是指人们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去观察、感受、体验异地或异质文化,满足文化介入或参与需求冲动的过程或活动; 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为了解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活和思想所进行的旅游活动,目的是通过某些具体的载体或表达方式,提供和创造机会来让游客鉴赏、体验和感受旅游目的地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而丰富其旅游体验; 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以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

3.文化旅游的类别

代表性学者及观点如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5)认为文化旅游包括研究旅行、表演艺术、文化旅行、研究自然、宗教朝圣和参加节日等活动; 李旭东认为文化旅游主要包括民族旅游、历史旅游、艺术旅游及博物馆旅游; 也有学者认为文化旅游主要包括遗迹遗址旅游、建筑设施旅游、人文风俗节庆旅游和特色商品旅游四大类型。

(二)研究特点、缺点

1.基本概念:未成共识,需要规范

“文化旅游”概念最早在1977年由麦金托什等在《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目前,“文化旅游”这一术语虽被学界广泛使用,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但对其定义和内涵却始终未能达成一致,争论激烈,各执一词,有些学者甚至将文化旅游直接等同、混同于“旅游文化”,出现了基本认识上的错误。

2.研究成果:少理论性,缺创新性

一是目前国内外关于文化旅游综述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学界了解研究现状和前沿进展的成本很大;二是学界和实业界多就某个区域(例如藏区文化、交界区域文化等)、某类文化类资源(例如茶文化、宗教文化等)开发做浅层次研究,对旅游者行为、旅游企业文化分析过少;三是应用性特征越来越强。由于实证研究容易取得成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于进行实证研究,对文化旅游概念、结构、内容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论著越来越少,由此形成研究的“二元结构”现象。

3.关注焦点:中外各异,特色鲜明

由于学术研究背景和传统不同,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焦点差异很大。国外文化旅游研究重点主要是文化遗产地旅游、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的影响、遗产旅游的开发和遗产旅游的价值等;国内文化旅游的研究重点主要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文化旅游地保护与开发、居民参与和政府定位等方面。 Rlr+REUp5TxR2W8mNIfEyGSSJucMzk5uPv18jcJCV40xHLet1+NYnAtCXrIU/bw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