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又称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是继心房肽(ANP)后利钠肽系统的又一成员,由于它首先是由日本学者Sudoh等于1988年从猪脑分离出来因而得名,实际上它主要来源于心室。由于其最先从猪脑中分离,所以又称为脑钠素BNP。后来在心脏中也分离出BNP且心脏分泌的BNP多于脑,心脏释放的BNP主要来自心室,但心室储存BNP较心房少。它与ANP均属于心脏利钠肽类,由于它们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心脏也是一种内分泌器官。
NT-proBNP: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是一个诊断心力衰竭比较可靠的指标,临床若考虑心力衰竭,因NT-proBNP检测可快速获取检验结果和结果的可靠性,是第一个必做的检验项目,且NT-proBNP升高程度和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相关,而NT-proBNP阴性者即可以排除心力衰竭可能。
血浆脑钠肽(BNP)测定:有助于心力衰竭诊断和预后判断。慢性心力衰竭(CHF)包括症状性和无症状性左室功能障碍,患者血浆BNP水平均升高。伦敦一项心力衰竭研究证实,BNP诊断心力衰竭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84%、97%和70%。血浆BNP可用于鉴别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BNP正常的呼吸困难,基本可除外心源性。血浆高水平BNP预示严重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的发生。心力衰竭经治疗,血浆BNP水平下降提示预后改善。大多数心力衰竭呼吸困难的患者BNP在400 pg/mL以上。BNP<100 pg/mL时不支持心力衰竭的诊断;BNP在100~400 pg/mL之间还应考虑其他原因,如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代偿期等。
NT-proBNP是BNP激素原分裂后没有活性的N-末端片段,与BNP相比,半衰期更长、更稳定,其浓度可反映短暂时间内新合成的而不是贮存的BNP释放,因此更能反映BNP通路的激活。正常人血浆BNP和NT-proBNP的浓度相似。在左室功能障碍时,血浆NT-proBNP的水平超过BNP水平可达4倍。血浆NT-proBNP水平与年龄、性别和体重有关,老龄和女性升高,肥胖者降低,肾功能不全时升高。血浆NT-proBNP水平也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升高,在伴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肺部疾病、肺动脉高压、高血压、心房颤动时也会升高。BNP也有类似改变。50岁以下的成人血浆NT-proBNP浓度>450 pg/mL诊断急性心力衰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和95%;50岁以上的人血浆浓度>900 pg/mL诊断心力衰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和80%。NT-proBNP<300 pg/mL为正常,可排除心力衰竭,其阴性预测值为99%。治疗后NT-proBNP<200 pg/mL提示预后良好。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时NTproBNP 1200 pg/mL诊断心力衰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和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