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中国医学源远流长,宏富博大,其传世之古医籍,可谓琳琅满目,浩如烟海。这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的文化与科学遗产。中医古籍历经千百余年,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且经久不衰,这也归功于历代医家不懈努力研究,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作者几十年来,除临床医疗外,一直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着手辽宁历代医家遗著及少数民族医学文化研究,整理出版 20余部专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取得了初步成果,积累了一些学术经验。随着时代发展,学术交流扩大,时有机会走出国门,曾经阅读一些流佚国外的珍本、善本及罕见医籍。陆续整理出版了《素仙简要》《荷天厚我斋丛抄》《药性会元》3 部珍本医书,以期引起同仁对此项工作的重视。2018年又来到仰慕已久的世界最高学府美国哈佛大学,有幸参观了“燕京图书馆”,使我感到震撼和惊讶,其中文书库,收藏善本书计 4000 余部,宋元明本书 1433 部,较之国内许多省市图书馆为优。而中医古籍也不乏多种,《养生集览》就是其中之一,经多方考证,查阅历代公私书目未见著录。余暂且称之为“海内外孤本”,当务之急,莫过于整理校刊,重新编排,公开出版,公之于世。祈望及早揭示鲜为人知的中国古医籍版本,更好地继承并发扬光大,为中医养生保健、造福人们身体健康服务。

《养生集览》一书,为明代刻本,编辑者不详。全书一函二册,外函套呈青蓝色退旧麻纱布面,内套衬里浅青色锦缎,题鉴底呈浅黄色,书名“养生集览”四字位于书脊。分卷首每页均有作者、校订者署名,首页印有“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珍藏”印。全书每半页10 行 21 字,四周板框双边,单边不等,白口单鱼尾,框高 18.4 厘米,宽 12.8 厘米,鼻眼有分卷书名,书口有主证提名,偶有日本医家朱笔圈点,个别还有日文假名标注、手写墨笔补说,对此确认经日本医家收藏过。全书内容汇辑有华佗《玄门脉诀内照图》一卷,王蔡编《修真秘要》一卷,混沌子撰《锦身机要》一卷,铁峰居士编《保生心鉴》一卷,胡文焕辑《养生导引法》一卷,共计五卷。其单本书《玄门脉诀内照图》又分卷之上、下,《锦身机要》又分卷之上、中、下。下面分别论述。

《玄门脉诀内照图》,分卷之上、卷之下。考该书始见于宋代官修书《崇文书目》,后《文渊阁图书目》《医藏书目》《脉望馆书目》《蒙竹堂书目》等及日本医家丹波元胤《医籍考》均有记载。但称名各异,或曰《内照图》,或曰《内照经》,或曰《内照法》,其内容取舍详略不一,但称名均曰华佗。最早刊于北宋绍圣二年(1095),有现存绍圣二年三月秘阁秘书省正字沈铢校刊《玄门脉诀内照图》跋文可证。该书疑似为明代胡文焕所刻本,目前学界对该书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该书出自道家之手,因内容庞杂,多有道家术语,如冠以“玄门”二字,疑似为托名“华佗”之作,日本学者丹波元胤明确指出:“《内照图》所说,理趣肤浅,其为假托,不待辨而显然矣。”一种以著名文献学家马继兴老先生看法为主,他详细考证研究认为:“《内照图》原始之本,即便不是出自华佗手笔,也是其受业弟子传人根据华氏佚文缀辑而成,书中保留华佗遗意还是可信的。”我们认为马老先生的结论是中肯的,是顺理成章的。而该书产生于隋唐之时,在《玄门内照图》基础上阐明脏腑所刻图像,将经脉气血、四时阴阳、六经、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心系六节一一诠释。该书又将《王叔和脉诀》七表八里三部脉内容掺入,按图索骥,结合当脏之病,从心肝脾肺肾起,对五脏相入,脏腑相入,脏腑药名,君臣佐使,冷热疏药,药性味无毒合炮炙制度,古人服药方法,成药汤剂,五运六气理论做了全面解释,让人读后,了然明目,故以“明”字为起始论,尽详明代以前中医养生防治疾病理论。其前文内照解剖图依据《欧希范五脏图》进行了绘改,从而使脏腑图像更加真实,是现知中医最早人体脏腑解剖图像,传世版本极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书卷后有妇人产育小儿方40 余首和运气节要,应是后人所附加,也看出中医养生也需要中药方剂和五运六气学说配合。

《修真秘要》,明代刻本,成书于正德八年(1513),作者王蔡,明代闽中(今福建)人。曾做官文林郞知直隶常州府靖江县,生卒年代不详。全书绘图 49 幅,从“仙人抚琴”始,每图均列操作姿势,分行功、行气、运气各种样式,治疗疾病种类有黄肿、头晕、头眩、肚腹疼痛、虚饱、左瘫右痪,后心虚痛,绞肠痧痛、血气衰败,夜梦遗精、遍身疼痛、赤白痢疾、肚腹虚肿、背膊疼痛、胸膈膨闷、疲症、一切心痛、小肠虚冷疼、四肢伤寒、诸风头痛、色劳、五谷不消,遍身拘束疼痛,可调理血脉、收精养精。这些修身治病练功法:“言简而旨深,功廉而效大,诚修身延命之术也。”凡“有志于是者,览而行之,虽未必能寿考若篯铿,登玄如松子,然于性命之秘,亦可少裨其万一也。”正德十年(1515)云崖道士评价该书说:“人之疾病起于不常,地之相去,亦有远近,且如都邑城市,以疾求医,固云而矣。而僻壤之地,素无功医之方,又无针砭之具,一旦疾生,莫知所措,其不至于凶夭短折者几希。此《修真秘要》之书,所以为可锓也。是书一行,则凡具眠目者,采而行之,不必求之卢扁制方剂,而吾年之沉疴可瘳矣,呜呼、宜哉。”这就是撰写该书的原因和目的,为解决偏僻山区缺医少药、治病困难、处境窘迫等问题,与当今社会有着相似目的。人们向往着有纯自然,无公害,非药物疗法防病祛疾,该书养生保健方法无疑起到了这方面作用。值得推广提倡,造福百姓。

《锦身机要》,明代刻本,成书于万历二十年(1592),作者混沌子,明毘陵(今江苏省常州市区)道家人,生平不详。该书由同乡鲁志刚作注“于每章之下,释以直指,以成其书矣”,详解练功操作方法。全书分卷之上、卷之中、卷之下,后附《大道修真捷要选仙指源篇》一卷。其卷之上绘有龙姿图像 12 幅,卷之中绘有虎式图像 12 幅,卷之下绘有龙虎交媾图像 12 幅。每图配有七言口诀,志刚注释说:“故又以锦身之事,作为七言绝句三十六首,以按三十六气候,次之三卷,上之十二首以锦其龙,中之十二首以锦其虎,下之十二首以锦其龙虎交媾之要,以授之所以采真炼己之功,预集授真之道。”“其筑基之法,养性之方,龙虎争驰,内外交炼,无不备焉。”鲁志刚序言明了,该书是为了更好地养生、修炼、防病。“以为采真机要之梯航者。”以保身体健康之机要。书尾附有《大道修真捷要选仙指源篇》,包括有天地总图、日用火候真诀之图、人本身龙虎交媾图及金液还丹捷径,为道家炼丹术,源于东汉魏伯阳撰《参同契》,后世多有 40 余家注释,尤以内丹家以乾坤为鼎器,指代人身而言;以金丹为药物,指代精气而言,练功内丹,火候为主。东汉末年,神仙方术修炼内丹术得到空前发展,被誉为“万古丹经术”。炼内丹功兴旺一时,而该书内容就是沿袭了这种道家功法,只不过是以各种炼丹用药物的名称和实际操作的术语,来代表和说明练功的过程及其效果,文中龙虎、父母、夫妻、日月、始生、胎全、炉灶、金丹、四时符火、纯阳火候、泥丸等名词都成为一些象征性符号,与本义无关,后世练功一般分为采药、进阳火和退阴符三大步骤,道家一直奉为至宝。现代中医界很少见用,养生健身不适合效仿,实际书中也提到“凡修炼真金者,须明性命,大彻大悟,无所不通。若得真火煅烁,造成不成片段,终为下鬼。”故应谨慎从事为好。

《保生心鉴》,作者铁峰居士,明代南沙(今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代不详。该书刊于明正德元年(1506)。他认为上古之时:“民患重膇,因制舞法,以疏气血,而导引之术名,故民皆赖以调摄,无夭伤之患。”于是“搜古医经,反复研究,正讹补略,并采《活人心八法》,命善图者,善形摹写”编撰为一帙,计总汇图 32 幅。引用书如《活人心法》《礼经月令》《内经素问》《灵枢经》《运气攻奥》《十四经发挥》等 10 余部书。按四时气候,以五运六气枢要图、六十年纪运图有关运气学说等为内容。该书保生之法重在导引,按一年月令时节、天干地支时辰分为坐功、行功治疗各种疾病,详列二十四节气导引图像,依月令顺序,阐述每一节气功导引操作和防治病证。如三焦病,立春正月时节,坐功宜每日丑时,叠手按揉,转身拗颈,左右耸引,各三五度,叩齿、吐纳、漱咽,治疗为风气积滞,颈项痛,耳后、肩臑痛,背痛,肘臂诸痛。又如大肠病,春分二月中,运主少阳二气,月令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时配手阳明大肠燥金行功,每日丑寅,伸手回头,左右挽引,各六七度,叩齿六六、吐纳、漱咽三三,治疗胸臆、肩背、经络虚劳、邪毒齿痛、颈肿,寒热肿,耳聋、耳鸣、皮肤瘙痒等证。总计有按时节坐功 8 种、行功 16 种,“俾有生者知所以保养真元,不令耗气。保生者知所以炼修形体,先须定志,小可却病,而大可驻年”。这就是作者的编书目的。书后附有道家《太上养生要诀》,矅仙《活人心法》序(现存三卷),涵虚子《活人心法》,为的是强调古人养生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调节好心态。而作为医者,也应“治人治于未病之先,医家治于已病之后”。总结为“知道易,信道难,守而不失,乃可长生。”这可谓古代养生防病的重要旨意。

《养生导引法》,一卷,明代胡文焕编。胡文焕,字德甫,号全庵,又号抱琴居士。著有医书 10 余部,现存世尤以摄生、养生、医经注释本为多。生卒年代不详。该书其列 27 门,来源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导引养生法”和“补益门”“老人门”和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太清导引养生经”“通玄集”等书的内容。有的全文引用,也有诸段节取。考我国气功养生历史悠久,诸子百家均有记载。战国时期医家导引就有了发展,《黄帝内经》中有关记载论述很多,治疗几十种病,如有痿证、痹证、厥证、热病、内伤虚损、息积、脉急伤筋等。1973 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帛画《导引图》,是我国气功养生现存最早的实物,可谓震惊世界,堪称奇迹。气功养生后经历代医家、道家实践形成各家学派。大体分为导引派、行气派、存思派、内丹派。该书医家利用导引行气法,首先防治疾病多达 27 门,每门列功法若干条,可供选用。如治风痹、心腹痛、霍乱、呕吐、气郁、痰饮、痨瘵、胁痛、腰痛、脚气、积聚、脾胃、补益、消渴、胀满、眼目、喉舌、口齿、鼻耳、遗泄、淋门、二便不通、疝气、诸痔、老人门。养生家用于养生保健法有蛤蟆行气法、龟鳖行气法、雁行气法、龙行气法、入水法、彭祖谷仙卧引法、王子乔八神导引法、诸欲导引、五禽戏法、服气吐字诀法,这些功法大体是模仿动物运动姿势而进行气功锻炼。《史记·龟策列传》曰:“龟能行气导引”,《淮南子》载:“龟吐故纳新,故寿三千岁”,《春秋繁露》云:“鹤之所以寿者,无宛气于中。猿之所以寿者,好引其末,是故气四越。”此对长寿类动物观察探索,无疑对后代人们向往长寿提出了仿生学的重要依据。华佗“五禽戏”明而言之“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疏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世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鸟伸,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华佗中藏经》又曰:“夫病者,有宜按摩者,有宜导引者,导引则可以逐客邪于关节。”《养生导引法》基于历代家言,传承、沿袭了这一想法,成为人们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理论依据。华佗所创“五禽戏”就是养生导引法的最好例子,至今人们学习练功而不衰,对保证身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本书汇集明代以前医家、道家养生保健论治疾病的精髓,图文并茂,言简意赅,易学习操作,简便易行。尤其是书中有关五运六气,六十年纪运,四时气候,二十四节气,天干地支,每岁司天,天之六气,结合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筋脉的各种图解练功养生很有特色。其中“二十四节气”运用,2016 年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与人类健康生活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国际气象界也把它批准为世界第五大发明,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和才干。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条件的改善与提高,人们日益渴望纯自然的养生方法,用于防治疾病,抗衰老,长寿延年。该书无疑起到了满足这种需求的作用。让这种古老养生方法成为现实,让中医药适宜技术得以推广,就需要我们业界人士不断研究,挖掘整理,提炼精华,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宝贵经验,造福恩泽人类。

在本书编辑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书中有些单行本,于 20 世纪80 年代初影印出版过,其目的与我们一样,也是想让这些珍本秘籍广为流传。这对我们的工作有了很大帮助,为此特致以衷心感谢。另需指出,该书因历史局限原因,书中难免掺杂不妥当和迷信说法或不科学的内容;我们按国家古籍整理规定要求,保持原貌,不予删除。这也是中医古籍普遍存在的现象,望读者用唯物主义辩证观点科学对待,吸取精华,弃去糟粕。我们衷心希望这一中医文化遗产能够发扬光大,促进中医养生文化普及和提高,为造福人类做出贡献。

于永敏
沈阳昭陵北东油馨村医堂己亥年仲春日 Xc9tO/ZZAfiE/9E/cYLpy8+0tbYxWlP6Xl/UrjtnxKRXnjqHR+1NVib1ZzDO35r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