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血常规:
(1)白细胞:正常值(4~10)×10 9 /L。可辅助感染、过敏等情况的诊断。
(2)红细胞:正常值男性为(4.0~5.0)×10 12 /L;女性为(3.5~4.5)×10 12 /L。
(3)血红蛋白(Hb):正常值男性为120g/L~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为170~200g/L。如Hb<80g/L或Hb>160g/L,患者易发生休克及栓塞,需在术前予以纠正。贫血程度分级如下(表2-16)。
表2-16 贫血程度分级
(4)红细胞比容应维持在30%~35%,有利于氧气向组织的释放。
(5)血小板:正常值(100~300)×10 9 /L。血小板减少可出现自发性出血并增加手术出血量,同时也影响麻醉有创操作的实施。
2. 尿常规:尿糖、尿酮体、尿蛋白、尿比重,尿量等信息。
(1)尿糖阳性,应考虑有无糖尿病,需进一步检查。
(2)尿蛋白:尿蛋白阳性应考虑有无肾实质性病变。
3. 肝功能:血浆蛋白、胆红素、转氨酶测定。临床上通常使用child-pugh分级来评价肝功能(表2-17)。
表2-17 child-pugh肝功能分级
4. 肾功能:通过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值(Cr)、内生肌酐清除率、离子等指标来评价肾脏功能。
肾功能不全分期(表2-18):
表2-18 肾功能不全分期
5. 凝血功能检查:
(1)凝血酶原时间(PT):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同时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
(2)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是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与正常对照凝血酶原时间之比的ISI次方。同一份血样在不同实验室测得的PT值结果可能差异很大,但测得的INR值相同。所以国际上强调用INR来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
(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检查内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监测普通肝素的首选指标。
(4)凝血酶时间测定(TT):反映纤维蛋白原转换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5)纤维蛋白原(Fib):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6)D-二聚体(DD):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DD的临床检测主要应用于静脉血栓栓塞(VTE)、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的诊断。
6. 内分泌相关检查指标:
(1)血糖:一般空腹血糖值为3.9~6.1mmol/L。
(2)肾上腺肿物相关检查:可检查血液中肾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醛固酮的激素的水平,可辅助疾病的诊断。
(3)甲状腺功能检查:辅助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等疾病。如甲亢患者应计算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0. 75×心率+0. 74×脉压-72,正常值-10%~+10%。
7. 血气及离子分析结果的判定:详见第六章第七节。
8. 心脏功能及心肌损伤等化验室检查:脑钠肽(BNP)/脑自然肽氨基端前体蛋白(NT-proBNP)。
(1)BNP-B型脑钠肽,主要来源于心室。它的含量与心室的压力、呼吸困难的程度,激素调节系统的状况相关。心室的体积和压力增高可导致血浆内BNP含量的升高,升高的程度与心室扩张和压力超负荷成正比。BNP可作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用于早期诊断、程度的判断。当BNP≥100ng/L时可诊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而<50ng/L时可排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2)NT-proBNP与BNP二者来源相同并且等摩尔释放,但因为二者的清除途径与半衰期不同,所以在检测结果上有一定的区别。BNP的半衰期是22min,而NT-proBNP的半衰期为120min。从临床检验的角度考虑,NT-proBNP在体外相对较为稳定,给检测带来方便;而从临床应用的角度考虑,BNP更短的半衰期更能及时反映患者病情的变化。NT-proBNP诊断急性心衰和排除诊断的按年龄分层的最佳界值见表2-19。
表2-19 BNP临床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