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述评

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运行机制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今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下,世界各国依然将公共服务工作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成为当下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所在。有研究表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残疾人比例正在增加,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都依赖于特殊的援助和服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公共体育服务”的提法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的产物,也是中国学者对政府治理理论研究的重要贡献。在西方语境中虽然没有这个提法,其名称与国内不一致,但其内涵实质相似。西方的学者对残疾人体育活动的设施、社会服务以及保障和权力的研究比较多。

(一)研究综述

1.关于政策保障和组织机制研究

Misener L和Darcy S认为,残疾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的社会建构,应高度重视残疾人的权利保障,政府应该从政府的属性、参与者的行为参与管理和消费政策的实施。 美国修订了《残疾人保障法规》和《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这些都是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文件,并在全世界建立了最早的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日本依托障碍者体育协会,建立大型地域性综合体育俱乐部,让残疾人与健全人共享体育活动场所,帮助他们回归社会。英国政府先后出台的《伦敦政府法》(1965)、《英国的新蓝图:一个新福利契约》(1998)明确指出为残疾人弱势群体提供伤残保障和健康服务,社会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和政策措施。 瑞典政府通过立法确保残疾人享有与健全人均等的机会,如《社会服务法》《反歧视法》。Yaqoub M 和Wicker P 从国家立法体系和国际标准对残疾人的体育权利和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2.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状况研究

欧美学者Paramio-Salcines J L 、Sandel M E 、Kung S P通过对美国、荷兰、英国的残疾人公共体育开展情况的研究,分别对公共体育服务政策、需求、供给和不足进行论证。Kung S P和Taylor P 对2005—2011年的英格兰458个运动中心残疾人使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使用最多的是游泳和健身项目器材,提出通过增加运动中心,提供优惠政策、休闲卡,以及免费接送提高参与比例。Pagάn-Rodríguez R以时间为决定因素,用主动、被动社会活动作为调查内容,2002—2003年在西班牙进行社会调查,发现残疾人的日常活动更容易分配在被动的休闲(如阅读、电视、视频、电台)和不需要花钱的社会娱乐(如戏剧、文化和社会事件)上,并且发现每天参加休闲活动的人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上有显著性差异,并提出有必要界定、调整和实施具体的休闲活动,使残疾人能够充分参与这些活动,提高社会融合和生活满意度。

3.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Hua K P和Ibrahim A 通过对马来西亚312名肢体残疾者参加体育旅游考察服务组织面临的挑战的研究发现,影响其参与的因素有身体结构、人际交往、自我和文化的约束,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交通的限制。Factors Affecting Participation in Certain Sports提出无障碍设施、交通都是影响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德国在分析残疾人体育俱乐部的组织能力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残疾人体育俱乐部的基础设施、规划和容量。

4.体育服务标准评估研究

Chelladurai P 和Meaden C A 通过对欧美国家的体育服务实证研究,针对残疾人的特点提出体育服务的标准评估方法,进而推动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德国和日本的社区体育设施都配备专职的服务人员和志愿指导人员,而且重视大众健身的科技攻关。日本有非常完善的健康体适能评估体系,既有国家层面的评估标准,各健身协会也有自己的行业标准,并对从业资格及项目要求做出明确规定。美国采用库珀博士研发的健康评估体系,对不同年龄段锻炼人群作评价,达到标准的人将颁发总统健身奖章。英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走在世界前列,其所创建的政府绩效评价制度和方法,如最佳价值(best value performance)、全面绩效考核(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ssessment)为各国采用和借鉴。在制定体育服务规划时,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讨论,与效标对比,以竞争的方式获得最好的效果。

(二)研究述评

纵观国外相关的研究发现,欧美国家对残疾人权利的保护,以及公平公正地享受国家和社会组织提供的各种公共体育服务已是常态化。政府通过规范化的法律制度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享有特殊的援助和服务,政府和社会组织为残疾人提供更加包容的社会空间,提高他们的健康和社会交往水平。通过学校、社区俱乐部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体育参与机会,提高残疾人体育锻炼参与率,提升健康水平。针对残疾人体育设施、活动、组织等问题,各国纷纷出台相关的促进政策,从社会保障、福利制度等方面为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二、国内研究述评

自2002年朱镕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公共服务纳入政府职能以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已成为我国学界和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范围的文化体育服务也成为文化体育学界和相关政府部门研究和工作的重点,尤其是近年来体育领域公共服务研究一直是体育界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学者围绕公共体育服务的概念、内涵、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均等化等展开研究,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就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进行探索。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全民健身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意味着学术界要从更高、更广的视野和维度思考体育在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全面认识、深度挖掘体育的社会价值和需要。在国家一系列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做好各类人群的全民健身工作部署中,“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也逐渐走进学术界的视野。

(一)研究综述

1.论文数和课题量情况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源,将“篇名”作为检索项,以“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运行”或“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残疾人体育服务”以及含有“残疾人群众体育”“残疾人康复体育”“残疾人社区体育”和残疾人体育的“运行机制”“服务管理”“服务体系”“公共治理”“健身服务”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截至2020年8月31日,与“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和“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的研究已有来源期刊论文656篇,其中关于“运行机制”的研究4篇,硕博论文11篇,中国会议论文2篇,期刊论文6篇。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学术关注度的变化与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相关,如2012年颁布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对文化体育基本公共服务、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都做出明确要求,因此从2012年开始,有关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以及体系的相关研究开始进行。随着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残疾人康复体育关爱家庭计划(试行)》的颁布以及2016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等部委印发《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十三五”实施方案》,2017年颁发的《“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等规划、实施方案的落地,学术界对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进行研究的文章开始增多。

此外,课题的立项数也是衡量研究主题是否受关注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中,文章源自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和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研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8项,江苏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项,福建省软科学研究计划1项。

(1)期刊分布。由表1-1可知,截至2018年10月31日,国内有11篇关于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研究论文,分别发表在9种不同的刊物,包括体育类核心期刊和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表1-1 国内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研究的论文核心刊物分布

*统计数据来源中国期刊网,截至2018年10月31日

(2)作者与研究机构分析。从表1-2可知,在作者和研究机构分布上,关于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研究的主力军是高校教师,尤其是长期从事残疾人体育教育教学的教师,依然是课题研究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显示出体育领域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表1-2 国内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研究的作者及其机构分布

*选取发表2篇文章以上的第一作者(统计数据来源中国期刊网,截至2018年10月31日)

2.关于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运行机制的研究

国内诸多学者对我国的残疾人体育健身服务和供给体系的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孙海洋以黑龙江省的城市社区和县以下的乡镇农村社区18岁以上参加过体育健身活动的残疾人为研究对象,从健身理念、健身内容、运行机制、服务组织等展开研究,提出强化政府责任,落实地方政府职责,研发残疾人体育项目,增加专项资金等结论。 郭阳和刘文斌通过对西安市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和满意度的调查,论述西安市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的运行状况。 陈曙星通过对浙江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浙江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发展模式。

国内学者对我国的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现状进行探讨。黄晓晓等认为我国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虽取得了巨大成绩,如体育设施明显改善、体育指导水平逐渐提升、体育组织迅速发展,体育活动日趋丰富,但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服务供给水平低、供给主体单一等问题。 翟帅帅和于军在“善治”理论的视角下,提出了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善治”模式。

3.关于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

国内学者在融合、公共供求理论和民生视域下就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成、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吴燕丹和王秀丽认为保障体系、支持体系和环境体系是我国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三大支柱,提出服务人才培养、公民教育、多部门合作等具体策略。 肖丽琴则对浙江省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现状、需求、供给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探索了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影响路径。 陈曙星利用公共供求管理理论,根据浙江省残疾人体育健身需求的服务运行机制与理论建构的供求失衡,提出整合残疾人康复体育体系与健身体育体系的政府与社会资源。 胡摇华 、程晖 、郭阳 分别对上海、甘肃和西安的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以及需求、供给现状进行实证研究,认为残疾人对体育健身的需求较为迫切,但存在满意度低,基本的公共体育服务内容、供给体制机制不完善、公共产品和资金不足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器材、无障碍设施、健全财政投入等措施。

4.关于残疾人体育服务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郎海波等以治理理论的“合作、互动、服务”为核心,提出残疾人体育公共治理要在共同目标下形成由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多元合作、双向互动的管理模式。 郎海波等还对安徽省残疾人体育参与和服务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不均、制度性服务管理机制落后、社会支持培育政策缺乏,以及政府职能机构服务供给能力和效率低下是造成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滞后的社会因素,提出要以政府为责任主体,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完善支持培育政策,健全残疾人体育公共财政投入制度,构建制度化的社会支持体系,拓展社会支持的参与空间。

5.关于残疾人体育服务保障和供给制度研究

张健等在分析西北地区残疾人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后,认为可以从开拓创新健身市场、制度配套、舆论引导、运行保障等来构建残疾人体育健身保障体系。 何文胜等从财政保障机制角度对残疾人体育的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自愿供给(第三方供给)三种供给模式进行分析。

(二)研究述评

国内针对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在研究理论深度与系统性方面,对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概念与内涵、内容、特性与范围等方面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概念的简单复制、理论的移植阶段,研究呈现“碎片化”。就研究视角而言,以社会学、公共管理学视角研究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相对较多,而与社会公平正义、人道主义的内在逻辑关系的研究较少。在研究方法方面,对现状的描述和经验的描述研究较多,缺乏针对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制机制、运行等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

综合而言,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给予一定的关注,分别在制度建设、供给方式、政府重视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措施,然而,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存在着不足:第一,体育与健康领域的研究较为稀缺,研究人员相对匮乏,研究成果匮乏,缺少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第二,对复杂性较为突出的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问题,倡议类研究多,采用定量方法对其焦点问题展开研究的成果较少;第三,政策层面研究得多,实际操作层面的研究少,在需要提供具体量化、切实可行的方法方面较为薄弱。 4opZrloZH3JmnB3o0Ka7Cn4tcDjeGGYXjNIi8lJcwQospr88SHT3XFn4nXM+UJx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