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椎管内麻醉

一、解剖基础

1. 脊柱构成:颈椎(7)、胸椎(12)、腰椎(5)、骶椎(5)、尾椎(4)。

2. 脊柱生理弯曲:颈曲(C3)、胸曲(T5)、腰曲(L3)、骶曲(S4)。患者仰卧位时:颈曲(C3)和腰曲(L3)最高而胸曲(T5)和骶曲(S4)最低。

3. 脊髓的解剖(图5-1):

脊髓被容纳在椎管内,被脊髓膜所包裹,脊髓膜由内向外分三层,分别是软膜、蛛网膜和硬膜。软脊膜覆盖在脊髓表面,与蛛网膜之间形成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隙上与脑室相通,下端止于第二骶椎水平,内充满由大脑脉络丛分泌的脑脊液;蛛网膜与硬脊膜之间形成硬膜下隙;硬脊膜与黄韧带之间形成硬膜外隙,其内填有脂肪、椎内静脉丛、脊髓小动脉及淋巴管并有脊神经根及其伴行血管通过。此腔上端起自枕骨大孔高度,下端终止于骶管裂孔,由于硬脊膜附于枕骨大孔边缘,故此腔不通颅内;脊神经由脊髓发出后,组成束分别经蛛网膜下隙,硬膜下隙和硬膜外隙,再由椎间孔走出椎管。

脊髓上端从枕骨大孔开始,在胚胎期充满整个椎管,下端小儿终止于第3或第4腰椎,成人一般终止于第2腰椎上缘或第1腰椎下缘。所以,行腰椎穿刺时,成人应在腰2以下,小儿应在L3~L4间隙以下,避免腰穿时损伤脊髓。

4. 脊神经分布:

图5-1 脊椎横断面的解剖

从颅骨下穿出及椎骨之间的神经称为脊神经,共31对。每一对脊神经以其穿出毗邻的椎骨命名。在颈部,第1对脊神经(C1)在颅骨和第1颈椎之间穿出。因此颈神经根据与其相邻的下一个椎体命名。但是,这个命名方法并不适合最后一对颈神经和第1胸椎。位于这2个椎体之间的脊神经被命名为C8。因此,人体有7个颈椎、8对颈神经。胸神经的命名依据是与其相邻的上一椎体。比如,T1椎体下方的是胸1神经,T2椎体下方的是胸2神经等。31对脊神经分布为颈神经(C)8对、胸神经(T)12对、腰神经(L)5对、骶神经(S)5对、尾神经(CX)1对。

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Spinal Anesthesia,SA)

将局麻药注射于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神经根而使相应部位产生麻醉效果的方法称之,也称为腰麻或脊麻。

(一)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分类

1. 高位脊麻:感觉阻滞平面超过T4。

2. 中位脊麻:感觉阻滞平面在T5~T9。

3. 低位脊麻:感觉阻滞平面在T10以下。

4. 鞍麻:阻滞范围局限于会阴及臀部。

5. 单侧腰麻:阻滞作用只限于(或主要限于)一侧下肢。

腰麻穿刺点理论上可以选择L2~L3间隙以下的节段,但有报道成人脊髓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终止在L2水平甚至更低。所以为增加临床安全性穿刺点应选择在L3~L4间隙及以下。

(二)蛛网膜下腔麻醉阻滞平面差别

交感神经阻滞平面比感觉消失平面高2~4个节段,运动阻滞平面比感觉消失平面低1~4个节段。麻醉平面是指感觉神经阻滞后,用针刺法测定皮肤痛觉消失的范围。

(三)脊神经的体表分布

T2:胸骨柄上缘;T4:两侧乳头连线;T6:剑突;T8:肋骨下缘;T10:平脐;T12:耻骨联合上2~3cm;L1~L3:大腿前面;L4~L5:小腿前和足背;S1~S5:大腿内侧和肛门会阴区。

(四)蛛网膜下腔麻醉时发生恶心呕吐的原因及处理

1. 胃肠蠕动增强。

2. 胆汁反流入胃。

3. 低血压。

4. 脑缺氧。

5. 手术牵拉内脏等。

6. 蛛网膜下腔麻醉时发生恶心呕吐时的处理:查找原因,对症处理。

(五)蛛网膜下腔麻醉的适应证

1. 下腹及盆腔手术:如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膀胱手术、子宫及附件手术。

2. 肛门及会阴部手术:如痔切除术、肛瘘切除术等,如采用鞍区麻醉则更合理。

3. 下肢手术:如骨折或脱臼复位术、截肢术等。

(六)蛛网膜下腔麻醉的禁忌证

1.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脑膜炎、脊髓多发硬化症等。

2. 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感染及全身性严重感染。

3. 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慎用。

4. 休克患者绝对禁用。

5. 慢性贫血患者禁用中位以上脊麻。

6. 有凝血功能障碍或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

7. 脊柱外伤、畸形或有严重腰背痛病史者。

8. 老年人仅可选用低位脊麻。

9. 腹内压明显增高患者因椎管严重受压狭窄可出现广泛阻滞,应谨慎使用脊麻或大幅减少局麻药用量。

10. 精神疾病、严重神经官能症及小儿等不合作患者。

(七)蛛网膜下腔麻醉操作体位

一般取侧卧位,双手抱膝,大腿膝盖紧贴腹壁,头向胸部屈曲,使腰背部尽量向后弓曲。背部应与手术台边沿平齐,以利于穿刺操作。采用重比重溶液,手术侧向下;采用轻比重溶液,手术侧向上;鞍区麻醉则通常采取坐位。

(八)蛛网膜下隙麻醉定位

成人脊髓终止在L1下缘,为避免脊髓损伤,成人应在L2间隙以下,小儿应在L3~L4间隙以下穿刺,定位方法以两侧髂嵴的最高点之间的连线与脊柱正中纵线相交处为L4棘突或L3~L4间隙。

(九)蛛网膜下隙麻醉穿刺方法

1. 直入法:

(1)穿刺点:棘突间隙中点。(2)穿刺角度:与患者背部垂直,针尖稍向头侧倾斜。(3)穿刺层次:皮肤→皮下→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腔→硬脊膜→蛛网膜下腔。

2. 侧入法:

(1)穿刺点:棘突间隙中点旁开1.5cm。(2)穿刺角度:与皮肤成75°角,对准棘突间隙。(3)穿刺层次:皮肤→皮下→黄韧带→硬膜外腔→硬脊膜→蛛网膜下隙。拔出针芯有脑脊液流出表示穿刺成功。穿刺成功后将盛有局麻药的注射器与穿刺针紧密衔接,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持注射器先轻轻回抽见有脑脊液回流再开始缓慢注射药物,10~30s内注完。注射完后再稍加回抽并再次注入。一方面证明药物已确实注入蛛网膜下隙,另一方面将或许残留在注射器内的药液全部注入。

(十)蛛网膜下腔麻醉常用局部麻醉药物选择

1. 普鲁卡因:白色晶体,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或脑脊液溶解,平面容易调节。(一般为100~150mg,最高200mg)。

2. 丁卡因:起效缓慢,维持时间长,平面不易控制,易被弱碱中和沉淀。

3. 利多卡因:起效快,易弥散,麻醉平面不易控制。因利多卡因的神经毒性,不宜在蛛网膜下腔使用高浓度利多卡因。(一般为100mg,最高为120mg)

4. 布比卡因:最常用药物(8~12mg,最高20mg)。

(十一)常用蛛网膜下隙阻滞用药的配制方法

1. 5%普鲁卡因重比重液:普鲁卡因结晶粉15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脑脊液2.7mL。

2. 丁卡因重比重液:1%丁卡因、10%葡萄糖溶液和3%麻黄碱各1mL,即配成所谓1:1:1溶液。

3. 布比卡因重比重液:0.5%或0.75%布比卡因2mL(分别含布比卡因10mg或15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1mL,配成重比重液3mL。

(十二)蛛网膜下隙阻滞的并发症

1. 头痛:多发生于脊麻后1~3天,75%患者4天后消失,个别患者则迁延数周甚至数月。

(1)原因:脑脊液经穿刺孔漏出,造成颅内压降低。(2)预防:选用细穿刺针;输入或摄入足够的液体;脊麻后去枕平卧。(3)处理方法:轻度,卧床2~3天;中度,平卧或头低位,输液2500~4000mL/d,同时给予镇静药或小量镇痛药;重度,硬膜外充填术(胶体或自体血)。

2. 尿潴留:S2~S4神经阻滞所致,一般待局麻药药效消失后可自行恢复。

3. 神经并发症:

(1)脑神经受累:第6对脑神经即外展神经多见,是由于脑脊液减少引起。(2)假性脑脊膜炎:脊麻后3~4天发生,临床表现为头痛、颈项强直、复视、眩晕及呕吐。(3)粘连性蛛网膜炎:脊麻后数周或数月,肢体从疼痛、无力逐渐发展到感觉丧失、瘫痪。(4)马尾神经综合征:下肢感觉运动不恢复,大小便失禁。(5)脊髓炎:局麻药对含磷脂组织的影响,临床表现为感觉丧失,松弛性麻痹。

三、硬脊膜外阻滞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EA)

将局部麻醉药注射于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部,使其支配的区域产生暂时性麻痹,称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简称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阻滞分类:根据脊神经阻滞部位不同,可将硬膜外阻滞分为4类。

(一)硬膜外麻醉的分类

1. 高位硬膜外阻滞:于C5~T5之间进行穿刺,适用于甲状腺、上肢、胸壁手术。

2. 中位硬膜外阻滞:穿刺部位在T6~T12之间,适用于腹部手术。

3. 低位硬膜外阻滞:穿刺部位在L1~L5之间,适用于下肢及盆腔手术。

4. 骶管阻滞:经骶裂孔进行穿刺,适用于肛门、会阴部手术。

(二)硬膜外阻滞的起效机制

1. 经蛛网膜绒毛阻滞脊神经根。

2. 局麻药弥散过硬膜进入蛛网膜下隙发生“延迟”的脊麻。

(三)硬膜外麻醉的范围由硬膜外腔内局麻药的扩散决定,扩散与下列因素有关

1. 局麻药的容量和浓度。

2. 局麻药注射速度:注射快阻滞的神经节段增加有限,还会引起患者眩晕不适,且增加血管对局麻药的吸收量。注药速度最好为0.3~0.75mL/s。

3. 体位:临床很少用体位来控制阻滞平面。

4. 身高:硬膜外间隙容积与身高成正比。

5. 年龄:年龄增加用药量反而下降。

6. 妊娠:局麻用量为未孕者的1/3。

7. 动脉硬化:神经元数量少。

8. 其他:脱水、休克、恶病质患者药量显著减少。

(四)硬膜外间隙压力:硬膜外间隙呈现负压,在不同节段负压出现率不同

1. 颈部(-2cmH 2 O至-6cmH 2 O)及胸部(-2cmH 2 O至-9cmH 2 O)硬膜外间隙最高,为98% 。

2. 腰部硬膜外间隙(-2cmH 2 O至-6cmH 2 O)次之,为88.3% 。

3. 骶管腔不出现负压。

颈胸部硬膜外间隙负压由胸膜腔负压通过椎间孔传递而来,故颈胸部负压较腰部显著,出现率高;而腰部负压可能是穿刺过程硬膜被推开的结果。

(五)硬膜外阻滞的适应证

1. 主要适用于腹部手术,凡适于蛛网膜下隙阻滞的下腹部及下肢等手术,均可采用硬膜外阻滞。

2. 颈部、上肢和胸部手术也可应用,但应加强对呼吸和循环的管理。

(六)硬膜外阻滞的禁忌证:基本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相同

1. 严重高血压、冠心病、休克及心脏功能代偿不良者。

2. 重度贫血、营养不良者。

3. 穿刺部位有感染及全身感染状态者。

4. 脊柱严重畸形或有骨折、骨结核、椎管内肿瘤等。

5.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七)硬膜外阻滞常用局麻药

1. 利多卡因:起效快,阻滞完善,1%~2%的浓度可持续(60~90)min,一次最大量400mg或7~8mg/kg。

2. 丁卡因:浓度0.25%~0.33%,20~30min后麻醉完善,持续3~4h,极量为60mg。

3. 布比卡因:浓度0.5%~0.75%,起效较慢,持续(4~7)h,肌松效果只在0.75%时满意,极量为150mg。

4. 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相似,但心脏毒性小,极量为150mg。

5. 罗哌卡因:浓度0.5%~1%,极量为200mg。

(八)硬膜外麻醉给药方法

1. 首先注射试验剂量:先注射3mL局麻药,观察5min,目的在于排除导管误入蛛网膜下隙或误入血管的可能。

2. 诱导剂量:节段不同,药量也不同。

(1)颈段1.5mL/节段。(2)胸段2mL/节段。(3)腰段2.5mL/节段。

一般需15~20mL药量,分2~3次并每次间隔5min左右注入。

3. 追加维持量:首次诱导剂量的1/3~1/2,追加时间依所用局麻药种类不同为40~90min。

(九)确定棘突位置的解剖标志

1. C7:颈部最明显突起的棘突。

2. T3:两侧肩胛冈连线。

3. T7:两侧肩胛下角连线。

4. L4或L3~L4间隙: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

(十)判断穿刺针进入硬膜外间隙的方法

1. 阻力突然消失:也称为气泡压缩试验,应用盛有内含一小气泡的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阻力消失后注液注气毫无阻力。

2. 负压现象:针蒂悬滴液被吸入。

3. 进一步证实方法:

(1)抽吸试验:反复抽吸无脑脊液。(2)气泡外溢试验:快速注入生理盐水和空气,取下注射器针蒂有气泡外溢。(3)置管试验:置入导管顺利。

(十一)连续硬膜外阻滞置管方法

1. 计算皮肤至硬膜外间隙的距离。

2. 置管:导管进至10cm稍有阻力,继续插入3~5cm,不宜过深。

3. 拔针>调整深度>固定。一手拔针一手固定,拔针时不可随意改变针尖斜面方向,导管在硬膜外腔以3~4cm为宜,固定前应反复回抽确认无血液和脑脊液。硬膜外导管回抽出清亮液体时要注意鉴别是否为脑脊液,脑脊液是温热的清亮液体,可以与生理盐水相鉴别。一旦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而没有被发现,按照硬膜外阻滞给药后将出现严重的呼吸循环抑制。

(十二)硬膜外置管注意事项

1. 需重新置管时必须将导管和穿刺针同时拔出,如果只拔除导管可能会导致导管被穿刺针前端斜面切断,造成硬膜外导管残留在硬膜外腔。

2. 置管时如有异感应重新穿刺置管,多半是由于硬膜外针偏离了中线、导管碰触到神经根所致。不可暴力置管,以免造成神经损伤。

3. 导管内回抽出血液应更换间隙重新穿刺。硬膜外导管不能避免置入血管内的可能,回抽是静脉血时应回退导管,注射生理盐水后再回抽直至回抽无血。但要注意导管在硬膜外腔的长度是否还可以使用,如果不确定还是应该向上一次间隙重新穿刺置管。

(十三)硬膜外阻滞失败的原因:客观存在,但要避免医源性原因

1. 阻滞范围达不到手术要求:

(1)穿刺点选择不当。(2)患者曾多次接受硬膜外腔阻滞致硬膜外间隙粘连,导致局麻药扩散受阻。

2. 阻滞不完全:

(1)局部麻醉药的浓度和容量不足。(2)硬膜外导管进入椎间孔。(3)导管在硬膜外间隙未能按预期方向置入。

3. 完全无效:

(1)导管脱出。(2)导管扭折或被血块堵塞,局麻药无法注射入硬膜外腔。(3)硬膜外穿刺失败,应避免多次穿刺、暴力穿刺,易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4. 硬膜外穿刺失败的原因:

(1)患者体位不当、脊柱畸形、肥胖至穿刺点定位困难及穿刺针长度不及硬膜外腔。(2)穿刺针误入椎旁肌群、腹腔、胸腔或其他组织未被察觉。

(十四)硬膜外阻滞术中不良反应及处理

1. 血压下降:硬膜外阻滞后使阻滞区域内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导致。可通过输液补充血容量,同时适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2. 呼吸抑制:预防为主。颈部及上胸部硬膜外阻滞宜采用小剂量低浓度局麻药物,尽量减少对呼吸肌肌张力的影响。

3. 恶心呕吐:手术牵拉引起者给予适量辅助药物。

(十五)硬膜外阻滞的并发症

1. 误穿破硬膜:

(1)原因:操作因素(操作者、用具)、患者因素(硬膜外腔狭窄,黄韧带与硬脊膜粘连等)。(2)处理:果断放弃硬膜外麻醉,改行其他麻醉方法。

2. 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血管:

预防:正中入路穿刺、置管后反复回抽、注药前回抽、重视试验剂量。

3. 空气栓塞:

(1)原因:穿刺过程中使用气体试验,向硬膜外注入了大量的气体,而气体又随损伤的血管进入循环,形成空气栓塞。临床上常用气体量一般≤1mL,不致引起明显症状。如进入血液气体>10mL就可能致患者死亡。气体栓塞主要表现为缺氧、发绀、患者意识迅速丧失、继而呼吸停止、心脏停搏。(2)预防:气泡压缩试验采取生理盐水加少量气体,气体应限制在2mL以内。(3)处理:头低左侧卧位,以防止气栓进入脑内,又可以使气栓停留在右心房被心搏击碎避免形成气团阻塞。心脏停搏者胸外心脏按压,无效者剖胸按压并心室穿刺抽气。

4. 穿破胸膜:硬膜外阻滞无效、外科医生在胸腔内发现硬膜外导管、更有刺破肺组织引起气胸的可能性。

(1)原因:胸段硬膜外穿刺时穿刺针偏向一侧进针又过深。(2)预防:穿刺过程中始终将针尖对准脊椎中线,通过患者体型大致判断皮肤至硬膜外的深度,低年资医师要在高年资医师的指导下行中胸及高胸段的穿刺。

5. 导管折断:

(1)原因:拔出导管时,未将穿刺针和导管一并退出,而是仅将导管拔出;导管质地不良;拔管困难的患者(骨关节炎)强行拔管;导管置入过长导致导管折叠,或在硬膜外间隙圈绕成结。(2)处理:一般认为硬膜外残留导管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可以随诊、观察。但也有通过手术取出的案例报道。

6. 全脊麻:

(1)原因:穿刺针或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隙,超过脊麻药量数倍的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产生异常广泛的阻滞。(2)临床表现:全部脊神经支配的区域无痛觉、低血压、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心脏骤停。(3)处理原则:维持呼吸循环功能,气管插管、加速输液,血管收缩药。(4)预防:预防穿破硬膜、穿破硬膜后及时发现、重视试验剂量的应用。

7. 异常广泛阻滞:

(1)原因:硬膜外或硬膜下间隙广泛阻滞。(2)临床表现:广泛阻滞缓慢发生(一般在注药后20~30min),脊神经阻滞呈节段性。

8. 脊神经根或脊髓损伤:

(1)临床表现:神经根损伤以神经根痛,感觉障碍为主,很少运动障碍;脊髓损伤表现为立即感觉剧痛,偶伴一过性意识障碍,可致脊髓横贯性伤害、截瘫。(2)以脱水、激素治疗效果较好,但一旦出现脊髓损伤很可能预后不佳。

9. 硬膜外血肿:

(1)原因:凝血机制障碍、穿刺针或导管损伤血管。(2)临床表现:进行性出现的背痛、感觉异常、肌无力、截瘫。(3)治疗关键:及早发现、及早手术,预后与是否早期手术关系密切。

10. 硬膜外感染:

(1)临床表现:一般发生在硬膜外穿刺及置管几天之后,常出现体温升高和寒战、血常规检查WBC升高、腰背部酸痛,神经根疼痛、如果已经形成脓肿的患者会出现脑膜刺激征甚至发展成截瘫。(2)治疗原则:局部和全身应用足量广谱抗生素、如果影像学确诊脓肿形成,压迫神经,患者出现截瘫倾向应迅速行椎管病灶清除减压术。

四、骶管阻滞麻醉(Caudal Anesthesia,CA)

经骶裂孔穿刺,将局麻药注入骶段硬膜外腔以阻滞骶脊神经的方法。骶管是硬膜外腔的延续,所以骶管麻醉也是硬膜外麻醉的一种特殊形式。

1. 骶管阻滞的适应证:适用于成人直肠、肛门及会阴部的手术,也可用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腹部手术,如小儿疝气,隐睾等手术。

2. 解剖标志:骶裂孔和骶骨角是骶管穿刺的重要标志。

3. 骶管阻滞的优点:

(1)骶管阻滞时穿刺是在骶裂孔处进针。硬膜囊终止于第二骶椎水平,第二骶椎与骶裂孔之间的距离较长,故在行骶管穿刺时,很少刺破硬膜囊,因此比较安全。

(2)骶管阻滞适用于小儿腹部及下肢及会阴手术。小儿的腰麻或硬膜外穿刺都较困难,且临床风险难以控制。骶管的解剖标志明显,穿刺成功率高,可对小儿行基础麻醉或全身麻醉后辅以骶管阻滞。

(3)骶管麻醉可用于成人,但成人骶管的解剖变异较大,穿刺有时比较困难,另外麻醉效果有时不确切。

五、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

腰硬联合阻滞是一种用技术,而不是用药物进行的复合麻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单纯腰麻的麻醉时间有限,且腰麻后易发生头痛;单纯硬膜外麻醉失败和阻滞不全的发生率较高;腰硬联合麻醉集中了二者的优点,弥补了单一方法的不足。其适应证及禁忌证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六、椎管内麻醉效果评级标准

Ⅰ级:麻醉完善,无痛,肌松良好,患者安静,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Ⅱ级:麻醉欠完善,有轻度疼痛表现,肌松欠佳,有内脏牵拉痛,需用镇静剂,血流动力学有波动(非病情所致);Ⅲ级: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或肌松较差,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Ⅳ级:麻醉失败,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后才能完成手术。

七、几种常用的关于椎管内麻醉评价量表

(一)改良Bromage评级标准:是用于评价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效果

0级:无运动神经阻滞;1级:不能屈髋关节;2级:不能屈膝关节;3级:不能屈踝关节。

(二)术中内脏牵拉反应分级

0级:患者安静,无痛及不适感,无恶心及呕吐;1级:轻度不适,恶心,无牵拉痛及呕吐;2级:诉恶心,轻度牵拉痛,无呕吐;3级:牵拉痛明显,有恶心、呕吐、鼓肠。

(三)Tarlov神经功能评级标准

0级:下肢完全瘫痪;1级:可觉察的下肢关节活动;2级:下肢可自由运动,但无法站立;3级:可站立但无法行走;4级:下肢运动功能完全恢复,能正常行走。 5Yb9/YVz5Dk0dJjxRBq7o8WmxhnzgybbkUkJaarMkFz2MI2bsfBv/dmcACMOaHH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