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系统是由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His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组成。它担负着心脏起搏和传导冲动的功能,保证心房、心室协同收缩。冲动在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传导均可发生阻滞,如发生在窦房结与心房之间称窦房传导阻滞;在心房与心室之间称房室传导阻滞(本节以房室传导阻滞为例);位于心房内称房内传导阻滞;位于心室内称室内传导阻滞。

一、临床表现

1.症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症状除受原有心脏病及心脏功能状态的影响外,还取决于阻滞的程度及部位。

(1)无症状:见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此型预后良好)、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或某些慢性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者。

(2)有症状: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时,如被阻滞的心房波所占比例较大(如房室3∶2传导),特别是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因心室率下降出现心动过缓、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及心功能下降等症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较明显,其造成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取决于心室逸搏频率的快慢。在希氏束分叉以上部位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患者虽有乏力、活动时头晕,但不致发生晕厥;发生于希氏束分叉以下的低位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显著,患者可出现晕厥、心源性缺氧综合征,甚至猝死。

(3)不典型症状:某些患者出现一些不典型症状,如全身乏力、疲劳或低血压等,需要进一步检查方可确诊。

2.体征。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些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可以无体征。有些患者体格检查可发现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这是由于心室收缩的延迟使心脏内血液充盈相对较满,房室瓣在关闭前已漂浮在一个距闭合点较近的位置上,因此关闭时瓣叶张力较低,关闭所产生的振动较小所致。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文氏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听诊有间歇,但间歇前并无期前收缩,第一心音可随PR变化发生强弱改变。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可有间歇性漏搏,但第一心音强度恒定,房室呈3∶2传导时,听诊可酷似成对期前收缩形成的二联律。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其特异性体征是心室率缓慢且规则并伴有第一心音强弱不等,特别是可出现突然增强的第一心音即“大炮音”,第二心音可呈正常或反常分裂,如心房与心室收缩同时发生,颈静脉出现巨大A波。

3.心电图特征。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延迟):①PR间期≥0.21s(成人);②同一患者PR间期动态变化≥0.04s(心率无明显改变的情况下);③交界性心率的P´R间期>0.16s;④PR间期超过相应心率的正常最高值。

(2)二度房室传导滞分为二度Ⅰ型和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①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文氏型):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出现心室漏搏;PR间期的递增量逐次递减导致PR间期逐渐缩短;心室漏搏后的第一个PR间期多正常,第二个PR间期的递增量最大;含心室漏搏的长PR间期小于短PR间期的2倍。

②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莫氏Ⅱ型):较文氏型少见,心电图表现为P波周期性地突然不能下传而出现心室漏搏,而脱落前后所有PR间期是恒定不变的,可正常或延长,含心室漏搏的长PR间期恰是短PR间期的倍数。

③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即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a.房律匀齐,室律匀齐,室律通常在60次/分以下,P波(房律)与QRS波(室律)完全无关。b.QRS波群形态与阻滞部位高低有关,心室节奏点一般不增宽,频率40~60次/分,性能稳定;节奏点在心室内,QRS波群宽大畸形,频率低,30~40次/分,性能不稳定。

二、诊断

根据典型心电图改变并结合临床表现不难做出诊断。为估计预后并确定治疗,尚需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房室束分支以上阻滞和3分支阻滞以及阻滞的程度。

鉴别诊断:个别或少数心搏的PR间期延长或心室脱漏,多由生理性传导阻滞引起,如过早发生的房性交界处性逸搏、双向阻滞的交界处期前收缩、心室夺获、反复心搏等室性期前收缩隐匿传导引起的PR延长(冲动逆传至房室结内中断未传到心房,因而不见逆传P波);但房室结阻滞则因传导冲动而处于不应期以致下一次冲动传导迟缓,也属生理性传导阻滞。此外,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房率超过180次/分时伴有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房颤由于隐匿传导引起的心室律不规则均为生理性传导阻滞表现。生理性传导阻滞的另一种表现为干扰性房室分离,应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房室分离仔细鉴别,前者心房率与心室率接近,而心室率大多略高于心房率;后者心室率低于心房率。

三、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一度或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不太慢者不用治疗。二度Ⅱ型传导阻滞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如心室率慢伴有明显症状或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阿-斯综合征发作者,应给予心脏起搏治疗。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仅适用于无心脏起搏条件的应急情况。

四、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措施。

(1)休息指导:患者心律失常发作引起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时应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休息时避免左侧卧位,以防左侧卧位时感觉到心脏搏动而加重不适。

(2)饮食指导:给予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防便秘;避免饱餐及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等。

2.重点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连接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率、心律变化,及早发现危险征兆。及时测量生命体征,测脉搏时间为1min,同时听心率。患者出现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R-on-T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监测电解质变化,尤其是血钾。

(2)抢救:配合准备抢救仪器(如除颤仪、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临时心脏起搏器等)及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其他抢救药品,做好抢救准备。

(3)用药护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密切观察药物的效果及不良反应,防止毒副反应的发生。

(4)介入治疗的护理:向患者介绍介入治疗如心导管射频消融术或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目的及方法,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做好介入治疗的相应护理。

3.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急措施。

(1)晕厥。

①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头低足高位,使脑部血供充分。将患者的衣服纽扣解松,头转向一侧,以免舌头后倾堵塞气道。

②局部刺激,如向头面部喷些凉水或额部放上湿的凉毛巾,有助于清醒。如房间温度太低,应保暖。

③在晕厥发作时不能喂食、喂水。神志清醒后不要让患者马上站立,必须等患者全身无力好转后才能在细心照料下逐渐站立和行走。

(2)猝死:对心源性猝死的处理就是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

4.健康教育。

(1)疾病知识指导:向患者讲解心律失常的原因及常见诱发因素,如情绪紧张、过度劳累、急性感染、寒冷刺激、不良生活习惯等。

(2)生活指导。

①指导患者劳逸结合,生活规律。

②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③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激动。

④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戒烟限酒,避免浓茶、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食物。

⑤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用力而加重心律失常。

(3)用药指导:给患者讲明所使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嘱患者坚持用药,不得随意增减药物的剂量或种类。

(4)自我监测指导。

①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脉搏的方法,告知患者及家属心律失常发作时如何采取适当措施,如有头晕、眼花等,立即平卧,指导学习简单的心肺复苏知识,以便自我监测病情和自救。

②对安置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讲解自我检测与家庭护理方法。

(5)复诊:定期门诊复查心电图和随访,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VDIi44poUFzk2QxJWwGVGv/S5aZL8hLC9U1oNCHC1fN+aE3SOl4ufL9MyyPz0qY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